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蚂蚁金服若没有被监管的话,会引起哪些问题? 从事外汇保险业务的企业有哪些公司呢知乎

2023-09-11 14:00:21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蚂蚁金服若没有被监管的话,会引起哪些问题?

坑已填————————————————-

这事儿其实已经在美国演了一遍,现在还在轰轰烈烈的上演着直播,带来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整个美国经济的金融化,贫富差距加速扩大根本停不下来,实体经济衰落,民粹主义盛行,甚至可以说特朗普能够上台,也可以部分归功于美国的金融监管不力。

接下来就讲讲美国的超大型金融机构如何把握了话语权,使得金融监管一步步缓和,以及监管缓和是怎样影响美国经济与政治,把美国带到如今的局面的。这篇回答会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美国的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在金融上用了哪些骚操作,另一方面是他们如何去影响政治,把美国财务部变成自己家的后花园的。

PART 1 打破监管,合体怪的诞生

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面对金融市场崩溃带来的混乱,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在1932年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是一部对美国银行系统进行改革的法律,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在3个方面,1.利率上限的规定;2.营业地区范围的规定;3.从业形态的规定。尤其是第3点,从业形态的规定,按照银行不同的业务把他们分开来,即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分离,商业银行不能从事民间证券的买卖,其高层也不能与投资银行有任何资本上的关系或者兼任投资银行的高层。此外,它还建立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来为银行储蓄保险。这条法案其实对我国的经济法也有很大的影响,至今我国总体上来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都是分开的,不过在2002年也有一些金融机构拿到了混业经营的试点牌照,评论区里小伙伴们一直在提问的平安集团就是在那时拿到了混业经营牌照,所以集多种金融业务于一身。不过我国的监管总体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最初的瓦解是从80年代开始的。其瓦解的背景是在7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接近停滞,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在高通胀的情况下,人们发现钱存在银行吃利息的那个利率,还没通胀率高,纷纷寻找新的投资渠道。也就是这个时候,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面对投资者推出了货币基金,证券买卖,离岸金融等业务,利率自然比商业银行高许多,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其实商业银行也不是不想保住存款,但是由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的监管限制,他们的商业模式相当单调,就是吸收存款然后再贷出去,赚利息差。他们面向储户的利率是有上限的,面对来自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竞争,在不改变规则的情况下他们无力反抗,而且也无法从事证券买卖,所以主业凋零还赚不到什么外快。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模式差不多,但是扎根本地)就发动了游说团体(注意游说团体,后文会有重头戏)游说议会,再1980年通过了DIDMCA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前面说的监管的第3个方面,即商业银行的从业形态管制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接着到了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其政治理念是【小政府】,即政府的职责仅在于维护最基本的秩序,其余的事情应当交给市场来决定。因此,在1983年10月,前面所说监管的第1个方面,即利率得以自由化。随后的1994年,前面所说的监管的第2个方面,营业地区范围的管制也得以缓和,美国的商业银行们从此有了变成合体怪的可能性。

其实在1980年代,在各种金融管制缓和的时期里,也发生了不少地方银行出现经营问题的情况,因此在从业形态的监管缓和上,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没有完全放开,直到1999年。

1999年,在金融业界的游说团体的强力游说活动下,格拉斯-斯蒂格尔终于被废除,从此以后,美国允许金融持股公司这种新的公司形态出现,金融持股公司作为母公司,旗下可以开办多个子公司,这样就可以做到左手一个商业银行,右手一个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身上在背一个保险公司,从此各种形态的金融业务都集中于一个公司了。这里有没有看到一点蚂蚁金服的影子了?又做证券业务,又做储蓄业务,又做保险业务,当然,蚂蚁金服是平台,和那些利用他平台做业务的证券,保险公司也许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蚂蚁一直给自己定位是科技公司,不过从美国的例子看,本质上蚂蚁的确类似于一个大型金融公司了。这里不再说蚂蚁,继续说说99年之后,美国各种金融机构的合体。

其实从营业地区范围的限制被缓和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就已经开始各种合体了。1990年时,美国共有12347家商业银行,而到了2017年只剩下了4918家,平均每年就减少336家。虽然银行数在减少,不过银行的营业网点却在不停增加,在上述时期内,网点数从50897个增加到了79163个。另外,99年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也开始合体,我们经常听到名字的摩根大通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合体怪。其麾下有六个主要业务,分别是投资银行,零售金融服务,信用卡,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和证券服务,以及资产管理,涉及到从个人到企业方方面面的金融业务。

PART 2 超大复合型金融机构的骚操作之证券化

前面的一节一直在说商业银行是如何打破监管的,可能给了各位小伙伴们一种错觉,就是商业银行不断打破监管,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监管本身就比较宽松,所以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打破监管这条大道上一直是原地踏步。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相同的期间内,也不停地在要求监管放松。

早在1975年,投资银行就已经成功地要求了证券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从此之后,证券买卖的成本急剧低下,不少大型投资机构也开始大量频繁买入卖出证券(毕竟手续费低了,可以利用更小的波动赚钱)。不过对于投资银行来说,交易手续费降低就意味着她们要从其他方面增收。于是投资银行讲业务范围从传统的证券委托交易,拓展到了高收益率证券的发行和贩买,企业合并即收购等更大的范围。

这里,不得不重点说一下在证券部门一个重要的监管放松。即1984年的不动产贷款市场强化法案和1986年的税制改革法案。在这两个法案发布之前,美国的金融机关很难用不动产贷款作为抵押来发行各种证券。发布之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就能从事不动产贷款抵押证券的各种业务了,这为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接下来说一说上面提到的以不动产贷款作为抵押发行的各种债券,是怎样引爆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这里就从哈蕾同学贷款买房来举个例子。哈蕾同学看中了一套28万房子后,去银行A申请贷款。由于哈蕾同学的信誉良好,这个贷款很快批了下来,哈蕾用贷款买了房后,每个月要给银行A还2000美元,共计还15年,连本带息总计36万。银行A把钱贷出给哈蕾之后,其实并不希望经过15年才能收回这个钱,这样太慢了,如果能一下全拿到哈蕾的还款,那么这些钱还能做许多事情。于是,银行A跟投资银行B商量,我这儿有个哈蕾的债权,接下来15年她都会每月还给我2000,总共能收36万美元,我打个折30万卖给你,以后你就是哈蕾的债权人,每月收钱美滋滋。投资银行B觉得这个生意还行,于是接受了。到这一步为止,银行A虽然损失了点钱,但是得到了现金,可以继续用在其他地方生钱,而且还从资产负债表中把哈蕾的债权剥离出去了,万一以后哈蕾还不上钱,也不关银行A的事情了。对于投资银行B来说,自己便宜价格得到了哈蕾15年的债权,相当于银行A将一部分利息收益让渡给了自己。到这一步为止,其实还是正常操作。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看投资银行B是怎么骚操作了。

投资银行B拿到了哈蕾的债权后,以这个债权作为抵押(毕竟债权也是资产的一种)发行了证券,卖给各个投资机关和投资人。这样一来,投资银行B回收了资金还能从投资家那里赚赚手续费,而且证券的最终风险承担人是投资家,所以对于投资银行B来说是美滋滋了。当然,投资银行B不会直接把以不动产贷款为抵押发行的证券原原本本地卖给投资人,而是和国债啊,上市公司股票啊,汽车贷款啊,信用卡贷款啊各种金融产品打包在一起卖出去,毕竟不能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不是。不过到这里我们先理一理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对于银行A来说,只要能把哈蕾的债权卖给投资银行B,那么这事儿就是稳赚不赔,回收回来的资金还可以再借给另一个要买房子的大头,再来一套同样的操作,无限套娃无限赚。对于投资银行B来说,只要能把哈蕾的债权给变成证券卖给投资家,那么资金能够回收,风险也不用自己担,还能赚手续费,美滋滋。其实到这里为止,只要好好审查每一个贷款人的信誉,保证绝大多数贷款人能够正常还款,那么这事儿也还算得上的正常操作。

问题在于,这事儿无论对于银行A还是投资银行B,都是没啥风险就能赚钱的事儿(毕竟风险都转嫁给投资家了),那么当然是越多人来贷款买房越好。这样一来,银行A也不顾审查贷款人的信誉了,哪怕贷款人没啥正经收入没有偿还能力,也给他们下贷款,这就属于阴间操作了。投资银行B也把这些债权发成证券再和其他证券打包,这样即使收不回一部分贷款,也能从其他证券收益那里把损失填上,而且风险都是投资家在承担呢。况且,在PART 1提到的超大型金融机构都是合体怪的前提下,很可能银行A和投资银行B就是同一个母公司旗下的不同子公司呢。左手倒右手,小钱钱就到手。

那么投资家为什么要买这些证券呢?其实并不一定是为了哈蕾的债权带来的利息收入,而是这些证券在市场规律下,有涨有跌有波动,只要手续费够低(前面提到,1975年后,投资银行的手续费自由化使得手续费越来越低,也就是交易成本下降),投资家就能从价格波动中赚一波。所以投资家虽然说不是完全不关心这些证券带来的分红,但是更在意的其实是价格的波动。

其实这篇回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解说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所以写到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上面说的,银行不再仔细审查贷款人资格而是想方设法积极发贷款,不良贷款率大大增加;投资银行再各种把不动产贷款抵押给变成证券,再和其他证券组合卖给各种投资家,结果就是这些不良贷款(也叫做次级贷款)就各种变身后混入证券的茫茫大海,比例越来越高,但是想把他们揪出来却又很困难。最终还是因为不良贷款比例太高而东窗事发。同时,买了这些组合证券的投资家,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些美国的超大型金融机构,另外也包括外国投资机构,外国银行,外国政府等等,这样美国这些不负责任的金融机构作的大死就通过全球金融市场传播,最终造成金融危机。

美国的金融监管宽松造成了世界金融危机这样显而易见的坏影响,但是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如暴风骤雨般来的突然又强烈,得到了全世界人的关注。但是过于宽松的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并没有被广泛关注,因为它并不像金融危机那样来势汹汹,而是像梅雨季节时一点点不断上升的空气湿度,虽然让人感觉不适但是却不猛烈,等到注意到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皮肤都被这湿漉漉的空气浸透,墙上爬满了怎么擦也去不掉的霉斑。

PART 3 在高收益高风险道路上狂奔的美国超大型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的逻辑是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不过前面一节提到,通过各种神奇的操作,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都可以把投资的风险转嫁出去,也就是说在金融监管宽松后,他们可以采取各种高风险姿势来获取高收益,但是风险他们却不用承担。这个情况并没有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得到缓解,反而因为他们自身的规模太大,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即使金融危机是他们造就的,但是他们一旦连锁倒闭就会诱发多米诺效应,把整个金融系统,甚至经济拖下水去。这时美国政府不得不拿出来纳税人的钱来救济他们,这就是金融危机后经常被提到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也就是说,这些超大型金融公司现在规模巨大,互通有无,所以出事儿前他们可以作死,出事儿后发现永远有政府帮他们善后,还可以继续作死。而且自己作死的资本,正是通过用各种高风险姿势获取高收益,然后扩大自己的规模后获得的。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暂停总结一下,看看金融机构能够肆无忌惮地采取高风险骚操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条件1,要有人,有大量牛人。这些牛人能各种开发金融产品,研究市场状况,开发新的赚钱操作。条件2,要有钱,超级有钱,因为构建发达的金融商品销售网络要钱,买入各种债权,资产然后将其变成各种证券也要钱,组建游说团体去游说政客更需要钱,这都不是小数目。条件3,要有政治影响力,让政策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个话题会在后面展开)。这3个基础条件,无一不指向了超大规模这个特征。可以说,美国的金融监管宽松化催生了超大型金融公司,超大型金融公司在这种环境下不断继续骚操作继续扩大规模,在规模更大之后,反过来继续去影响政治,进一步促进监管的宽松化,巩固自身利益继续扩大规模,完美闭环。

PART 4 超大型金融公司坐庄,绑架国民经济之金融市场赌场化

超大型金融公司各种肆无忌惮的骚操作带来的后果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总结,那么这个词必然是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指的是,各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对国内经济及国际经济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现象。举几个现象上的例子,比如企业、家庭以及政府所持有资产中,金融资产的比例越来越高;企业战略中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额远远大于国际贸易所需要的外汇额,等等。经济金融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过各种现象都拥有同一个本质,即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和负债的金额远远大于实体经济对金融业的需求。

在美国,经济金融化的现象从80年代开始初现端倪。1980年时,美国国内金融资产的总额(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的镜子)还和固定资产总额(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镜子)差不多,随着金融监管宽松化的进程,金融资产总额的增速一路飙升,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总额的增速。到了2015年时,金融资产已经是固定资产的两倍还多了。

金融资产总额凌驾于固定资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高。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一下美国70年代中后期的时代背景。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接近停滞,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再加上石油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来自日本的高性价比进口品的竞争等等原因,以往开个工厂,赚钱之后再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