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证监会: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将可以开设证券账户 期货账户和股票账户能用同一个银行卡吗

2023-09-01 07:44:5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证监会: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将可以开设证券账户

中国证监会13日消息,拟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在第十九条增加了“前款所称投资者,包括中国公民、中国法人、中国合伙企业及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意味着允许合伙企业等形式的其他投资者开设证券账户,扩大了可开户投资者范围。

----------------------------------------------------------------------------------

这为很多合伙制创投企业扫清了一个长期困扰的运作障碍,也算是为创业板发展继续创造条件吧。这有着比较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这篇文章可以用做个注脚了。

=================================================================

有限合伙制企业或将迎来春天 创投入股门槛提高

发布时间: 2009-10-20 8:57:00

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将于26日刊登上市公告书,30日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这预示着酝酿已久的创业板正式开启。然而对于苦苦等待创业板开鼓鸣锣长达十年之久的创投们来说,创业板的开启一方面让创投企业带着超额收益成功退出,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发行也进一步提高了创投们寻找投资企业的入股门槛。

有限合伙迎来“春天”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达晨创投合伙人卲红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目前很多创投基金是有限合伙制,法律允许合伙企业开户后,风险投资融资资金的多元化渠道将更为畅通。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拟对其中部分条款进行修改,使合伙制企业可以依法在证券市场开户。这预示着,国内有限合伙制创投们由于不能在证券市场开设账户,而不能分享创业板投资“盛宴”的遗憾将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上,如何化解退出困境一直是有限合伙制创投们的一块心病。此前,由于制度不允许合伙企业开户,很多有限合伙制创投们不得不在其所投资的企业申请创业板IPO之前“忍痛割爱”,将唾手可得的“蛋糕”转让给公司制创投们。

公开资料显示,达晨财富创投和创东方安盈两家有限合伙制创投公司分别于2008年底以7元/股的价格认购网宿科技285万股、130万股。但由于有限合伙制的身份,达晨财富和创东方安盈在增资认购时,均出具了一份《承诺书》。两创投公司承诺,若在网宿科技申请IPO前,国家或相关部门没有出台关于有限合伙企业可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的新规定,为不妨碍企业上市,创投公司愿意无条件转让股份。[page]

9月2日,在网宿科技冲刺IPO前夕,达晨财富创投、创东方安盈不得不将各自所持网宿科技的285万股、130万股以7.1元/股的价格转让给达晨财智、创东方投资。而按照网宿科技24元/股的网申价计算,两家创投机构本可轻松收获至少3.4倍的超额回报,其分享创业板盛宴的愿望落空。

“以前由于法律的障碍,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有限合伙制的资金参与企业的投资。”卲红霞表示,此问题解决以后,有限合伙创投投资企业的热情将大幅提高,其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入股门槛提高

创业板的推出虽然为创投们的退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首批28家“准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发行也令创投们忧心忡忡:其他企业在引进创投资本时将参考创业板企业的市盈率漫天要价,从而进一步提高创投投资企业的入股门槛。

“资本市场建设与我们的股权投资联系紧密,市盈率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思格资本集团创始合伙人卓福民表示,今后企业会以创业板二级市场的价格与创投博弈,创投以7、8倍的市盈率寻找投资企业的难度明显加大,投资成本将显著提高。

高能资本的合伙人徐平在某股权投资论坛上也强烈地表示了他的不满。他认为,目前创业板发行的高市盈率是胡扯。“50、60、70倍的市盈率是胡扯,这么高多少年才可能收回投资?市盈率达到上百倍凭什么呢?”

十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与创投的发展休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国内创投企业已超过400家。近几年,我国的创业投资行业实现了爆炸式增长:管理资金规模由2003年的325.34亿元猛增至2008年的2506.16亿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创业投资的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

在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企业的身后,众多风险投资机构隐现其中。根据清科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在28家已进入发行阶段的创业板企业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PE投资,占总数的82.14%。

据了解,在收获创业板第一批“螃蟹”的创投机构中,绝大部分为民间资本,而且其入股大多发生在2007年底A股市场达到巅峰后,甚至是今年创业板推出计划已定之后。

在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面前,如何继续寻找潜力股、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已成为摆在创投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