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持有茅台股票十年是什么感受?

2023-07-18 11:48:26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持有茅台股票十年是什么感受?

题主这个问题,作为职业证券投资人我来回答下。我自己没有持有茅台股票长达10年时间,但是持有了有5年左右了,见证了茅台股票一路上涨带给许许多多持有它的股东的财富自由。可以这样说,在十年前如果你持有茅台的话,那将是你做的投资中最出色的一笔,作为价值投资的典范,茅台的股价潜力还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具体关于茅台的深度研究可以看我文章中的系列研究,这里我把题主这个问题深度回答一下,借以此,也希望大家照着十年前的茅台,找到下一个十年后的“茅台”!

我整理了据我了解,真正持有茅台股票长达十年之久的投资者的持有茅台股票的投资策略和心路历程,这里分享给大家:

下面开始回答问题:1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算一笔账:盘点一下在10年前持有茅台,到现在到底多少钱了?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十年前我们一共购买了10万元的茅台股票,并且持有至今

回到10年前,也就是2009年5月,当时茅台的股价大概在75元/股左右,10万元大概可买到1330股。由于30股没法买,所以要么只买1300股,这里,我们不妨就用1300股来算。目前茅台的股价在900元/股左右,1300股就值117万,相比10万的本金增值了11倍多

所以如果10年前买了茅台的股票并一直持有的话,就跟一代投资大师——巴菲特(平均投资收益20%)都有的一拼了。这是不是买茅台股票的全部收益呢?还不是!

在过去10年里,茅台一共进行了9次分红。在这9次分红中,茅台的股东每10股可以累积获得466元的现金股息,也就是每股46.6元的股息,1300股就可以获得60580元的股息收益。不过这个收益是税前的,还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股票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所得税率为5%,扣税之后的实际股息收益就是57551元,四舍五入后就是6万,加上之前的117万就是123万了,但这仍然还不是全部。

除了现金分红之外,过去10年里还送了3次股,累计送股数量为每10股送3股,持有1300股茅台的股票就可以分到390股。这些股票以现在的价格计算,价值可达35万元,加上之前的就是158万,这基本上就是全部的了。

10万的本金10年净赚148万左右

从上面可以看出,投资股票的收益并不只有股价的上涨,还有现金分红和送股。只不过因为股价上涨收益来的快、来的多,所以很多股民就只看重这块收益。从茅台的股票收益组成上也可以看到,现金分红的收益是最低的,这些收益跟总收益比起来不算什么。但要知道,一家上市公司之所以能持续的现金分红,就说明这家公司经营的很好,能持续的盈利,而这才是支撑股价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点,股价何来持续上涨?中国股市最不骗人的拉升前兆:但凡“筹码分布”出现此特征,赶紧加仓到9成,后市100%股价拉升

股价拉升有人说在中国A股市场上,股价的上涨跟基本面没多大关系,可有谁能找出一只基本面不好的股票,能像茅台这样能持续上涨的?绩差股的股价或许在某段时间里也能被炒上去,但如果没有业绩支撑,最终也只是过眼云烟,难以跟茅台这类股票一样经久不衰。由此可见,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上并不是没用,而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没耐心去做价值投资而已。

2央视财经《投资者说》中采访很多做股票的价值投资人士,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人前十年持有股票中最大仓位都是茅台股票!

大家不约而同的持有茅台,说明持股茅台是价投的共识,同时A股前十年能够价投的标的也就那么几个,茅台算一个。所以当时节目播出后,观众调侃《投资者说》应该改名为《茅台者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 此前十年,茅台的公司分析是最接近格雷厄姆、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价投大师的投资标的之一,对后来人也有学习借鉴之意

这是其中一位采访者:网名叫做“资本兄”的海南投资者,持有茅台十年的投资路程,以下为摘要:

证指数自2007年10月创下历史高点6124点后,一路下行至2008年10月的1664点,期间最大跌幅为73%;在此期间,贵州茅台也由历史高点988元/股,下跌至373元/股,跌幅为62%,这给了密切关注茅台的资本兄又一次机会。当大批投资者在2007年开始涌入市场的时候,盈利近20倍的资本兄却选择逐渐卖出。2008年初,资本兄手中仅有一成的贵州茅台。资本兄:到2008年下半年又开始逐步买入了,不过当时买的时候还过早了一点点,买了之后也是在不断下跌,然后越跌就是越买,因为当时感觉茅台的基本面还是没什么变化,股价一直这么下跌,和前一段的2001年到2003年这段下跌很相似,它是由于系统性的风险引起的,并不是它的基本面恶化,所以那个时候再加仓的时候心里还是有底的,就比2001到2003年这段加仓就更有信心了。2009年初,贵州茅台已占据了资本兄一半的仓位,随后他一直持股。2012年7月16日,贵州茅台创下了阶段性高点,复权价格为1293元/股,随后开始限制三公消费,塑化剂事件爆发,对茅台不利的消息铺天盖地,股价也一跌再跌,2014年1月8日,贵州茅台最低价格为118元/股。资本兄:我又深入到市场去做调研,走访到海口的自营店、各大专卖店、还有一些酒行。那时候隔三差五地都去跑一下问一下,问一下茅台销量怎么样,零售价格怎么样。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茅台酒的出厂价格是没有变,它的销量是受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动销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价格零售价从两千多一直跌到跌破一千了,到九百左右了,八百多都出现过,但是还是没有跌破出厂价,价格没有出现倒挂。你看其他的酒,好多酒都价格都已经倒挂了,人家都还没多大事,你这酒价格还没有倒挂 ,你慌什么?着什么急?而且动销一直这么好,没有必要着急。而且你想那个时候茅台的市盈率跌到了多少?最低跌到8.33倍的市盈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茅台从2001年上市到现在,上市16年它的平均的市盈率大概在27倍。那时候跌到8.33倍的市盈率,是多么惨不忍睹的一个情况。当然对你价值投资来说的话,是多么大的一个机会!资本兄从2013年12月开始逐步加仓,直到2014年1月15日,他将自己手中最后一笔资金用完,但是他并未全仓持有茅台。资本兄:2007年之前有一小段时候,我是全仓茅台,2007年第一次小仓位卖出茅台之后,那是一个星期五,我卖了一点点,卖出去了之后整个周末整个人都不好了,就感觉很难受,把茅台哪怕就卖了那么一点点就非常难受,茶不思饭不想,睡也不睡不好,就巴不得赶紧到周一,到周一赶紧要把茅台买回来,赶紧买回来我心里就踏实了。当时就有那种感觉,印象非常深刻,哪怕现在过去了十年,那种感觉到现在还有。所以我的仓位里面永远都留点别的股票,我万一要急着用钱的时候我要把其他股票卖掉。我不能卖茅台,卖茅台会很难受,非常难受。从2008年开始,两次集中加仓贵州茅台后,资本兄至今一直坚定持有,截至2017年5月19日收盘,资本兄投资茅台整体盈利近4倍。

3雪球著名茅台股票投资者:雪球网名@乐趣 的投资前辈,也持有茅台十年。并且在2023的雪球年会上还作了茅台持股心路历程的演讲,我想:这应该代表很多持有茅台十年投资人的心声,以下节选了他在雪球上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此外,我自己在雪球也有对茅台的系统研究,并且还被雪球选为2018十大白酒股研究者节选《一个独立投资人的前十年与后十年(2023年11月30日雪球嘉年华演讲稿)》作者:雪球@乐趣 :

大家好!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网名叫乐趣。我调侃自己是“双料茅粉”,就是一个喝茅台酒拿茅台股票的自由投资人。我曾经证券从业12年,后来是一家从事套利交易的私募合伙人。2010年至今,一个人独自独立投资境内外二级市场股票。我目前遵循的投资原则是:绝对集中并超长期持有。一个多月前,雪球的运营要我来讲白酒行业的投资机会,还附上方丈的邀请函。我说,白酒我不懂,茅台我了解一些,但也讲不出多少新的意思。我能讲的并且有特点特色的,就是过去的十年,我是怎么做投资的。因为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分享,并不是要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而是真实真诚地告诉大家,我自己是这么做的。雪球的这位美女运营同意了。那么,我今天讲的是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过去十年我的投资之路;第二、今后十年我的投资打算;第三、作为一个总是满仓持股不动的个人投资者,怎么排解内心孤独焦虑的情绪。我是2005年底离开证券从业的。运气比较好,一离开就赶上了大牛市,06、07年的股市,怎么乱炒瞎炒,都能挣钱。08年我成功逃顶,之后的空仓阶段,我对股票投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沉下心来认真系统地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想,看书思考,思考看书。神奇的是,突然有一天,股票股市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活泼可爱,美丽动人。我开始相信,自己今后可以以股市为生,甚至能够靠股票发家致富。2010年年中,我成了无业游民。一个人,与一张书桌一台电脑相伴,过着与世隔绝的投资生活。

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我的投资状况是什么样子呢?我用以下3句话来描述:

第一句,A股账户只持有一只股票;第二,从2010年11月开始,对这只股票持续单向买进,没有卖出任何一股。最后一次买入的时间是,2018年10月29日。第三句话,我已经把这家公司未来10年预期现金分红的一部分,提前买入了这只股票;是的,它就是贵州茅台,600519。当然,我目前的这种“极端”状态,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中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思想斗争。第一个阶段:从分散到集中。除了茅台,这10年间我也买过其它股票。A股有以下9只:苏宁电器,小商品城,恒瑞医药,张裕A,青岛啤酒,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格力电器。其中苏宁电器还曾经是第一大重仓股。2012年5月份,前5只都换成了茅台。2016年9月,后4家也集中到了茅台。我还通过沪港通,买过4只H股,分别是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建设银行和凤凰卫视。2016年10月底,这4家H股也都换成了茅台。从那个时候到今天,我的A股账户一直就只有一只股票。第二阶段:开启了融资。关于能不能融资这个问题,我2013年就开始思考。想了3年多之后,我在2016年11月1日第一次启用了融资账户。两年时间里,我总共用融资买了占今天总持仓量33%的茅台股票,目前的融资比例14%不到。我是这样考虑加杠杆问题的,茅台股票比较特殊,确定性强,现金分红可以预期。我反复推算,从2018年开始,按照15%的年复合成长,50%的现金分红率,10年间,扣除家庭开销,我依靠分红,就可以把融资本息全部还掉,并不需要卖出任何一股。我认为,融资的风险在于必须卖出,而我的融资仓位既不会主动卖出,同时因为严格控制了杠杆比例,也就不会被强行卖出,所以我认为基本就没有风险。第三阶段:配置境外资产。2015年股灾,尤其是811汇改之后,我觉得有必要配置一些境外资产,作为A股单一持仓茅台股票的保险和对冲。从15年9月到16年5月,我就在境外账户持续配置了两只美股:苹果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有少量的腾讯控股。我的境外配置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在任何情况之下,自己都能够持有茅台股票不动摇。另外,我A股账户融资的总额,不可以超过境外资产市值,这也是我坚持的一个原则,而境外账户是不融资的。现在回首这十年的投资历程,老实说,我经常都会佩服自己那个时候的坚定坚强和坚持。举个例子。我是2010年11月26日开始对茅台股票只买不卖的。期间整整四年时间,屡买屡套,屡套屡买,却依旧信心满满。直到四年后的2014年11月28日,我买了现在总持仓量50%的股数,前复权平均买入成本是105.88元,而2014年11月28日茅台的前复权收盘价是多少呢?99.20元。四年时间买买买,简单吗?很简单。四年之后依旧套牢中,容易吗?我感觉,不容易。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今后十年怎么做?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我都把未来十年茅台公司的现金分红,提前变成了茅台股票,我还能怎么做呢!但是,思考不能停止。我今后思考的焦点,就一个问题:要是这个市场没有了现在的茅台,比如私有化退市了;比如股份公司变成了生产车间;比如茅台酒的质量出现本质性的变化。那么,我该怎么投资?我刚才自我介绍说我遵循的是“绝对集中并超长期持有”的投资原则,还行的通吗?还能这么干吗?还敢这么干吗?事实上,到现在我并没有答案。还好,这事不着急,我今后还有很多的思考时间,和很大的思考空间。我要说的是,我认为茅台股票只是一种个别现象,无论在中外股市,都不具有普遍性,适用性。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独一无二:1、茅台酒是市场经济下的计划产品。通过自身调节,基本可以熨平经济或行业周期对茅台公司的影响;2、无论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认,茅台都是14亿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酒类第一品牌,没有竞争对手;3、茅台酒的品质随时间提升,并且存储方便。4、茅台公司永续经营,看不到生命周期的尽头。这后面两个特点很厉害,它们可能导致这么一种情况:这个市场没有能力正确合理地给茅台股票估值。我再说一遍。。。所以,我坚持认为,茅台与其它公司不具有可比性。我对声称有能力找到“下一个茅台”的人,都一笑了之。对靠蹭茅台热度和流量有明显利益诉求的大V,都没有好感。

最后,第三部分,我想讲的是,独立的个人投资者,如何排解内心孤独焦虑的情绪?

一个人专职做股票,即便不考虑资金量大小,有没有门槛?门槛高不高?我认为门槛非常高。我至今都不敢肯定,自己的内心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享受孤独”这一层次。这十年间,我从不主动与别人讨论股票股市,也没有参加任何的投资圈活动。所有的决策都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但是呢,还是很多的时候,自己会很焦虑很孤独,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前几年,有朋友怂恿我也发私募,说即便不是为了挣钱,也可以消除与社会的隔绝感。我说我启动的融资,其实就相当于发行了一只结构型的私募,风险收益完全自己承担。对比市面上业绩抽成20%的管理型私募,我的这只向自己发行的私募的规模,相当于融资额的5倍。融资与代客理财,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点,那就是认为自己的自有资金数额,覆盖不了自己的投资能力。不过,许多人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当做了自己的能力。归根结底,我不愿意发私募,还是自己个性的原因:不喜欢受到约束,也不想求人,同时也担心管理别人的钱,会影响自己的投资心态。这就决定了我别无选择,只有这条个人投资的孤独之路。这些年,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来排解内心孤独焦虑情绪的;1、看书。我觉得一个人要是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独处都很困难,怎么可能耐得住寂寞一个人独自做投资呢?这十年,只要感兴趣,我什么类型的书都看都听。雪球大V出的书,我几乎都看过或翻过。在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时候,有两本书对我影响最大,读了一遍又一遍。一本是大家熟悉的《穷查理宝典》,另外一本是任俊杰任老师和朱晓云合著的《奥马哈之雾》。2、出行。05年底离开证券从业之后,时间就比较自由了。开始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到处晃荡,特别喜欢去西藏,一次又一次,至今我已经进藏6次,在藏区总共逗留120天以上。后来,就与我们家领导一起,往相对舒适的地方走,境内境外都有。最近三年,我的时间被网下配售新股套住了,无法长时间远行,但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外出。每次选择不同的城市,在其周边随便走走,顺便体验各地各品牌的酒店。中国这么大,都要去看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