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近几年中国的真实通胀率大约是多少? 保险金信托收益率是多少啊知乎

2023-07-28 09:56:1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近几年中国的真实通胀率大约是多少?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相信我,看完这个回答,你会对通货膨胀有新的认知。

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有多高?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给予通胀的数据定义是什么。

在我国,与物价有关的两个重点数据指标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

其中,ppi是用来观测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指数主要由石油、水泥、钢材、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料和半成品的价格按权重构成。

所以ppi数据和生产端关系更大,是关于物价波动的间接参考数据。

而CPI,则衡量消费端物价数据的指标,也和民生最密切相关的指标,这个数据在宏观数据里分量很重,地位很高。所以CPI基本可以看成官方定义的通胀数据指标。

在这里,我送上近30年和近10年的我国历史CPI数据一览:

由图表数据可知,近30年通胀数据呈现出先高后低的状态。

改革开放前20年,因央行通胀治理体系不成熟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副作用,导致那个时期经历了两次严重的通胀高峰。也是那个时期,带给了我国老一辈人有了钱贬值很快的国民印象。

随着财政、货币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变革的推动,我国自21世纪之后的通胀数据便进入了正常范围,据统计,近十年的平均CPI数据为2.5%左右。

是的,你没有看错。

就算拿出学术界通用的通胀测算:GDP平减指数(较CPI测算范围更加全面,公式为:名义GDP/实际GDP),所示数据也是如下,和CPI数据相差不大,过去十年平均GDP平减数据为3%左右。

无论是官方的数据,还是学术的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胀水平并不高。是不是不敢相信?很正常,因为这和大众的对通胀的印象相悖。

有一民间机构统计了大众对过去十年平均通胀的主观判断数据,得出数据为:10%左右。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符合你对通胀的大概判断。

但事实是,这个数字并没有现实数据验证,也不科学。

民众认为的通胀数据远超于官方统计的通胀数据。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被称作为:“通胀幻觉”。

那么问题来了,国人为什么有这么严重的通胀幻觉?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既有民众意识有误区,也有官方数据本身的问题。

1、错把消费升级当做物价上涨

这三十年,是国人对物质生活追求不断提高的三十年,也统称为消费升级的三十年,以前我们雪糕吃小布丁、现在要吃钟薛高。以前我们请客吃饭找个苍蝇馆都吃得很满足,现在要去商场顶楼的高端餐厅才能称得上下馆子。以前奶茶是粉末冲泡,喝得不亦乐乎,现在必须是品牌现做鲜果茶才能勉强下肚。

所以,我们之所以觉得物价上涨那么快,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品质的要求增长了。

2、只关注涨价的,忽视降价的

这更倾向于一种价格心理学效应,人们总是会对涨价的东西格外关注和敏感,对降价和平价的商品不敏感。

这里套用一下经济学里的劣质品和优质品概念,肉类蛋白如果说是优质品,那油盐酱醋之类的就是劣质品了(油可能是例外),这类商品的价格我相信应该没有上升那么快。还有一类统称为可交易商品(工业品为主)的价格由国际供求决定,价格也不会上升那么快,甚至这么多年价格还有所降低,例如电脑,电子产品,衣装、汽车、通讯。如果民众不把这些价格变化纳入自己的通胀计算中,而只看优质食品的价格,自然会觉得通胀很高。

但事实上,通胀数据需要衡量的是整体的价格波动,而不是只关注某一领域(毕竟人们不会只在某一领域消费,全部领域通胀数据才是科学的统计数据,不能说食品的消费价格才算通胀,而电子商品的价格就不计入通胀)。各大领域有升有降,整体通胀数据自然不高。

(各个消费品领域的价格分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 CPI统计本身的结构性问题

上图为CPI统计数据的详细构成结构。

首先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