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真的可靠吗?

2023-07-16 19:22:50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真的可靠吗?

R2(稳健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小

R3(平衡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适中

R4(进取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较大

R5(激进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极大

银行理财的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

银行理财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 根据产品预期收益,可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两类;

✦ 根据产品投资方向,可分成货币市场类产品、资本市场类产品、产业投资类产品;

✦ 按照产品设计结构,可分为单一性产品和结构性产品;

✦ 根据产品到期时间,可分为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开放期等;

第一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投资国债的产品,基本没有什么风险,当然利率也最低,在3%-4%左右。

第二类是那种投资货币型的理财产品,比如说投资的货币基金或者一些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这种产品就跟余额宝差不多,风险也比较低,利率在4%左右。

第三类是那些债券型的理财产品,比如说买一些企业债,或者说债券型基金的理财产品,那么风险稍微有一些,利率是在4%到5%左右。

第四类是信托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它投资的是一些信托项目,利率是在5%-6%左右。

第五类是一种叫结构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种产品的风险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因为它的收益一般是和外汇汇率或者说股票指数等一些浮动投资来挂钩的,所以它最终拿到手的收益也是浮动的。

跟股票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自然更低;但是如果跟国债、银行存款等投资方式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更高。

而且,银行理财产品内部也因类别存在不同高低的风险。理财产品一般分为三类:保本保收益的“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风险低,但收益一般也低。二是保本不保收益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更高,但风险也有所增加;第三类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最高,同时风险也最大。

一是重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现在很多银行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扮演的不是理财规划师的角色,而是银行产品的高级推销员。银行一般会给每个客户经理分配一定的产品销售指标,且任务的完成与客户经理的收入挂钩。指标的压力,使得客户经理们必须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销售任务。

二是风险提示不足,蕴含潜在风险。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希望达成的财务目标,为客户设计不同的投资组合,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然而,一方面由于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主要来自银行内部,运用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进行投资组合的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客户经理背负着营销指标,往往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不能为客户尽责提示风险。

三是局限于本行产品,对市场整体状况不甚了解。客户经理的专家作用理应体现在合理引导客户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投资组合,规避投资风险,达到投资理财的目的。一个好的客户经理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把握市场大的发展方向,为客户提出合理建议,而不应仅局限于向客户推荐本行的产品,忽视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是只关注本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忽略了对其他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在个人理财业务咨询服务中,客户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客户经理获得市场上相关产品或其他银行产品的情况,但往往银行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只能够提供本银行的产品,对于非本银行或非本行代理的金融产品了解较少,这成为制约客户充分了解个人理财产品综合收益的一个瓶颈。

银行理财适合谁?

低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有一定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般略高于定期存款,在低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上,目前还没有哪家银行发生过到期后没有按预期承诺支付收益的事件发生。但前提是在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因此,投资者仍然需要具备相对应的风险识别能力。

银行理财有哪些风险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为了吸引客户眼球,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刻意夸大收益,而事实上,这个收益率只是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出的收益,并不是实际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

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达不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情况较多,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而非结构性的理财产品则出现情况较少。在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不要把预期收益率当成是实际收益率。

募集期长,导致收益缩水

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投资人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或者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所以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不少投资人在产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购买了,这就会导致收益被摊薄。

因此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提前计算好募集期限,不要盲目被表面上的收益率吸引。

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一般人提到银行理财产品,都会简单的认为是保本、低风险的。但在资管新规出来后,禁止承诺保本保息,所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风险。许多人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产品背后隐藏的风险,盲目追求数字上的高收益。但是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明白,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存款,是理财就有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被忽悠买了其他产品

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都有这种经历,本来是去买理财,赚取固定收益的,但被理财顾问一忽悠,莫名其妙地买成了保险。

保险产品没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获得保险金是不确定的,保险金只有在保障期满或保险事故发生时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还要承担一定的损失。而由于保险实质上就不是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是肯定不会认账的。

小贴士:银行里面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保险,保障功能极其微弱,就算是作为保险来买也不是特别划算。所以,投资者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产品说明书以及认购合同。

模糊自发与代销

银行自己设计和推出的产品,由于其风控能力强、管理正规,一般具有保障性。但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并不都是自己发行的,银行也有业绩需求,除了自营还有代销,这一点大小银行都一样。

很多银行理财顾问在推销理财产品时,总是不停地跟你宣传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多么多么高,强调银行的信誉背书。但是他往往不会主动告诉你产品是银行自营还是代销的,避开了风险因素。

对于代销产品,银行只拿业绩提成,对产品盈亏多不负责任。因此,很多“飞单”案件都来自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

小贴士:凡是银行理财产品,必有一个防伪编码,放在产品的说明书、或者是合同里。格式都是统一的:14位编码,大写的C开头,后面跟着13个数字。只要在中国理财网搜索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如果合同里没有这个编码,或者查不到,肯定就不是银行理财。

混淆产品投向

根据产品投资方向,可分成货币市场类产品(投资于同业拆借、短期证券市场、债券衍生市场)、资本市场类产品(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产业投资类产品(投资于信贷资产类、股权投资类)。

其风险排序基本与其投资的标的市场风险排序相近,单款产品的风险与投资的具体标的风险相关。其中比较常见发行的细类产品有QDII(代客投资境外股票、债券)、银信合作产品(银行与信托合作)。

理财产品类型和结构的不同意味着产品的风险性不同,有些理财顾问不会跟你讲清楚是投向债券、基金、信托、还是保险等,如果投向债券的话,是投向了国债、金融债、公司债还是企业债等。

市场利率大幅下降,股市跌宕起伏,2015年以来很多金融领域都陷入资产配置荒,银行也不例外。一些城商行运营及管理能力不佳,理财利润逐渐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获取高收益呢?那就是将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

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了债券市场,一些银行会将资产委托给其他金融机构打理,如券商、信托、基金公司等,而这些机构的投资策略会更加激进,委外资金加杠杆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旦出现像熔断或者流动性问题,风险自然还是会传递到投资者。

小贴士:投资者要了解产品风险关键是要搞清楚产品的投向。此外,有些投资者一味对某款理财产品加大投资,甚至是单一投资,这是很大的投资误区。事实上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降低风险的方式就是做好多元化的分散投资。

火眼建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将资金按一定比例在多种理财产品上进行分散。即使在分散后的单一品种之下,也要根据投资金额进行项目上的分配,这样就可以把亏损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查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