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险资运用加速创新 另类投资将成新宠 保险资金投入股市

2023-08-06 03:04:3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巨量的保险资金运用产生导向作用,利好A股市场。此外,从大类资产配置上看,保险资金在另类资产上的投资力度将明显加强。

险资运用方式加速创新

按照《意见》的目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从2013年的3.3%提高至2023年的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要从2013年的1265.7元/人提高至2023年的3500元/人。

中国现有保险总资产超过9万亿元,保险行业年保费规模大致2万亿左右,考虑到G D P的增长,以及保险行业的潜力,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行业年保费规模有望在2023年达到5万亿左右。

对此,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祖继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行表示,保险业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目前我们已经是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保险业这几年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为完善金融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王祖继表示,保险业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化改造方面发挥了长期投资的优势,在重大民生工程、国家重点工程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大体算了一下,到今年6月份,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达到3.6万亿。”

事实上,对于未来保险资金运用方向,“新国十条”提出了要求: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作用,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王祖继表示,未来将促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第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创新资金的运用方式,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拓展保险资金运用的空间,通过投资股权、债权、基金以及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服务城镇化方面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加快资产管理机制和业务创新,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推进设立基金公司的试点并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研究制定保险基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

险资入市规模或倍增

保险“新国十条”提出将拓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提高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业内人士认为,大量保费的增加最终将转化为资产的积累,而保险业资产留存和累积速度的加快则意味着保险机构对权益类资产配置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保险资金投入A股的规模将快速增长甚至倍增。

保监会统计,截至6月末,保险行业总资产9.37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09%。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5906.64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

人保财险精算总监陈东辉认为,保险“新国十条”实施后,在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下,加上“偿二代”标准的引导,长期型保险产品将成为业内主推产品,进一步有助于拉长保险行业产品的平均期限。“假设平均期限提高至10年,那么较长期限的产品结构经营达到平稳状态之后,5万亿的行业年保费大致对应的行业总资产可能达到50万亿,这一时间点的出现预计在2023年至2030年之间。”

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发挥投资功能,一方面是自身资产配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市场资金的引导,客观上起到稳定市场及稳定市场心理的作用。业内人士预计,如果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A股逐步回归理性,预期保险业投入A股的占比可能会从目前的10%逐步提高至15%、甚至20%以上,那么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规模就将达到7万亿至10万亿,甚至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