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从“一捐了之”到“财富向善”,高净值人士做慈善还有哪些困惑? 信托基金包括什么基金项目

2023-08-22 05:31:27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从“一捐了之”到“财富向善”,高净值人士做慈善还有哪些困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不乏“富好行德”的榜样。现今社会也有曹德旺、何享健等知名企业家相继宣布长远的慈善规划。中国高净值人士在关注家庭与事业的同时,也有能力、有意愿回报社会。

但做慈善也并非“一捐了之”,要使得“财富向善”,仍然有许多制度性问题需要高净值人士关注。近日,招商银行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2023中国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下称“报告”),这是国内首个样本量超1000份的高净值人士慈善需求调研,历时两年完成。

“这次调研发现,高净值人士进行大额捐赠存在三个痛点:不了解慈善相关政策和行业信息;面对大量慈善组织和项目,缺乏筛选能力;受经济周期、代际传承的影响,慈善项目难以长周期运作。”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晏蓉在发布会上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报告首次系统展示了高净值人士的社会价值。据调研,80%以上的高净值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这背后有几点原因:一方面中国已进入“善经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我国产业尤其是包括养老、教育等在内的生活服务业发展需要社会价值的提升;同时我国高净值人士已率先探索慈善,为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慈善信托蓬勃发展之势渐起

本次调研分2023年和2023年两次进行,通过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为调查对象,收集了1172份有效调查问卷。同期对10位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苏州分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开展了深度访谈。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王颖表示,近年来,国内高净值人士在追求事业成功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以善行义举贡献社会价值,积极参与公益行动,回馈社会、涵养家风,进而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实现精神与财富的双线传承。招商银行关注到,客户越来越多地将公益慈善与财富管理相结合,通盘规划而非“一捐了之”。

报告称,高净值人士的慈善认知水平和慈善参与率以及捐赠水平正相关。越了解公益慈善的高净值人士,慈善参与率越高、捐赠投入规模也越大。对慈善“非常了解”的受访对象,慈善参与率达96.8%,“一般了解”的慈善参与率为 87.1%,“不太了解”的慈善参与率为 72.9%,对慈善“完全不了解的参与率为 57.8%。不了解慈善的受访对象,捐赠水平最高为百万元,而“非常了解”的最高捐赠规模达亿元及以上。

此外,大额捐赠人更倾向于“通过慈善组织”来参与慈善。具体而言,大额捐赠人选择通过“慈善组织”来参与的比例最高(63.2%),而慈善投入低于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士,选择“直接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的比例最高(56.9%)。这可能与慈善组织具备更了解相关慈善税收政策有关,也可能与大额捐赠人与慈善组织接触机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