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严监管继续:通道和地产业务“最难”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时至年底,信托行业 “两压一降”工作考核节点再度降临。
“两压一降”即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早在2018年监管方面就开启了对信托公司贷款比例的检查和窗口指导。2023年底,监管层人士在相关场合曾表示,融资类信托规模过大、占比过高,下一步将加强融资类信托规模和比例的监管控制。随后,“两压一降”说法正式出台,并在这两年被贯彻执行,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部分信托公司执行并不到位。
可资佐证的是,今年2月7日召开的2023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明确提出2023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其中,监管要求金融同业通道业务要清零。此外,监管人士在此次会议上还通报2023年信托公司压降任务完成情况,现场点名批评近20家信托公司。
不过,即便监管加大了对完不成压降指标公司的处罚力度,比如给予监管评级降级处罚。但是,从《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采访的情况来看,压降完成度不容乐观,尤其是通道类业务。
“降级之剑”
时光回溯至两年前,2023年底,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信托业年会上指出,个别信托公司通过层层嵌套隐瞒资金真实投向,大量开展高风险的非标融资业务,虽然公司和高管获得了短期的利益,却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利益。
2023年3月份,各地银保监局向辖区内信托公司传达2023年信托监管要求,其中便包括:持续压缩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据了解,2023年监管为信托公司制定的压降任务是:全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在2023年末基础上继续压降2万亿元通道类信托。
从近两年的监管动作来看,大有“完不成指标誓不收工”之势。今年3月初的系列公开报道显示,仍有多家信托公司收到地方局下发的2023年度“两压一降”具体指标,要求2023年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融资类业务应在2023年底的规模上再压降20%;金融同业通道压降到0,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南方某省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近期监管方面正在召集信托公司召开“两压一降”方面的会议。该省另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了上述信息,并证实“两压一降”工作会议将以线上形式召开。
华北某省信托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监管对今年的‘两压一降’继续提出要求,要求年末必须达标。”而就监管的具体形式,该高管表示“窗口指导,口头传达”。
亦有另一家北方某信托公司管理层人士表示,对此也有所耳闻,可能会在本周五(11月5日)或下周初召开。据了解,该地区地方银保监管局曾在今年9月底召集下辖所有信托公司召开过一次“两压一降”工作会议。
不过,华南地区多家信托公司管理层人士均表示,没收到相关信息,“应该看各地监管局的落实情况,我们这边已经没有多少规模了。”
有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暂时没有接到监管通知,不过,指标完成不好的公司有可能会被找去开会。”
“一直按照监管要求执行”“会定期给监管汇报数据”“在全力压降”,多家信托公司反馈了对监管 “两压一降”工作的高度重视。
上述华北某省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大部分都能完成,完不成的会严厉处罚,比如降级。”
据了解,监管部门下发了最新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评分操作表”,对多项评价要素进行了调整。其中,新增最高可扣4分的扣分项均在“监管政策落实情况”的子项中,与“两压一降”密不可分,包括:风险排查结果不真实或排查出的风险项目未及时纳入台账管理;监管年度内新发生金融同业通道业务;未完成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压降计划,或虚假“压降”金融同业通道业务;未完成融资类信托业务压降计划,或虚假“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
通道归零难
那么,今年信托行业“两压一降”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呢?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4.13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92%;融资类信托占比降至20.02%,同比降低10.27个百分点。中国信登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行业新增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为543.66亿元,在当时创下近一年以来的新低。10月新增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和占比均显著下降。业务规模由9月的600.55亿元下降至375.43亿元,降幅达37.49%。
上述北方地区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其所在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压降了200多亿元,压力不大,应该能够顺利完成;通道类业务压缩方面,也在积极跟银行沟通,存在一定难度,但大概率可以解决。
某民营系信托公司方面人士则向记者透露,除了通道类业务归零没有做到之外,其他的压降任务所在的信托公司均已完成。
多位业内人士均提到,“两压一降”工作的难点主要在通道业务方面。
“压降融资类还算好完成,压降地产和通道压力大一些,尤其是通道类业务,监管要求‘年底余额为零’,很多企业流动性都枯竭了,根本无法提前还款。” 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员直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道类业务一方面业务存量规模比较大,压降任务艰巨,另外一方面,一般存续期在两到三年,合同还没有履约完成,主动性不在信托公司这边,很难提前强制清算项目,需要靠时间来解决。
据上述华北某省信托公司高管介绍,监管要求压降的金融同业通道主要指银行自有资金和理财资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金融同业通道业务规模是4.22万亿元。
而在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降低风险规模这方面,据上述华北信托高管介绍,目前还比较有难度,监管方面没有硬性要求。
灰色操作犹存
值得关注的是,“两压一降”工作中,除了通道类业务压降工作较为艰难之外,融资类业务的压降成效或也因“伪投资”项目的逐渐盛行而打折扣。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地方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辖内信托公司做好2023年“两项业务”压降及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主要针对部分信托公司将融资类信托包装成投资类产品绕道监管、资金流向悖于政策导向的情况,并列出6类不是投资类项目的内容包括:债权投资;应收账款投资;各类资产收(受)益权投资;附加回购、收益补偿、流动性支持等担保安排或条件严苛对赌协议的股权(含收益权)投资;对单个信托项目定向发行的私募债投资;期限较短、限制跳息次数(疑为“不限制跳息次数”)或通过跳升利率过高等条件的永续债投资等。
但高压之下,“伪投资”项目依然盛行。今年6月份,某代销多家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第三方财富平台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在三方市场上销售的政信类产品(不包括直销产品)大概有40只左右,其中约40%被包装成投资单个融资主体所发行债券的投资类产品。
记者梳理目前某三方财富平台上在售的20只政信类信托产品发现,其中仅两只是以投放信托贷款形式发行的,其余18只则被包装成股权收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永续债投资、专项债权投资、单一债券投资等多种形式。
此前,联合资信研报分析称,为了规避监管,部分信托公司企图通过将融资类信托包装成投资类业务以满足比例要求,这种操作一方面通过“伪投资”扩大了信托规模(做大分母),另一方面本质上做了融资业务却未占用融资业务比例(减小分子)。同时,“伪投资”包装下的部分项目资金流向悖于政策导向。
不过,就目前市场上大量传统政信、地产类信托产品被包装成投资类信托现象,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员称“(监管)怎么也得给个出口啊。”
而在风险资产压降方面,尽管今年以来行业明显有加快风险资产处置速度的趋势,但在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下,信托行业风险正在加速暴露。
据21财经报道,益信托网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违约从2023年年末再度开始大幅增加,2023年1月至10月,房地产信托共发生66起违约事件,违约规模约489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的数据。
“这块应该也是压力比较大的部分,经济形式不好,不新增风险就很厉害了。”就目前信托行业风险资产处置压降情况,某信托从业人员直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