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企业上市不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信托公司为什么不上市了呢知乎

2023-08-13 11:04:3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企业上市不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企业上市不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在之前的文章讲过养元饮品,就是那个“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上市,可谓充满曲折。养元在2011年的时候第一次冲击IPO,接连申请了5次,次次失败,直到2017年才上市成功。

原因居然是,公司的利润、现金流实在好得不得了,账上有大把大把的钱,以上市2017年的头一年2016年为例,公司总资产近100亿,一年净利润27.4亿,还有几十亿的理财产品。

因为证监会觉得:你财务状况这么好,这么有钱,你还上市干啥呀?你募资33亿,比你买理财产品的钱都少,你根本不缺钱呀,你是来圈钱的么?

养元饮品,是一家超级现金奶牛,不差钱,为什么要上市?这是无数股民内心的疑问。同样的道理,2023年上市的公牛集团,也是超级有钱,现金流超好,上市之前甚至突击分了一大笔红,你为什么要上市?

同理,还有即将登陆港交所的农夫山泉.....

有一大堆不缺钱的优质企业,死活要上市,同时也有一大堆明星公司打死不上市,比如老干妈、西贝莜面村、华为....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一家企业不上市,你可能能说出千万种原因,什么不向资本妥协、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披露自己的信息,闷声发大财,等等,总之,不上市的,基本都是清一色夸的。

那大家想想,为什么华为不上市却要披露自己的信息,闷声发大财不香么?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学者做过统计,一个企业的透明是有助于业绩提升的。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

去年伊利公布了一则股权激励计划,耗资58亿回购了3%的股份,全部用来激励员工,股票分五年解禁,每年20%,并为解禁设置了相应业绩考核指标。

本来回购股份激励员工是大利好,将公司业绩和管理层进行绑定,有利于员工更加卖力工作,但这事换伊利来办就变了味,股民们普遍有以下两点质疑:

1、股权激励授予价格过低,激励过于集中:上市公司均价31.67/股回购,15.46/元每股奖励给管理层,这奖励得也太便宜了,不到回购价格的一半,且董事长潘刚一人就获得这次激励方案33%的额度,占总股份0.9972%(根据股权激励办法规定,“单个对象获得股权激励不超过总股份1%上限”,这就是顶格授予了),加另外两副总,一共占了44%,本来潘刚就拿着伊利1700万的年薪,占股3.88%。

而且伊利是一家股权十分分散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呼和浩特国资委旗下的公司持股也不过8.86%,董事长加上这次股权激励,将达到4.88%,再看看伊利其他管理层的持股比,伊利的话语权重心已经变了......

2、KPI过于简单

伊利设定的考核条件是在18年净利润基础上,未来五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8%、18%、28%、38%、48%,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

如果将上述对标18年的增速转换为每年同比增长不过8%,看伊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除了15年是6.65%,其他均在两位数以上,且伊利过去ROE一直维持在20%以上,这个KPI是不是有点so easy ?

正是由于上述两点质疑,股民们纷纷用脚投票,第二天几乎给了伊利一个跌停。

于是,伊利在受到众多中小股民的舆论围攻和疯狂抛售股票之后,选择了妥协。将本该全部用来激励的3%回购股份中的0.5%注销,用剩下的2.5%进行激励;

原考核KPI中连续五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改为不低于20%;

看,上市公司,是会接受来自市场的监督的,正是因为他上了市,他所有的财务状况、信息都必须空开透明,就会有无数像《价值事务所》一样的自媒体、专业机构、牛散去对信息进行分析,这是可以用来制约公司内部的权力的。

因为,人无完人,很多企业家在巨大利益面前会变坏、会违背初心,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随意掏空公司利益中饱私囊,那么财务数据是会将其暴露的。

其次,上市公司相较非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信任,由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会有无数投资者对其进行研究,还有想要博人眼球的媒体、意图出名的学者紧盯着公司,公司一条公告往往会引来无数的解读。

这造成的结果是,公司的知名度越高,也就越容易获得信任,毕竟,大家都喜欢和熟悉的东西打交道,一家公司,假设在自己的领域默默耕耘,做得十分牛逼,突然想要转型,另一个行业的人并不了解你,试问,能很好的合作么?

第三点,就如前文举例的股权激励,到了现在,基本所有公司都认可股权激励的作用,稍微有点长远眼光的公司,都会进行股权激励让员工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进行绑定。

那么,股权激励很大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员工相信手里的股权值钱,不是废纸?即便公司只有一轮融资,都能让员工心里大概有个数,自己的股份值多少钱,这就给了他信心和依据。

如果上市,员工便更能了解公司的价值,也就更愿意自己出钱买公司的股票。

02

为什么公司要上市

公司上市,最重要的自然是融资。《资本论》有这样一句话:假如必须等到资本增长至能修铁路的程度,恐怕知道现在,世界上也没有铁路。

是的,通过融资,分配股份,公司瞬间就能成立,就能干成很多之前难以干成的事,可以说一家公司上市,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传统企业无法融资的问题,让有能力的创业者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大胆的创新和冒险;也让相互陌生的人,可以放心大胆的把钱拿出来聚到一起。

诚然,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想要上市的根本目的,也因此,一旦有不缺钱的公司上市,就会引发市场无数的抨击,认为他是来“割韭菜”的。

但,公司发展到了现在,上市不仅仅是为了大规模的公开融资,也是让公司走向透明化、权力受监督的过程,即便企业的领导者能一时的自律和英明神武,他也很难一直都这样自律+英明神武。

不然,唐玄宗李隆基,也不能早年这么矜矜业业,晚年就把好好一个大唐搞出安史之乱。

即便能一世自律+英明神武,那也可能死得早、二代、三代不给力,也难保基业长青。

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著名的家族企业都上了了,比如香港的利丰、意大利的菲拉格慕等等等等,因为上市带来的好处并不仅限于融资,对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引入外部监管、绑定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这都是上市后才有的好处。

所以啦,以后要是再有不缺钱上市的公司,希望大家不要第一时间就开喷:又来割韭菜,然后就拉黑他再也不看。一定要记住,这是偏见、这是偏见、这一定是个害你不赚钱的大偏见!

最后,大家赶紧打开K线图,看看公牛集团的走势,香不香?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