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居民存款大增之谜!今年存款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深度全文) 债券的流动性高于银行储蓄存款的原因

2023-08-17 05:22:56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居民存款大增之谜!今年存款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深度全文)

来源:经济学家圈

作者:刘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原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23年第3期)

2023年我国居民部门新增的存款与贷款之间出现较大缺口,存贷差扩大。央行发布的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2023年居民新增存款17.9万亿元,而同期新增贷款仅3.8万亿元,新增存贷款差值达到14.1万亿元,引发了较大的关注。2023年1月,居民存款继续增加了6.2万亿元,而贷款仅增加2572亿元,存贷差仍在继续扩大。正确认识存贷差扩大的原因有助于客观准确的理解当前中国信用创造特征,并提高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准确性。

01、贷款产生存款:全社会信用创造机制

首先从全社会整体的角度分析存贷款的信用创造机制。对于全部非金融部门和银行之外的金融部门,在不考虑现金漏出的情况下,其新增存款与新增贷款总是同步的。这些部门只要从银行获得了一笔新增贷款,同时也必然会增加一笔相同规模的新增存款,新增存款和贷款规模永远相等。从单家商业银行角度看,是存款创造贷款,商业银行只有先获得一定规模的存款,进而才能在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下创造出相应的贷款。但从整个银行体系看,是贷款创造了存款。现代金融体系以信用货币为基础,所有信用货币本质上都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例如现金对于持有者是一笔金融资产,对于央行则是负债;存款对于持有者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则是负债。信用货币首先要有一个信用创造的过程,才能产生货币(存款)。如果没有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最初的那笔信用创造,存款就不会存在,相应的存款创造贷款的一系列过程更不会存在。因此,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只有先贷款才能产生等额的存款;严格来说,必须先有一笔信用创造,才能产生相应的存款。

但在现实中,全社会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总是存在一些偏离。笔者将存贷差的偏离归结为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对其他债权的持有,以及其他部门增加对银行债券的持有。银行购买债券在本质上与新增一笔贷款所产生的效果非常类似,只是金融产品形式的一种转换,但都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以银行新增一笔政府债券的持有为例,如表1所示,银行部门在资产负债表两端同时增加一笔政府债券和一笔存款,而政府部门也相应增加一笔存款资产和债券负债。这个过程并没有新增贷款,但存款增加了。同样,如果银行发行一笔银行债,并被非银行部门购买,则相当于非银行部门将一笔银行存款转化为对银行债券的持有,在贷款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一笔存款。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新增债券的持有一定要体现在银行与非银行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动上,而银行部门内部的变化并不影响存贷差。例如,银行A从银行B购买一笔政府债券,或者央行从银行A购买一笔政府债券,再或者银行A发行一笔银行债券并被银行B所购买,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全社会整体的存贷缺口。

第二是中央银行直接的信用创造过程,主要包括央行在国际储备方面的操作以及央行获得财政补贴或者上缴利润等方面的操作。当中央银行直接从市场中购入外汇,或者商业银行先获得一笔外汇存款再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与中央银行进行结汇时,非银行部门会新增一笔存款,但并没有贷款产生。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外汇储备产生一笔货币创造,银行准备金上升,而企业部门将外汇资产转成人民币存款。不仅如此,当央行向财政上缴利润(或者获得财政补贴)时,也是在没有贷款的情况下创造(消灭)了一笔存款。

第三是银行部门以非贷款的形式通过影子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及影子银行的资金以非存款的形式流入银行部门。近几十年来,全球各类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影子银行的兴起以及“发起—分销”模式逐渐对传统金融中介形态的替代。在传统金融中介模式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贷款是信用创造的主要渠道。而在“发起—分销”模式中,影子银行会首先以购买债券、股权投资、信托贷款等多种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创造信用,而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来自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通过非标融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体系内部资金流动,而对存贷差产生影响。例如,金融去杠杆之前普遍存在的“银信合作”模式中,信托公司首先成立一项分级理财产品,银行向理财产品提供优先级资金(与贷款非常类似),再由这个信托理财产品向非金融部门(如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在此过程中银行存款增加了,但贷款没有变化。类似地,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并不纳入存款统计,但其资金如果形成贷款,则是在没有新增存款的情况下产生一笔新增贷款。

第四是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收益、分红等形式对存贷差产生影响。以上分析过程基本都是从完全静态的角度来考虑信用创造与存款创造,但现实中二者在动态过程中并不完全相等,使得新增贷款与新增存款并不一致。例如,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存款利率,即使在某一个时刻全社会存贷款规模完全相同,未来非银行部门也会有一笔资金以贷存款利差的形式流入银行部门,使得新增存款小于新增贷款,这本质上是非银行部门的一笔存款以利息支付的形式消失了,但贷款并没有产生变化。反过来,如果商业银行进行分红,则会使存款上升,而贷款不变。

第五是国外部门资金流动所形成的存贷差。以上全部信用创造过程所表示的都是一个封闭经济体内部的活动,而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进出口所导致的外汇流入流出、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金融账户的国际收支都会直接导致存贷差发生变化。其中有一部分被央行结汇,已经考虑到第二个因素(央行直接创造信用)中,其余部分则会影响境外存款、贷款以及商业银行的其他对外债权和债务。

以上五个因素共同对某一时期的新增存贷差产生影响,使得存款与贷款在大部分时期并不相等。

02、对存贷差的分解:来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

全社会的存款与贷款信息都会体现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是银行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是银行总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2012年以来历年的新增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新增存贷款。在大部分时间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全社会存贷款规模的扩张幅度是基本一致的。新增存贷款是新增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最主要部分。从2011—2023年的平均水平来看,历年新增贷款能够解释商业银行总资产变动的62%,而新增存款能够解释商业银行总资产变动的69%,存款与总资产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图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存贷款的每年新增规模(万亿元)。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在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有所扩张,创造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