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A股市场炒作风格变了,你及时调整过来了吗? 所有香港基金内地发行的股票都一样吗为什么
注册制新规2023年2月17日全面实施,3月27日开始,注册制规则下的新股将进行网上申购。
上海市场的新股申购单位由1000股调整为500股。
新规下的市场炒作风格变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股上市首日有可能破发,打新不再保险赚。
全面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取消了之前新股发行PE不高于23倍的窗口指导,将新股定价权交由市场。
这样新股发行价比对行业有高有低,很有可能上市首日就破发,申购时需认真做功课,不再是闭着眼睛就能赚钱了。
二、主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这样新股就没有了连板。
三、除了集合竞价以外(集合竞价不受2%价格笼子限制),盘中连续交易时间,采用上下2%价格笼子,挂单过高过低都是废单。
这样冲天炮和核按钮都会减少,人工操作如果想要快速出货,散户不再跟不上主力了。
当然如果在极端利空的情况下,谁都跑不过量化,毕竟人与计算机比速度是不可能的。
四、增加了10天涨幅100%、30天涨幅200%异常波动,会有停牌风险的规定。
这样个股最多不能超过7连板,因为7连板就是7天涨幅94%,已经看到头了,谁还去顶6板。
于是自从新规实施后,超短线连板操作已经变成了过时的手法。
从2月17日起,最高连板一般都止步于5板,大多在3板就断了。
龙头战法的好多选手最近好像都亏麻了。
五、主板动不动就是连续几个一字板启动,后面参与的由于空间压制,都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最近300和688开头的涨跌幅20cm的票大受欢迎。
而且基金有抛售新能源等赛道的迹象,这些基金体量大,非大容量的股票难以容纳,所以主流板块泛人工智能中的大市值股票一路长虹。
加上游资打板亏钱效应明显,也加入了大市值股票的炒作中来。
六、妖股打造由之前的急行军变成了步步为营。
由于连板模式的崩蹋,游资也转战大市值股,与机构一起维持趋势走势。
就算不是大市值的股票,最近也几乎都是沿着5日线上行。
不知不觉地,不少个股都翻倍了,剑桥科技更是悄咪咪地翻了3倍。
连板急拉的大妖股已经绝迹了。
七、资金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可以看到,连续多日,成交额前100名的个股90%以上都和泛人工智能有关。
说明资金沉溺其中玩得不亦乐乎,而有的冷门板块整个板块的成交金额都不如人工智能的一只个股。
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所以踩着大资金的脚印往前走不会错,这些机构大资金不会像游资那样三心二意一日游,他们才刚刚进场呢。
八、高低切频繁。10天100%和30天200%的高度摆在那里,至今没有一只票敢去挑战这个规则。
所以一只票被拉到差不多的高度后就横盘,同板块低位的票开始涨了。
一个月来,回头一看,板块内个股几乎都涨高了。
所以挖掘低位的逻辑正的票是重中之重,而涨高了的横盘消化差不多后,也可能梅开二度,比如鸿博。
以上就是关于注册制下股市炒作的有关变化,仅供参考。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