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关于外资,你需要知道的10个问题 1、如何跟踪外资及其持股? 港交所每天有陆股通数据更新,非常及时全面,具体到个股。而qfii无法高频跟踪,只能在季... 

2023-07-17 16:30:23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天才基友,(https://xueqiu.com/1106436958/121239768)

1、如何跟踪外资及其持股?

港交所每天有陆股通数据更新,非常及时全面,具体到个股。而qfii无法高频跟踪,只能在季报十大重仓股里找寻踪迹。港交所每日披露陆港通交易数据,包括资金流量、持股明细等内容,相关数据可以在wind直接获取。QFII/RQFII一般通过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跟踪,相关数据体现在个股发布的季报中,无法高频跟踪,而且未进入前十大的持仓无法统计,因此最终统计结果会被低估。具体外资持股以及资金流量明细等各类详实数据,我们都有长期跟踪统计,欢迎持续关注我们发布的相关报告。

2、QFII和陆股通,二者到底有何区别?

QFII和陆股通属于并行设立,互为补充,相当于两个并行的入场跑道。QFII/RQFII属于“中介代理”模式,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委托境内中介机构在沪、深交易所进行投资;陆港通属于“一点接通”模式,以交易所为主体,通过上交所和联交所的互相申报,使得内地和香港客户可以通过本土券商向本地交易所申报交易单实现跨境买卖。由于两地交易所和结算公司直接互联,省去了QFII / RQFII 业务中一系列的行政资格认定和审批,同时放开了对个人的投资限制。陆港通正式开启之后,海外投资者可能主要通过陆港通渠道交易沪、深股通标的,而QFII/RQFII额度则主要用于陆股通以外的A股标的和债券等其他品种。

3、QFII和陆股通,现在谁是主要入场渠道,谁更重要?

外资进入中国股市,主要有两个渠道:QFII/RQFII和陆港通,近年来外资入场重心逐渐向陆股通倾斜。随着近几年对外开放的全面提速,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通过机制更为灵活的陆股通入场。从2017年开始,借道陆股通北上的资金占据了绝大部分增量,甚至在2018年出现QFII持仓向陆股通切换的迹象。

4、外资持股有上限吗?怎么规定的?

针对陆股通、QFII/RQFII等渠道,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上市公司股份有持股上限的规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文件明确说明,“单个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0%;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境外投资者依法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的,其战略投资的持股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5、外资持股上限可能修改吗?之前修改过吗?

随着越来越多公司外资持股接近30%,不排除外资持股上限再次上调的可能。当前阶段,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全面提速,且国内外官方普遍对19年外资入场持乐观态度。前期QFII翻倍,一方面体现了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早做准备。2012年6月,外资持股比例从20%上调到30%;后面如果越来越多的个股接近这个比例,不排除再次上调持股上限。

6、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影响短期外资走势的因素是什么?

外资入场,从来跟海外表现正相关,外围风险偏好修复,新兴市场都会受益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溢出效应”。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外资入场节奏与VIX指数显著负相关,海外尤其美股表现较好时,资金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开年后的外资走势完美体现这一点。但是外围波动加剧下,外资也会集中撤离,例如2018年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均遭受了资金外逃压力。

7、但为什么2018年外资还会继续涌入A股?

我们认为有三大原因导致:第一,水往低处流。国际化进程大势所趋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当前在全球的资产配置中占比过低,外资占比不到3%,而台湾、韩国、日本这类经济体,外资配置已稳定在15-30%,当前的外资流入,正是“水往低处流”的过程。第二,A股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速。第三,A股的全球配置性价比不断提升。在去年全年市场连续调整的背景下,A股估值水平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区域,而横向比较来看,在全球也处于价值洼地。

8、外资现在买了多少?长期看有多少增长空间?

截至2018年末,央行口径下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达到了1.15万亿,已与公募基金和险资呈三足鼎立之势。2023年A股将正式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并且在MSCI中的纳入因子有望提升至20%,若二者能够如期落地,我们预计带来4000亿左右的增量外资。而长期来看,台、日、韩等海外市场的外资占比为参考,若外资持股比例达到10%,则将带来约4万亿的增量资金;更进一步,倘若外资持股比例能够达到15%,则增量资金规模将达到6.68万亿元。

9、国际经验来看,外资偏好哪些行业?

国际经验来看,外资偏好于本土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且这一偏好具有持续性。以台韩为例,韩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阶段,本土优势产业(典型如化学品、电子设备等)更受外资青睐,而该类行业相对走势与外资流入规模也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与之类似,台湾市场国际化期间,外资同样偏好本土优势性产业,包括半导体和食品等出口型优势行业。落脚到A股市场,大消费是典型的本土优势产业,亦是外资长期增持的主要方向,未来外资对大消费板块的青睐仍将持续。

10、外资在A股的行业配置如何?

行业配置方面,外资集中分布在消费与金融板块,其中又尤为偏好食品饮料行业。以外资入场的主要渠道——沪深股通为例,截至今年的2月1日,北上资金最为偏爱大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其次是金融类行业(银行、非银金融),前五大重仓行业合计仓位达到了57.8%,并且第一大重仓行业食品饮料的仓位接近20%。

@今日话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