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也“私募”?风险等级竟然是 银行理财是基金吗还是理财
听说过基金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但银行理财,也分公募和私募了?
事实上,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统计,近两年里银行私募理财发行量已超过1.4万只,今年以来已发行了近6000款私募理财产品。
吸引投资者关注的是,私募银行理财究竟是什么?和私募基金相比有何区别?更为好奇的是,购买私募银行理财会不会血本无归?
“严苛”的准入条件
“知道‘私募’,知道‘银行理财’,但不知道‘银行私募理财’。”这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的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于银行公募理财,私募产品面向群体较窄,对投资者有资产要求,且产品的购买门槛也都比较高,因此只有少量客户符合购买条件。这也决定了此类产品“知名度”不高。
不仅如此,这样“严苛”的条件,在近两年还有所加强。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即“理财新规”),与此前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衔接,共同构成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其中,理财新规对银行私募理财的要求所有提高。
“理财新规提高了私募理财准入门槛,使得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相匹配。”普益标准研究员郭全毓表示,原有规定下各产品的投资起点是由发售银行自行决定,而在新规下,投资起点因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其中权益类、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类的门槛最高,投资于单只该类产品的金额需不低于100万人民币。
不仅如此,理财新规对私募理财产品的发行对象也做了限制,增加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经历和资金实力的要求,使得投资者在自身的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产品,更好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再者,理财新规还要求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于无金融牌照机构所发行的产品。郭全毓表示,该规定最核心的影响在于,理财产品不能直接或间接的投资于私募基金产品,因为私募基金不能被认为为持牌金融机构,这也侧面降低了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
另外,理财新规在私募理财产品的投向上还增加了集中度和杠杆率的限制。例如单一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有流通股的30%,非标债权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的最近一次开放日,且单一非标债权余额不超过银行净资本的10%,同时单只私募理财产品的杠杆率不超过200%。
在业内专家看来,理财新规对私募理财客户群体进行了更严格的筛选,同时对产品的投向和运作有所要求,使产品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加适配。
中低风险产品占多数
在不少人眼里,“私募”似乎和高风险划上了等号。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从普益标准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在理财新规后所发行的1.4万余只私募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仍是核心种类,占比83%,是各类银行的主力产品。混合类产品虽然位居第二,但发行量占比仅为15%,其中股份制银行所发行的混合类产品占比60%。权益类产品发行量排名第三,仅占比2%,且有60%的产品由国有银行发行。可见,尽管是私募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但仍以债权投资为主要策略。
就私募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来看,二级(中低)风险的产品数量最多,占比70.4%;一级(低)风险的产品数量排名第二,但仅占17.2%。整体来看,私募理财以较低风险产品为主。对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平均而言投资四级(中高)风险的产品门槛最低,个人投资起点均值为107万元,机构投资起点均值为100万元。另外,对于四级以下的产品来说,机构的投资起点整体要高于个人投资起点,而对于四级、五级的产品来说,则情况相反,这反映出机构对于私募理财的风险偏好相对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品公布的相关业绩表现来看,四级风险产品的预计业绩表现要优于五级风险产品,前者公布的收益率为6.28%,五级产品的预计收益率为5.03%。对于风险等级为一至三级的产品而言,随着风险等级的上升,所公布的预期收益表现也逐渐上升。另外,三级风险产品的投资期限最长,二级风险产品其次,四级风险产品的投资期与二级风险产品接近。
“银行理财的投资人整体来看风险偏好较低,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资产的稳健增值。当前固收类产品仍占据私募银行理财的主导地位,发行量占比超过80%,而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发行量仅占2%。”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胜斌看来,银行私募理财产品当前的投资思路仍未摆脱原来低风险的追求。
购买前需认清产品
有观点认为,随着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发力,未来银行私募理财的数量或会增加。对此,不同专家的看法有所差异。
“长远来看,私募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的增加将是必然趋势。”陆胜斌表示,随着A股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深入、净值型产品的持续市场化,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将会逐步上移,进而也能打开权益类产品的发行空间。
不过,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发力主要针对的是公募理财产品,私募理财产品原本就可以投资权益类资产,所以未来私募理财产品数量不会因此而增加,银行的私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主要取决于其私银客户数量及资产规模。
与此同时,刘银平提醒,相比公募产品,银行私募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在购买之前需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如果是已经成立的开放式老产品,可以了解其历史业绩情况。”她说。
“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私募银行理财,需要关注理财的产品类型、投资期限、风险等级等信息,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往追求保本的固定思维需要打破,这对投资的分析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胜斌表示,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理财产品的各项手续费,因为投资人的收益均是费后的,故而需要避免选取管理费、业绩提成过高的理财产品。
郭全毓也提醒,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也会随风险等级增加而上升,对于高风险产品在极端情况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因此在购买产品时应当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在自身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宜的产品。(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