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在,编啥能月入40万? 黄金套现容易吗知乎

2023-09-01 21:59:09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在,编啥能月入40万?

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作者 | 黄青春

题图 | 视觉中国

万万没想到,“上知乎,分享刚编的故事” 能成为一门好生意。

一个月前,当我手机划屏到知乎会员“故事”页面时,不曾想过网络文学(以下简称网文)会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嫁接在知乎上;更没有料到,知乎竟然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抢夺创作者及商业化的进程中暗度陈仓。

必须吐槽下,开通会员后要操作3步才能找到该页面,套娃式菜单体验并不够友好

知乎与故事,天生是一对

“ 知乎终于摊牌了, 我们就是来编故事的。”当我对同事提及知乎“盐选专栏”开始做网文连载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戏谑,然后意味深长的补了一句,“毕竟,没人比知乎更适合当‘故事会’”。

事情还要从2023年4月知乎一部现象级专栏作品成功出圈说起。

彼时,知乎联合“七月荔”推出《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其创造了单月分成近 40万的纪录,随后该作品和由此衍生出的话题在多个平台引发大规模讨论。

无独有偶,我朋友在知乎追更“没错就是我”写的《完美谋杀:一位老刑警笔下的7个真实重案故事》,据报道单月最高收入也超过20万元。

《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按照专栏 29 元的付费订阅价推算,一个月内至少有13793名订阅用户为此付费或开通会员;《完美谋杀:一位老刑警笔下的7个真实重案故事》按照专栏39元的付费订阅价推算,一个月内至少有5128名读者为此付费或开通会员。

它们直追实体书的定价、超高的粉丝付费意愿,无不在彰显一个事实——大家对知乎商业化的能力“一无所知” 。

如果“七月荔”、“没错就是我”靠写故事在其他平台月入数十万,绝不会如此让人感到诧异,毕竟在阅文、起点、晋江等专业小说平台上,头部作者版税年收入早已跨入千万阵营。

但知乎不同,在此之前,大家很难将精英导向的知乎和背负“三低”(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污名的网文联系在一起,更别提网文能在知乎平台成为商业化最成功的业务。

对此,虎嗅曾向知乎官方发出两次采访邀约,均被婉拒。鉴于此,虽然现在无法准确获知该业务的具体运营状态、盈利情况、作者规模、总订阅用户等数据,但知乎的网文业务,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时间拉回2023年4月,在七月荔的《洗铅华》出圈之前,知乎“梦娃”在“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问题下连载的《宫墙柳》就带火过一阵在知乎追网文、写网文的热潮。

2023年8月,知乎正式将网文业务以“盐选专栏”的形式嵌入在会员体系中。用户付费后,既可以从具体问题下的回答按图索骥找到,也可以直接从会员入口跳转。

2023年11月,知乎曾通过“亲历故事”大赛试水社区内容IP化,成功与近百篇优秀作品签约。此后,“盐选专栏”运作模式为:平台挖掘有潜力作者签约为其策划专栏输出内容,作者坐享流量收益。

按此推算,盐选专栏作者规模至少有数百位的规模。至于专栏故事的更新频率,以我此前关注的专栏故事推算,大部分能够维持在周更或者月更。

知乎大V@温酒在接受《连线Insight》采访时曾提及,“ 知乎开始拥抱‘写故事的人’ ”始于2017年。彼时,《知乎日报》突然多了一个名叫‘大误’的栏目,主要内容就是虚拟故事。“从这时起,很多在知乎上写故事、写网文的回答都登上过《知乎日报》。”

甚至早在2016年,马伯庸就在“如果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问题下创作了《刺客信条:长安》。2023年这个故事以《长安十二时辰》的剧集形式重回大众视野。

表面看,前有番茄、飞读、七猫、米读等免费阅读平台,后有阅文集团、掌阅科技、平治信息、中文在线等付费平台,知乎似乎并无竞争优势;实际上,知乎内容沉淀与流量累积就是最大优势,其不受时效性限制,常看常新,如今却沦为其他平台搬运素材的“基地”。

一位微信好友就在朋友圈吐槽:“ 如果你有牛x的文本,却不及时转视频脚本,就会被洗稿搬运党们占便宜。知乎上拥有超过3300万个问题和1.3亿个回答,是文字创作者转视频的富矿,放着这个天然优势给别人输血真的是血亏。”

正如李践在《无条件增长》一书中所阐述的那样:

“企业增长有两重概念,一重是外部增长,一重是内部增长。外部增长来自企业外部的边际销售增长,但是外部增长会伴随市场饱和出现天花板,如何实现外部增长扩大其实要依靠内部增长。”

内部增长对知乎的难度在于,既要有一定的壁垒又要保证用户在新业务里的主动性,而网文之于知乎,恰恰是最契合的“内增长”方式之一——其将网文业务融入会员商业化框架中后,既能为创作者带来新的变现机会,也能增加用户的粘性。

知乎副总裁、会员事业部负责人张荣乐总结知乎付费用户快速增长的原因时亦表示,“一是善挖掘,为会员业务源源不断输送了优秀创作者和用户;二是知乎更聚焦,切准了与自身契合度最高的细分区域。”

顺着这个逻辑,从“知乎 live”到“想法”再到如今“盐选专栏”、“视频号”,知乎都是在寻求新的内容分发机制。如此看来,还真应了同事那句话,“没人比知乎更适合当‘故事会’”。

知乎是怎样炼成“商业绝缘体”的?

其实在此之前,如果让创作者票选 “恰饭难度最高” 的平台,知乎一定名列前茅。

知乎官方数据显示:自2011年创办至今,已有超过2.2亿用户生产出3000万个问题,1.3 亿个回答,涉及科普、日常、脑洞等方方面面。然而对于聚集在知乎的大V们而言,至今仍缺乏一套成熟的商业变现路径。

2011年成立之初,知乎聚集的只是创业者、财经/科技记者、投资人群体,提出的问题下大多都是兼具行业纵深和人文情怀的高质量长回答——彼时,各专业的资深人士掌握着话语权,盘踞在社区中央。

“当时的知乎聚拢了一批牛人,大家认真提问、回答,质量都非常高。毕竟对阅历、教育背景、文字功底都有一定要求,装x很容易露怯。”知乎离职员工邱越(化名)如此向虎嗅形容早期知乎社区氛围。

媒体人吴怼怼总结出这些大V具备的3点特征:

在个体层面,拥有扎实专业知识、职业实践经验,并且具备积极的分享意识;

在群体层面,大V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双向关注关系更能创造优势地位,即存在意见领袖中的“意见领袖”;

在知识交互层面,大V的存在具有成长性和流动性,其流动性取决于话题的专业性和读者的取向。

正如布尔迪厄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阐述的观点一样,“当代社会以文化实践及其不断再生产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运作动力,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优先性以及文化的决定意义。”

这些群体奠定了知乎的文化氛围和平台调性,代价是彻底将知乎与商业割裂成对立面,天生抗拒商业化。

知乎创作者赵观(化名)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表示,“2013年以前,压根没人想过从知乎赚钱,老用户对这个社区寄予厚望,其与豆瓣一起被奉为年轻人的精神家园,稍有向金钱低头的趋势就会被喷的体无完肤,更别说答主恰饭——不仅效果差、掉粉,还会有一帮人撕你涨粉。”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几年随着知乎用户的持续增长,这个邀请制的精英聚集地正在变成普惠型社区。

2018年5月知乎在百度指数上的用户搜索画像

2023年5月知乎在百度指数上的用户搜索画像

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年轻用户被吸收进来,好处是话语权下移——知乎新生态中用户参与感得到极大提升,很多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端又是内容的生产者;坏处同样致命——知乎并未对用户观点碰撞频频引发的冲突做好应对机制,当越来越多的亚文化群体涌入时,社区“抬杠”、“撕逼” 现象一度盛行。

究其深层原因:

一方面,无脑玩梗的段子手和身兼百职的故事大王层出不穷,不少大V的干货内容都被答非所问的“抖机灵”和“讲故事”内容埋没,“强答”大军日益壮大。甚至随着 “上知乎,分享你刚编好的故事”这一说法流传开来,潜水用户越发认定——知乎缺乏对知识的敬畏和尊重。

而问答社区“鼻祖” Quora解决此困扰的办法是,“在Quora 制定一条严格执行的规定,即答案必须是有益的,无助于问题的答案会被隐藏 ”。这既扼杀了段子手在Quora的生存空间,也保证了Quora 上答案的质量。

另一方面,在现象/事件问题下的回答,流量逐渐从过硬的专业技能回答向立场/情绪先行的回答倾斜。尤其随着“XXX是怎样的体验”、“如何评价XXX”、“虽然不懂(异性特征/行为),歪楼问XXX” 等钓鱼帖大行其道,社区自身知识浓度一再被稀释。

这也让老用户的话语权以及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在正向激励(金钱、荣誉、身份等)不断被平台摊薄的情况下,部分有能力的答主开始向其他创作平台迁徙,频频出现“知乎大V出走”的新闻。

对此,知乎CEO周源曾对媒体表示,“在竞争层面来看,整个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处在大的竞争背景之下,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策略,有可能会是横向扩张,也有可能是纵向上把产品做得非常深入”。

说白了,知乎为了拥抱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