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20倍杠杆诱惑 港股打新真是一本万利的盛宴? 黄金期货多少倍杠杆合适买港股

2023-08-15 10:33:30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超级重磅】全体股民请注意!拉升行情如箭在弦,放量大涨透露什么信号?创业板有望突破历史最高点?布局方向在这里!大神秘籍速速领取→

原标题:20倍杠杆诱惑,“专业户”两年获利百万! 港股打新真是“一本万利”的盛宴?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李娜    每经编辑 吴永久    

最近几年,港股市场IPO持续火爆。据毕马威统计,2023年港交所是全球IPO募集资金第二高的交易所,全年募集资金高达512亿美元,仅次于纳斯达克;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集资金达26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并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视觉中国

快手、百度、哔哩哔哩、携程、奈雪的茶、九毛九、思摩尔国际……当耳熟能详的知名公司遇上高杠杆的加持和催化,近几年来港股打新悄无声息地迎来了一场盛宴。前不久有一只QDII基金净值单日暴涨超13%,有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近两年港股打新获利百万。

20倍杠杆诱惑之下,资金扎堆流入,港股上市首日破发率和发行市盈率双双提升,港股打新收益率下滑的可能性在加大。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港股究竟是否值得打新?投资者打新港股需要掌握哪些与A股不同的“游戏规则”?港股打新的最优选择是直接开户在港股IPO市场贴身肉搏,还是借道各种基金产品绕道而行?

港交所IPO规模创新高

据中金公司统计,对比全球主要交易所,港股市场融资规模近几年稳居全球前三。2015年至今,港股IPO融资总额稳居世界前三位,是全球最富有活力以及最具影响的市场之一。特别是在2018年港交所对上市制度改革后,港股市场更加受到发行人的青睐。

具体来看,2018年以来,港股IPO融资规模逐年提升。2023年港股市场IPO融资金额一度位列世界第一,规模达到404亿美元。

据毕马威统计,2023年港交所是全球IPO募集资金第二高的交易所,全年募集资金高达512亿美元,仅次于纳斯达克;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集资金达26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并且创同期历史新高。

从IPO募资的总规模来看,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的IPO募资金额接近2023年同期的2.6倍。这主要得益于2023年上半年多家大型内地科技及物流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六宗大型的内地科技和物流公司IPO共募集资金1396亿港元,占上半年募资总额的65%。另外,2023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前十大IPO项目募资金额合计1654亿港元,占港股募资总额的78%。

展望未来港股市场的IPO趋势,毕马威中国主管合伙人朱雅仪认为,随着全球社会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及建立社会新常态,市场对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可靠性和可及性的创新和以人为本的技术需求将成为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预计在港股市场,未来几个季度,包括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物流和供应链、及金融科技等新经济板块的新股上市活动势头将维持强劲。

20倍左右打新杠杆融资

对比A股、美股,港股打新的一大特色是可融资,杠杆倍数通常为10~30倍。

据了解,目前港股市场,不少券商能够给投资者提供20倍左右的打新杠杆融资,热度高的新股提供的杠杆还会更高。各券商在杠杆制定上的差别,主要是根据各券商的风控标准而定。

2023年的港股上半场,快手、百度、哔哩哔哩、携程、奈雪的茶等知名公司相继登台,下半场还在候场的有中国中免等。

当耳熟能详的好公司遇上高杠杆的加持和催化,近几年来港股打新悄无声息地迎来了一场盛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些投资者通过高杠杆打新港股中的一些热门新股,两年获利可达百万。

某专做港股美股投资的私募机构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我们公司无法参与港股打新,因为公司私募证券产品都是人民币产品。我个人参与,仅靠港股打新,这两年获利百万。港股打新需要本人持有港币,最好要有香港银行卡(非必须,但有港卡方便资金调配),同时开通香港证券账户。”

“确实港股打新现在很热,我身边有些卖保险的朋友现在也出来推销港股打新产品,还号称港股打新无风险收益。要知道和A股相比,港股破发风险是比较高的。”一位老公募基金营销人士不无担忧地向记者介绍道。在这位公募基金“老人”看来,这种宣传手段都是A股已经玩剩下的套路。

除了通过港股账户直接贴身肉搏港股新品,绕道基金进而参与港股打新也成为一种选择。对于普通散户而言,公募QDII基金则最为便捷。前不久,汇添富全球医疗人民币基金净值单日暴涨超13%,背后的原因也被认为是打中了冷门新股森松国际。就是对于资金雄厚的专业投资者来说,选择更为广泛,可以选择公募、私募基金以专户的形式参与港股打新。据了解,专户港股打新,既可以是专门为某只新股量身定做,也可是一揽子新股组合而成。资金门槛也往往在百万元起。

港股破发率和市盈率双升

20倍的高杠杆打新,两年获利可达百万,港股打新的前景真有这么美好吗?

雷根资产有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3年以来的港股打新收益大致与2023年持平,2023年上半年总计上市46家,上市首日开盘卖出平均收益率19%,上市首日收盘卖出平均收益率为22.03%;作为对比2023年全年上市144家,开盘卖出18.55%,收盘则为18.19%。总体上保持一致。”

尽管过去两年港股的打新市场给投资者提供了大量机会,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两年港股市场逐渐升温的打新热,在未来有可能会降温。而这降温的背后,则是来自港股IPO上市首日不断提升的破发率以及发行市盈率。

先来看破发率,2023年新上市162只股票,首日破发率37%,首日平均收益率9%,中位数收益率1%。2023年新上市144只股票,首日破发率33%,首日平均收益率18%,中位数收益率3%。

2023年以来港股新上市48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的有5只,上市首日破发的有19只,占比已到39.5%。首日平均收益率22%,其中分布极度不均衡,新经济中的医药、整形、科技类标的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如果看首日涨幅中位数,仅为2%。同A股相比,香港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率较高,平均收益率较低,中位数收益率更低。

“和A股不同,港股市场投资者想买,他们可以借来卖给你,它是一个成熟市场。不像A股,新股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进一步表示。

无法否认的是,随着港股IPO市场这些年不断扩容,今年来,港股新股的高市盈率发行的特征较为明显。

据统计,从市盈率方面来看,2023年上半年上市的港股新股市盈率普遍偏高。其中,有13%的新股上市时市盈率超过40倍,2023年同期这一比重仅为7%。例如,据粗略统计,以招股价147~173港元计算(最终以173港元/股上限定价),时代天使一手入场费高达3.5万港元,创史上最贵纪录,其发行市盈率也超过了150倍。

尽管新股的定价越来越贵,但是港股的打新市场却正陷入某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怪圈。据中金公司统计,2015年以来,从首日超额收益来看,估值定价高(上市时静态市盈率高于100倍)的港股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平均高达16.3%,而上市时未盈利的公司首日超额收益也同样较为可观,为4.3%。相比而言,估值在0~100区间的首日表现却相对平淡,超额收益仅为0.6%~4.8%。

谈及这两年打新港股的成功秘诀,前述私募人士总结道:“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在比较确定的时候下重注,通过香港券商进行高杠杆融资打新。例如2023年底的泡泡玛特,2023年的快手、时代天使这种知名度高,发行估值合理,市场参与热情极高的新股,就是我重仓申购的。”

“只有在少数人参与的过去两年,配合港股整体新经济股票大热的环境,在港股打新才能赚钱,然而这个历史性时期得结束了。”上海金舆资产基金经理赵彤向记者坦言,“2023年港股打新的收益就不如以往,因为2023年参与进来(打新)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中签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越来越贵。同时,承销商给出的(新股)发行估值也越来越高,很多公司都是按照极端乐观的情况来估值,所以上市即巅峰,上市后会连续阴跌。”

对于不少投资者之所以能在过去两年通过港股打新获益不菲,赵彤进一步阐释道:“2023年和2023年,参与(港股打新)人数比现在少很多,最关键的是承销商给出的发行估值也比较低,新股上市后有涨的空间。现在参与(打新)的人数多,承销商即便把新股的价格卖得很贵,也能卖出去,因此很少有公司定的发行价格区间在合理价格,都是天价。现在打新就只能博弈市场情绪继续大热。”

除了以上将左右未来港股打新收益率的因素外,值得广大港股打新族注意的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历来受海外市场的影响较大。

瑞银资产管理(上海)董事、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罗迪日前向记者表示,预计2023年下半年海外市场的流动性会比上半年偏紧,因为虽然2023年内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仍然不大,但目前美联储何时退出量化宽松的“石头”仍然没有落地。而如果下半年海外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那么可能会对港股的IPO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企业自身价值最为重要

众所周知,A股打新往往是一种交易策略。打中新股需要有中彩票的运气,如果是赚取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投资者往往选择在上市首日卖出,或者是在涨停开板之后决定落袋为安。

存在破发可能的港股IPO为何成为喧嚣之地?火热的港股IPO打新浪潮赚的是哪部分钱?是否有必要去港股打新?

仅仅是因为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类公司加盟,答案显然并不那么充分。

博时基金认为,港股市场属于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而且海外机构占多数,因此新股定价比较市场化。从历史上看,港股打新跟当时的市场大势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港股打新其实是“主动选股策略”,因此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是短线套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