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经理跳槽基金券商 人才流动更似行业晴雨表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近日以来,各金融机构的人才流动比以往更为频繁,人才动向成为了各金融机构间业务发展此消彼长的晴雨表。随着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类信托”业务的逐步开展,信托经理在2013年显然颇受青睐。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近期一信托公司业务团队正批量加盟某基金公司筹建中的子公司。
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两类机构纷纷瞄准信托公司的业务人才,不仅信托经理成为被挖角对象,信托公司的研究人员也会接到橄榄枝。
近日,一家信托公司研究部人士王强放弃了年终奖和升职的机会,选择了一家基金子公司,开始了投资经理的职业生涯。
两类机构竞相挖角
这与一两年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基金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基金经理的年终奖随之大打折扣,信托业的赚钱效应,自然吸引了不少基金经理转而投奔信托公司。
尽管2012年信托业整体业绩依旧风景独好,但不少业内人士已感受到信托行业正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一位信托人士向记者分析说,信托公司的年终奖一般在春节后发放,年终奖过后的跳槽趋势也许更为明显。
2012年出台的一系列新政,放宽了期货、保险、券商等机构的投资范围,加剧了资管市场的竞争,令信托的固有优势受到很大冲击。
一位银行托管人士指出,基金、券商的资管创新业务,很多是对信托业务模式的复制。由于基金公司和券商长期以来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对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并不擅长。去年年底获批的基金子公司将在2013年全面开展业务,类信托业务将成为业务重点,而券商资管业务也存在扩张需要,由于传统业务与新业务区别较大,外部挖角成为招揽人才的快捷方式。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证实,由于筹建的子公司与信托业务基本类似,因而希望从信托公司引进一部分人才。
信托业前景不明朗
“信托经理跳槽的背后,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类信托业务逐渐壮大;另一方面则在于信托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陡增。”王强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监管层频频出招加码对信托业的管理。继去年1月中旬叫停票据类信托之后,随之又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了同业存款类业务。此后,监管层又展开对房地产信托和政信合作的“窗口指导”,并在去年10月叫停资金池信托业务。从信托业本身来看,经历了高速增长后,所面临的监管也更趋严格,持续偏紧的监管之下,行业扩张步伐正逐渐放缓。
就在去年年底,四部委联合发文,规定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不得通过信托公司直接或间接融资。这意味着,2012年成为地方融资平台主要输血通道的信托业务,在2013年或优势不再。
传统业务不断受限,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瓶颈也日益凸显。“信托公司的业务空间正遭到挤压,人才流动现象很难避免。”一位信托公司高管称。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