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财>正文

存1万块在余额宝,1天收益不到4毛,理财理了个寂寞 一万块买理财

2023-08-05 22:50:41 互联网 未知 理财

存1万块在余额宝,1天收益不到4毛,理财理了个寂寞

说起来,余额宝应该是大多数伙伴接触的第一个理财产品。

我还记得在2013年的时候,同事们中午吃饭讨论最多的就是余额宝。受够了银行活期收益低、定期没有流动性的苦,突然来一个随时存取,收益高达6%的理财产品,大家想不疯狂都难。

很多朋友把七大姑八大姨的钱全都投入到了余额宝里。去年,余额宝用户就突破6亿,成为国民级的理财产品。

余额宝为什么突然暴跌到1.5%以下?其实不算“突然”,讲讲它的逻辑大家就能明白了:

余额宝是一种货币基金,简单地说就是把大伙儿手中的钱集中起来去投资一些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比如短期国债、银行票据、银行间同业拆借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也就是临时性地给银行提供资金。

之所以在2013年收益那么高,其实与2009年央行大放水脱不了关系。

央行大肆放水几年后,为了给市场降温,开始向回收款,并限制中小企业贷款,但许多小企业仍需要钱去扩建、追加投资,怎么办呢?

——只能大批量地找小银行贷款。一时之间,银行资金紧缺,同业拆借利率当然上升。这时余额宝应运而生,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但这几年碰上了“经济寒冬”,全球性疫情和中美贸易战打击下,企业也不敢大刀阔斧地贸然前进,融资需求相应放缓,银行不敢再去借钱给小企业;

同时经济下行,货币政策也就相应地比较宽松。银行不缺钱了,同业拆借利率变低,业务量也变小。余额宝只能购买比较稳健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这两类都是极其稳健,收益极低的品类,自然收益就变低了。

看着手机屏幕里越来越少的收益,相信大家伙儿都有点慌。

但更慌的在后面。

1.不止余额宝,它们都在跌

其实,亮起红灯的理财产品不止余额宝一个。

一贯被认作稳健高收益的信托产品连续五个月出现下跌,更可怕的是,大量信托产品已经出现违约,血本无归。

据不完全统计,信托业内违约项目高达38个,而全国拥有牌照的公司也只有68个,暴雷范围过半。

单单是四川信托,资金窟窿就达到了200多亿,8000多个投资人拿不回本金,真是欲哭无泪。

要知道信托的投资起点是100万啊,意味着这些人至少一两百万打了水漂。

你可能觉得,余额宝跌了、信托亏了还不算可怕,毕竟都是社会理财产品,大家都有亏损的预期。

更让人惊慌的是,咱们普遍认为最“保守”的银行理财,也出现了亏损:

据统计,约有20余个产品被曝出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其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个标明“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接连中招,连本带利都赔进去了。

银行理财一直被认为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是刚性兑付的主力,所以大家普遍觉得买银行理财,就算亏了,银行也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拿自己的钱兜底的。

甚至在2017年中央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大家也并没有调整这种预期。刚性兑付是啥意思?意思是,这部分投资亏了就是亏了,不能拿其它资金兜底。

但在当时,银行兜底变成了一种信仰。信仰有多坚定,信仰打破的时候就有多惊慌。很多人看到银行理财也能亏4%的时候真的完全不可置信。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难理解。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率下降。从去年开始,央行推行的利率并轨制,推动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逐渐统一,咱们聊过的房贷LPR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LPR从去年到现在连续下调,银行在这样的压力下只能选择降低负债成本,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必然受到波及,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监管这几年推动刚性兑付可谓不遗余力。除了各种规定的出台,同时还要求各银行建立理财子公司。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让理财板块和传统银行板块脱离。

大家不是觉得银行理财可以拿银行的钱兜底吗?现在把理财和银行的存贷业务分开,各顾各的,没人兜底,也没有能力兜底了。

所以动作已经做到了,只不过这次的亏损是真刀真枪地让大家看到改革后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闭着眼睛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稳赚?别想了

但即使这样,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不会是最后的明日黄花。

只要有人相信“稳赚高收益”,就永远会有暴雷的新闻和维权的人。

大家应该还记得曾经大面积暴雷的P2P。

前两年,我有一个客户十分执迷于P2P,放了七百多万到P2P公司里,连续5、6年拿着12%的收益。

她本身就从事财务工作,也听过我的会计课。每次聊天时,我都会认真地和她聊风险分散,资产配置,并且让她尽快赎回P2P。她虽然当时也同意,但经常说:

“是啊你说得对,但我很懒,怕麻烦,我就想把钱放到不用管的地方。”

后来的故事大家猜到了,就在她打算把钱拿回来的时候,那家P2P因为资金链断裂彻底倒了,账户里800多万最终只拿回来了200多万。

这样的故事真的太多,就连开了公众号之后,也有好几个伙伴留言咨询,是不是P2P的钱再也拿不回来了?

虽然很残酷,但我觉得确实如此,P2P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稳定和高收益加在一起一定是悖论。

现在已经不是2008-2011年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了。

3.看清危机,也要把握机遇形势这么差,那该怎么办呢?学习投资,就是唯一的答案。

闭着眼买房也能稳赚的年代结束了,但中国那么大,仍然有升值潜力大的地产;

中国的经济仍然在告诉发展,伴随一些企业的成长,股价也会上升,仍然会有投资的机会;

放水之后,货币贬值,作为抗跌资产的黄金一直在迅猛上涨,也同样会有空间。

但问题是,机会和风险并存,只不过这个风险是市场风险,需要通过学习来把握。想挣钱的人很多,真愿意沉下心来学习的人却很少。也正因为如此,能静心研究的人才有机会,不是吗?

目前适合普通中产家庭投资的品类其实很多,银行理财、基金、股票、房地产、贵金属都可以。而基金里面又有像余额宝一样的货币基金、还有稳健一些的债券基金,也有高收益高波动的股票基金,种类极其繁多,都需要慢慢学习。

今天我们就先讲讲怎么购买银行理财吧,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后面再单独的讲讲基金和股票。

我们已经知道了银行理财有风险,那么怎么挑选银行理财呢?

买理财,首先要看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

以前大家往往只看银行理财的收益,很少看风险等级。银行兜底嘛,所有的都是低风险。

现在不是了,风险等级越来越有价值。

银行理财分为5级风险,分别从PR1到PR5。

PR1,也就是一级风险的银行理财在一定意义上是保证本金不损失的,风险最低,目前收益率一般在1%-2.5%左右,跟货币基金相差不大。风险二级的产品是不保本金的,但本金亏损的概率很低,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有99%以上,收益率在3%左右,比货币基金高1个百分点。三级、四级到五级这几类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大,收益由市场情况决定,属于浮动收益。目前预期收益率一般在3%-5%之间。并且PR3的投资期限往往比较长,基本都在一年以上,所以流动性相对较低。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进行选择。

从哪儿看等级呢?在银行的APP里面就有。

银行理财的投资比较简单,基本看看风险等级、看看期限就可以了,比较适合想省心,又追求稳健收益的伙伴。但确实收益非常稳健,没有惊喜可言。

看到这里,可能伙伴们还是想要一个答案——

闲钱到底放哪儿才能相对来说更划算、更安全?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资产组合投资的方式——

532原则

就是50%的资金放到低风险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或者银行理财,这部分作为底层资产;30%放到比如偏债券类的混合基金和指数基金;20%放到较高风险纯粹的股票型基金。当然如果你是比较偏好风险的,也可把5%-10%放到股票里。

当然,532只是个大概比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调整。

对于咱们大多数小伙伴来说,有个更简单易行的操作手法:

1、把3月以内不用的资金都用来购买货币基金;2、一年不用的资金可以配置PR3级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或者偏债类混合基金;3、更长期的钱可以尝试投资指数基金或股票基金。 注意,这里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比例,要根据你的风险偏好而定。4、如果你的收入稳定增长,短期花费不多,这笔钱2年左右不需要使用,你可以将30%左右的资金用于股票型基金或者偏股类的混合基金。因为股票市场存在较大波动,以目前股票市场的情况来看并非处于高点,值得投资,但仍可能会有起伏。如果股市短期下跌时你恰恰需要用这笔钱,不得不割肉离场,把浮亏变成真实亏损,就是非常痛心疾首的事情了。

债券基金目前也同样处于相对利好的阶段。至于如何判断市场走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涨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为你分享。

时代变了,all in某个投资品类就置之不理已经不现实,只有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接受更丰富的投资方式和灵活的投资逻辑,主动地去拥抱风险,才能获得稳稳的幸福。

如果伙伴们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我们下次再讲讲基金,或者大家也可以在留言板写出自己关注的领域,我们慢慢安排。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