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创新探索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试点模式 助力漯河端稳“肉盘子” 生猪期货加保险案例分析

2023-08-21 00:06:23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保险+期货’对我们养猪的是个稀罕玩意儿。但别说效果还挺好,确实保障了我的收益。”前年抱着试试看心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的河南省漯河市下辖郾城区养猪大户王如意在去年更加积极地为自己2400头猪投了保,每头猪他平均交了30块钱的保费,最终每头补了70来块,赔款总计有17万元多。

据了解,王如意去年所参与的项目是由大地期货开展的漯河市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既是2023年河南省首个单市域覆盖项目,也是2023年河南省唯一一个“大商所农保计划”生猪专项项目。项目最终产生了近900万元的赔付,在保险到期后不到半个月就都足额支付给了包括王如意在内的113户郾城区生猪养殖户,保障了当地约11.47万头育肥猪的收益。投保的养殖户纷纷表示真切感受到了“保险+期货”所带来的实惠,也不再惧怕猪价的下跌等带来的养殖收益的下降。

“保险+期货”拉开漯河生猪产业风险管理的序幕

自2023年以来,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双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整体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据了解,在我国河南省漯河市,近两年猪价波动的加剧也让当地的养殖户对养猪风险的担忧又多了几分。

而生猪养殖是漯河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地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漯河市现有生猪存栏198.36万头,年出栏量306.66万头,全市5个县区中4个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但在近些年经历2018年非瘟疫情、2023年“7.20”特大洪涝灾害和多次区域性新冠疫情后,漯河市的生猪养殖规模出现了大幅波动,漯河生猪养殖户则因长期缺乏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无法有效防范生猪价格风险,从而难以获得稳定的养殖利润,当地生猪产业几经重创。

“据我们了解,漯河市的生猪养殖经营主体多为中小养殖户,期货等相关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匮乏,也缺少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能力。”大地期货衍生品部副总经理林唯玮称,为帮助当地养殖户防范生猪养殖利润下跌风险,在2023年大商所生猪期货上市之际,大地期货便在河南省漯河市下辖临颍县开展了全国首单生猪收益指数项目,为当地猪企河南智勤养殖有限公司的373头生猪防范风险,项目赔付率超过360%,项目得到了参保养殖户和地方政府的肯定,自此,漯河市生猪产业风险管理也拉开序幕。

随后在2023年5月底,大地期货又依托“大商所农保计划”在漯河市郾城区开展生猪收益指数养殖分散试点项目,当地38户养殖户积极参加,通过“保险+期货”稳定了2.5万头生猪的养殖收益,最终该项目赔付率也高达291%。

去年,大地期货再次深化和拓展“保险+期货”模式,在总结前期经验后,在漯河全市推出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也成为2023年河南省唯一一个“大商所农保计划”生猪专项项目。

据林唯玮介绍,为了让漯河市内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