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 儿童教育保险种类

2023-08-16 08:27:4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2023年6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马晓伟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2023年06月22日 15:43:5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国务院委托,就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促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上强调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防控、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幼儿园和中小学卫生与健康工作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推进儿童健康服务的优先供给,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孙春兰副总理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重要政策措施,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政策,狠抓工作落实。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完善儿童健康促进法规政策。全国人大以宪法为依据,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法律体系,制定公布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两次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断强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母婴保健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加强未成年人全方位保护。修订药品管理法,进一步明确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对儿童用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在民法典、传染病防治法、疫苗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前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制修订中,均强化儿童健康促进有关规定。

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推进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制定实施四个周期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针对儿童健康关键问题,明确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0‰和6.0‰,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将儿童健康纳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二)健全儿童健康促进保障机制。一是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作用,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二是建立持续的儿童健康投入保障机制。将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0—6岁儿童提供。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2012年以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到2023年的74元,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5934.85亿元,根据安排,2023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统筹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投入,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3年)》,强化贫困地区儿童健康促进。三是建立覆盖包括儿童在内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政策互补衔接,稳步提高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城乡居民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儿童药品纳入医保,儿童专用药和适用药占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的20.13%,经谈判新进入目录的34个独家儿童用药品平均降价55.6%。四是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连续制定实施两周期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开展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救助。2012年以来,累计救助0—6岁残疾儿童140余万人。五是健全儿童用药供应保障机制。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先后发布3批共105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投入5.74亿元,支持儿童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加强儿童用药重点监测,鼓励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六是持续加强儿童健康科研投入。国家科技计划部署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防治相关经费由“十二五”时期的7561万元,增长到“十四五”时期的1.26亿元。推进儿童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儿童健康领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三)建设防治结合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一是加强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设置2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有序推进儿科方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持续加强儿科相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构建国家、区域、省、市、县级儿童医疗服务网络。2013—2023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9亿元支持全国1960个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1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2.2张,较2015年增加0.27张。二是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以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儿童保健服务网络。2023—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27.91亿元支持省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2023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32家,全年总门诊量3.31亿人次,乡镇卫生院3.5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家,当年提供儿童健康体检8550万人次。三是加快儿童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高校新增27个儿科学、1个中医儿科学专业布点,加强“5+3”高校一体化儿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培养。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大力开展转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实施中西部儿童保健人员培训项目。印发《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薪酬待遇政策向儿科医务人员倾斜。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的11.8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20.6万人。四是推进儿童保健与临床服务有机融合。突出以儿童健康为中心,打破妇幼保健机构“防”和“治”的科室分设格局,优化服务流程,整合服务内容,强化中医药服务,改革组建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和妇女保健部,努力构建系统连续、防治结合的服务新模式。五是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上下联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专科医院建立儿童疾病筛查、转诊工作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六是促进儿童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发展,实施“云上妇幼”项目,促进上下互联、横向互通、方便快捷、智慧服务。以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在线申领和电子证照应用为抓手,积极推进“出生一件事”跨部门、跨地区办理,逐步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极大方便了群众。

(四)推动形成促进儿童健康的协同支持体系。一是推动形成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推动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二是加大家庭养育支持力度。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推进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保护女职工权益,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全力支持母乳喂养。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严格托育机构标准设置和规范管理,开展普惠托育专项行动。三是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以最严标准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淘汰升级落后产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儿童群体性铅中毒事件明显减少。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连续5年将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作为高风险品种列入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加大抽检和执法力度。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对校园食堂等集中供餐单位开展风险排查,大力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9.8%。五是加大儿童用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连续3年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共检查儿童用品生产企业2.4万家、重点商超和批发市场25.4万家,监督抽查产品5.4万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0.5万起,严格实施童车、玩具、儿童安全座椅强制性产品认证。六是加大对儿童产品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连续5年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聚焦近视眼镜市场、校外培训、早教机构等重点领域,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七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指导学校提高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校外培训管理,给孩子留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