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请问股票怎么看各种均线? 黄金期货到期日期怎么看出来的呢知乎

2023-08-15 14:47:44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请问股票怎么看各种均线?

均线,全称移动平均线,可以说是众多技术指标中,最简单直观的一种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在用,但真正会用、会正确用的人却很少。

很多人用均线来作为入场或离场信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XX日均线,代表的是最近XX日股票交易者的平均成本(这句话很多大V都在说),于是,用均线作为交易信号,是有市场行为作为支撑的。

这种用法究竟是否合适,我们后面会讨论,单单看这个逻辑,其实是存在重大问题的。这是不懂刨根问底的结果,以为均线中的「均」字就是平均成本的意思,而实际上,并不是!

均线,只是一条由最近XX日收盘价的平均值连接而成的线而已。

既然聊到了,就把计算逻辑梳理一下,算是顺带普及一点基础知识吧,懂的朋友就当是复习了,不想复习的,下面这一段可以直接跳过。

均线,只是一条将过往所有固定的点连接而成的线,这其中每个固定的点,是某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的平均值。以5日均线为例,形成的原理是:假设个股目前已经有了100根K线,从上市第5天开始,会产生一个最近5日的收盘价均值,由此得到第1个点,上市的第6天,计算最近5日的收盘价均值,会得到第2个点,以此类推,会产生越来越多点,把这些点全部连起来,就得到了5日均线,其他XX日均线,形成逻辑也同理。

于是,均线的底层构筑元素,是历史收盘价,而不是历史均价,进而,均线并不能代表过往的平均成本!收盘价代表的只是当天收盘那一刻的价格,代表不了当天的成交均价,均线里的「均」,只是把多日的收盘价总和平均了一下而已。

01 / 均线是否有支撑和压力作用?

在均线的众多用法中,让很多股民感到最神奇的,是它的支撑或压力作用。

如果看过我讲个股与指数关系那篇文章(→很干的干货!股票投资,如何巧妙利用指数与个股之间的关系?),会明白,市场中存在一种情绪传导,本质上,一个现象或信号,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认为它就是有用,它就真的会有用,这就是共识的力量。

而均线,因为有以下原因,导致其「共识」比较弱:

1、均线有无数条,假设我们做中线趋势,到底16/18/20/22/25日均线,哪个更合适,这其实是没有定论的,于是在众多交易者之间,就很难形成有力共识。

2、在同一段时间内,这只股票的趋势中,10日均线似乎支撑效果最好,但另一只股票的趋势中,15日均线似乎支撑效果最好。就算是同一只个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趋势中,看起来有支撑作用的均线也并不相同,这里面就有冲突。

3、大资金和真正的高手,无论是价投派还是技术派,其实很少会用均线来做为支撑或压力,这也导致合力减弱。

但是,有时候我们在图中也会发现,有的均线,看起来对个股的走势,似乎真的有支撑或压力作用,在股价上升趋势中,每一次回踩某根均线,似乎都可以看作是比较好的买点,在股价下跌趋势中,每一次上升碰到某根均线,似乎都会被压制住无法上升,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接下来讲均线用法的时候,会详细回答。

说回来,虽然均线最好别用来当做支撑和压力线,但依然可以用。

02 / 均线究竟怎么正确使用?

用法1:同时用来构建买入卖出信号

先看一张图:

上图是一段流畅趋势,我调出了3条均线,我们假设,以收盘价在穿破均线作为交易信号,即假如我们选择10日均线为基准,当某天收盘价突破10日均线时,买入,收盘价跌破10日均线时,卖出。

从上图能看出,从省心角度看,最省心的是选用30日均线,整个趋势中,只需要买一次,卖一次;最糟心的是选用10日均线,会进行多次买卖操作,所以10日附近的均线其实是不适合大多数中级趋势的。

从收益率角度看,3条均线都能获得正收益,收益率最低的是10日均线,因为进出多次,摩擦成本最高。20日均线中途会离场一次,之后重新进场,摩擦成本高于30日均线,不过趋势结束时,离场会比30日均线早,所以总的算下来,20日和30日均线的收益率接近。

这里面有2点需要说明:

1、我只是为了便于举例,所以选了这3条整数均线,实际上,19日和20日均线、29日和30日均线,取得的效果是很接近的,再上下变动一点,也近似。

2、从上面的分析能发现,只要是在上升趋势中,用均线作为交易信号,是可以赚钱的,这事儿我们以前讲过,上升趋势中,其实大多数方法都能赚钱,不过,有方法总是比没有方法好,如果不讲究规则,一顿瞎搞,牛市也是会赚不到钱的。

而均线的存在,恰好可以为那些不懂更好方法的人提供一套简单可行的方法,因为它真的太直观太清晰了,调出来就能看到,上去就买,下来就卖,毫无悬念,无需纠结。

那么,是不是自己选定一根均线,比如20日均线,以后就用它来作为买入卖出信号,就可以成为一套稳定盈利系统了呢?

答案没那么简单,但还是可以实现。

前面我们说过,只要是在上升趋势中,用均线作为交易信号,是可以赚钱的,那么,如果不是上升趋势中呢?

假设一种方法,能实现在上升趋势赚钱,非上升趋势不亏钱或亏小钱,其实用它来构建交易系统,就已经很成功了。

其实,假设真的严格用均线来作为交易信号,只要懂得避开震荡行情,也是可以超越90%的人,实现盈利的。

均线最怕的是震荡行情,因为震荡市场中,入场和离场信号出现得很频繁,反复止损,资金会被不断消耗。

至于如何避开震荡,方法很多,最简单,也最好用的,其实是用眼睛,震荡只有在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才无法意识到,但只要短期内连续止损3次或以上,就该提醒自己跳出来,观察市场是否已经成了震荡行情,只要不自欺欺人,其实很容易看出来的。

大部分散户在震荡市场反复打脸,快速亏钱,就是因为明明感受到了不好做,还是不知道休息,牛不喝水强按头的缘故。

只要避开了震荡,即便是在熊市,用均线作为交易信号,其实也是不会受什么伤的,因为它很难出现开仓机会。

这里多说一句,假设想要用均线,小于12日的均线,其实是很不适合做趋势的,因为它们的信号出现太频繁,更适合超短线。

这里顺带回答一下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每一次上升碰到某根均线,似乎都会被压制住无法上升?

就以上图为例,10日均线似乎就是压制线。但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整段下跌中,也有很多次,股价是冲破了10日均线的。

当然,如果要做到完美,是可以调出一根均线,基本上是恰好压制住所有突出点的,就上图而言,16日均线基本能满足此要求,但是,假设我们真调出来了,你说,那根均线是原本就有压制作用呢,还是我们主观帮助它实现了压制作用呢?

倒果为因,是技术分析圈里是最常见的毛病,其他很多技术指标都会看到这种「神奇」作用,很多韭菜兜兜转转数年,栽跟头都是栽在这个地方。

用法2:只用来做弥补买入信号

还是放上咱们前面那张图:

根据前面的分析,实际上这段趋势,选用20或30日均线,是比较好的,既省心,收益也不低,但问题是,假设我们错过了上图中左下角那个一开始的买点,接下来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有买入信号出现,这就会导致活生生错过趋势。

前面说过,小于12日的均线,其实是很不适合做趋势的,但是,只用来做弥补买入信号时例外。

上图可以看到,假设我们错过了一开始的买点,但是在之后,只要在股价回踩到10日均线附近时买入,都可以算作不错的买点,买入之后,卖出的信号,依然看20或30日均线即可,不要看10日均线。这样既可以上车,还可以享受趋势。

至于说,不用10日均线,而用9日或11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数字越小,买点会出现得越多,数字越大,买点出现越少,10日只是个折中选择而已。

在前面,我们解释「倒果为因」这个现象时说过,均线的压制作用,是人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均线的支撑作用,其实也同理,既然均线没有支撑作用,用来做买点是否不合理呢?为什么这里我们还是可以用股价回踩到10日均线作为买点呢?

主要原因是:

1、它简单、直观、清晰,无论一个投资者交易水平如何,都能看懂;

2、一段健康的趋势运行,斜率基本不会超过45°,如果超过了,几乎一定会在短期内回踩,而只要回踩,碰到某根均线就是必然事件。

而10日均线,只是一个模糊的正确,他可以告诉一个无论技术好坏的投资者,应该等待回踩,而不是追高,单单掌握这一条,就可以胜过大部分韭菜了,所以它的确有用;

实际上,就拿上图为例,我再放出来一下:

如果看过我转折买入法教程的老朋友(→股票投资,如何做到一买就涨?(升级版—上)),一定能发现,用转折买入法,每次回踩,几乎都能买在真正回踩到位的位置,而且买入后,股价马上就会开启下一段趋势,而不用像均线买入法那样,买入后,往往需要熬一段时间才能浮盈。而且,在最后那次趋势转折时,均线法会让人买入,转折买入法则是观望,不会入坑。

但有方法总好过没方法,均线买入法依然能用。

用法3:用来判断趋势是否存在

这是均线最常见、最实用的一个用法。

我个人最常用的,是20日和60日均线,60日均线用来判断大级别趋势,20日均线用来判断中小级别趋势,当股价处于60或20日均线之下时,我基本不会交易。

不过,均线只是辅助而已,只是为了便于一眼直观判断趋势是否还在,说到底,用肉眼来判断趋势,是最简单有效的。

以下图为例:

图中画了两个框,先看右边那个框,那时候其实是处于20日均线之下的,但并不能说趋势已经不在,这是肉眼就能看出来的,不过这也要看图多了才能高效判断。

假设非要用某种方法来进行定义,可以看一下左边那个框,就是前一个波谷处,这是道氏理论中的趋势判断方法,价格没有跌破前一个波谷,就还可以算是趋势未破。

此外,均线还有另外几个常见,但可有可无的用法,我也一并说一下吧。

1、均线粘合后分散,用于判断趋势产生

一般而言,出现趋势之后,是不需要借助均线,只需要肉眼,就能看出来的,如果机械地运用均线粘合分散法,在一些震荡行情中,还会踩坑,如果用肉眼,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是震荡了,所以这个战法看起来高级,实则无必要。

2、金叉/死叉判断趋势开始/完结

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称为金叉,代表趋势开启;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称为死叉,代表趋势结束。这个用法的缺点,和上面的粘合法同理,就不赘述了,观赏性大过实用性。

03 / 写在最后的话:

1、通过前文能发现,其实均线也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数学统计结果而已,本质上缺乏对底层市场行为的凝练,如果在此基础上,去追求各种XX均线战法,实在没必要,也注定是徒劳;

2、均线有缺点,但因为它简单、直观、清晰,所以依然可以用,甚至在某些场合下,有它独特的优势;

3、在股市盈利,方法重要,耐心和执行力也重要,甚至只要把后两点做到90分以上,前一项即便只做到60分,也能实现目标。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