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块钱通过理财,真的能钱生钱吗?
无论收入高还是低,都要知道怎么让钱自己生钱。购买一份长期理财产品,只要忍得住寂寞,放长线,就可能有细水长流的收入。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为什么要坚持长期投资?理财?貌似很多人并不了解其间奥秘。
我深感有责任跟大家分享,关于理财那些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及背后逻辑。
接下来,我们将从为什么要坚持长期投资?理财产品如何运作?理财的收益来自哪里?理财,究竟如何赚钱?理财,有哪些风险?怎么做好大类资产配置?这六个方面来分享我的投资经验。
近期,股市持续波动,很多人惊呼,是不是牛市来了?也有人预测接下来一定会发生阶段性调整。是牛还是熊?是涨还是跌?市场冷热交替,亘古不变,而坚持长期投资则是坐看云起的唯一路径。
巴菲特曾说过,资本市场是财富再分配的系统,它将金钱从没有耐心的人转移到富有耐心的人。所以,今天首先来分享下为什么要坚持长期投资?
很多投资者都有购买基金的经历,但在面临上千种基金产品时,大都会产生四顾茫然,不知所措之感。 尤其要从比股票数量还要多的股票基金中,挑选出心仪的「TA」,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没有直接明了、简单又粗暴的方法?答案是有。看基金近期的投资业绩,哪一只基金近一年、近半年、近一个月的收益率高,市场排名靠前,就选谁。这也是大多数投资小白采取的办法。
有效吗?能赚到钱吗?这里需要先打个问号。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些「短跑冠军基金」的特征。
一只基金如果能在 1 年等较短的时间内,在上千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 1,一般会具有投资「极致集中」的特征。
如持仓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某类风格上。这样极致的策略会导致基金产品的业绩很不稳定,不是非常靠前,就是非常落后。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买这类基金的持有体验较差。
部分基金经理之所以选择这样投资策略也是有原因的。一般来说,基金产品只有业绩做出来才便于营销,从而扩大管理规模,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或在公司的地位。至于产品业绩,即使今年赌错了,可以明年再来,只要有一年赌对就行。
为了客观说明问题,我们测试了「短跑冠军基金」策略是否有效。
假设从 2010 年开始,我们用 100 元钱,每年年初都投资于上一年度收益率前三名的基金,并持有一年,以此循环。在 2010 年到 2023 年这 10 年间,「短跑冠军基金」投资策略的累计收益是 4 元,大幅跑输市场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即 100 元。由此可见,「短跑冠军基金」投资策略是行不通的。
在基金产品中,一年翻倍者常有,但是三年翻倍者鲜有。
对于理想的基金产品,其持仓中应该既有盛开的花朵,也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投资经理既有研究的深度,也有投资的广度。而持有者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回到问题,为什么短期投资业绩不靠谱?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投资中「不可能三角」。「三角」,即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不可能三角」则指的是投资者三者难以同时满足。
分解开来,收益指投资一项资产或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以用绝对收益或相对收益来衡量。风险指本金损失或违约的概率,这意味着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回撤、波动率等指标衡量。流动性则衡量资产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变现的能力,其中合理价格指的是能够反映资产市场价值的价格。
通俗一点来讲,收益就是你赚到的钱,风险即你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则是随时变现的难易程度。因此,如果要享受较低风险条件下的较高收益,需要以时间换空间;如果要在短期内实现较高收益,往往意味着收益兑现概率的降低、本金损失概率的提升;如果既要满足流动性、又要实现低风险目标,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选择牺牲一部分收益。
举个例子简单来说,你很难在大概率情况下实现一夜暴富。因为这意味着要同时满足低风险(「大概率」)、高流动性(「一夜」)和高收益(「暴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短跑冠军基金(兼具收益高、风险低、流动性好)」投资策略为何不靠谱。
总而言之,鱼跟熊掌不可兼得。具体到投资,对于需要持有现金应付临时支付需求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开放式现金管理产品,可以兼顾高流动性和低风险的特征。对于风险偏好较低、又想获取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就需要牺牲一定的流动性,可以选择固定收益产品,与时间为伴。进一步地,在符合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固收 +」类产品;对于高风险偏好的客户,则更要坚持长期投资,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来打理。
还是用数据说话。从期限上看,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为 185 天,虽然较 2015 年 12 月末的数据(113 天)有所增加,但仍远小于 1 年。
中国市场并不缺钱,缺少的是长期资金。投资者不论是持有产品还是直接购买资产,短期投资往往是建立在追涨杀跌的行为基础上,这种人为的择时行为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更导致了低卖高买的损失。
作为一名投资者,自然是希望收益高、风险低、流动性好,但是前面提到的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告诉我们这三者不能兼得。利率水平很可能长期在低点,过去的绝对收益水平将很难达到。当前环境下最确定的事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想获取更高的回报,我们可以选择承受一定的短期波动来获取更好的长期回报。
先分享下支持我们「长期投资是通往未来答案「的四个支点,接下来再一一分解。
不论是购买理财产品,还是直接持有不同类别的资产,长期投资都是通往未来的答案。首先,长期投资可以增加胜率;其次,长期投资不一定风险更大;再次,长期投资者的投资范围更广;最后,长期投资成本更低。
先来看看为什么长期投资相较于短期博弈更容易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呢?这就要从投资收益的来源去解释了。长期投资的收益来自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是一个未来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而短期博弈的收益来自相对于市场其他投资者的信息优势或判断优势,这个事件的成功概率相对较低。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股价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决定减仓,那么需要保证后续买入的点位低于减仓时的点位,这个决策才有意义。
而在短时间内做对两次择时的难度非常大,更不适合非专业人士。对于有明显均值回归特性的策略和资产,如果在业绩不佳时频频止损,转投业绩好的策略或资产,其长期积累业绩还不如长期持有。
因此,持有资产的时间越久,投资的胜率越高。相反,持有资产的时间越短,结果越接近抛硬币,投资变成了赌博,自然无法获取稳稳的幸福。
长期投资不一定风险更大。预测资产价格的难度很大,但隐藏着很多天然的规律。金融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均值回归,这个概念讲的是单只股票价格无论高于或低于价值中枢(或均值),都会以很高的概率向价值中枢回归的趋势。
均值回归法则被称为交易中永恒的真理、价格波动的永恒法则。巴菲特说,「我对股票的长期预测更有信心」。其实不仅是股票,对多数资产类别的长期回报预测比短期回报预测都更容易。因为资产类别有明显的均值回归特性,资产的期限越长,资产收益率预测区间就越窄,这就使得资产类别的长期风险低于短期风险。
长期投资者赚取的是蛋糕做大的钱,是双赢的游戏;而短期投资者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赚钱,参与的是较难持续获胜的零和游戏。
长期投资者的投资范围更广。各类资产类别的短期价格往往受到市场情绪影响发生错位,价格大幅偏离价值。仅看短期价格,这些资产可能会继续下跌,但长期看价格会回归长期价值,只是时间点不确定。
长期投资者还可获取短期投资者不愿意承担的风险溢价。购买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以间接投资流动性差的资产、非上市资产,获取非流动性溢价。
当然理财产品投资非流动性资产还有两个实际考虑,一是组合短期的波动性会下降,市场下跌时看起来不会跌很多;二是组合没有流动性,当其他投资者因为恐慌而卖出时,这类非流动资产被动地避免了低点斩仓。
长期投资成本更低。长期理财产品持有资产标的的时间长,换手率低,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组合收益。理财产品的长期投资策略还有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期价值创造。
首先,市场动荡、脆弱的时候,长期投资者是最有可能逆势加仓的力量,既可以通过纪律性的再平衡操作,也可以做出动态资产配置的调整、主动加仓,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被投机者操控。
其次,长期投资者更在乎投资标的创造的长期价值,股东回报是他们关注的重要指标。通过股东投票他们可以更好也更有效地监督企业、改善治理,促使企业不过多关注短期盈利是否超越预期,而去做长期有益的事情。
第三,对于社会而言,由于基础设施、风险投资的短期收益不确定,只有长期投资者愿意投资,因此长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可间接使得社会长期受益。
一旦我们把视角放的更长,就会发现均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而我们需要做的则是长期投资,在乐观中谨慎,在悲观中保持希望。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但是知易行难,魔鬼总在细节里,落实到具体的投资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会对投资结果造成巨大影响,这也是专业投资机构创造价值的地方。
最后让我们再重述一遍巴菲特的名言,「资本市场是财富再分配的系统,它将金钱从没有耐心的人转移到富有耐心的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