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流动性经济学|英镑的没落:一战中的“货币战” 黄金储备数据

2023-08-31 00:04:4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流动性经济学|英镑的没落:一战中的“货币战”

在一次采访中,弥尔顿•弗里德曼说:只有一场危机才能带来真正的变革。如同英镑和美元分别是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一样,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也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催化剂。

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家金融权力的重要内容。历史经验显示,综合经济实力、金融和贸易网络的复杂性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位置或是构建货币权力的必要条件。

根据麦迪逊数据库,一战前美国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英国——美国GDP总量、人均GDP和商品贸易规模超过英国的时间分别为1879年(同一年美国恢复铸币兑换)、1906年和1912年,但英国仍然是最主要的金融霸权国家,美元或纽约甚至都算不上英镑或伦敦的挑战者。

一方面是因为在位者优势,伦敦的金融市场流动性较好,货币强大的网络外部性和使用者的路径依赖产生了锁定效应;另一方面是美国金融体制的缺陷,如单一银行体系、中央银行的缺失和频发的金融危机等。《国民银行法》不允许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甚至不允许国民银行从事贸易信贷业务。直到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通过,美国才自上而下从法律层面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际业务。

在信用方面,金融市场是有记忆的。虽然美国在1879年确立了金本位,但美国国内支持金银复本位制的政治力量一直都存在,19世纪90年代银币自由铸造运动高涨,使得美元信用始终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结果就是,一战之前美元的国际地位甚至排在意大利里拉、比利时法郎和奥地利先令之后,可以说是毫无地位。

1717年到一战之间的近百年里,每当遇到战争,英国的财政赤字就会扩大,债券融资需求随之膨胀,利率也会上扬。为保证国债顺利发行,常见的手段包括增设新税种,限制商业债券的发行,限制资本流出,关闭黄金兑换窗口等。为了降低发行利率,英国政府可能会向英格兰银行施压,如要求以较低的协议利率发行国债,或由英格兰银行统购市场未能消化的份额。这本质上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必然会削弱英镑的公信力。

但是,一方面,英国多数时候会赢得战争;另一方面,战争结束后,英国会以原比价回归金本位,并采取措施偿还战争中积累的债务。这使得英镑和英国国债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着最高信用。另外,可以替代英镑的货币并未出现,法郎与德国马克是有力的竞争者,但它们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