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六大认识误区!听一位“先行者”讲述真实的内地家族信托 信托相关
原创 吴林璞 天下银保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是中国企业家的心病,却成为了刘瑞鹏利用信托制度优势力图攻克的难题。刘瑞鹏认为,家族信托绝不是简单的投资工具,她是家族财富管理“皇冠上的明珠”,资产隔离保护与传承是她的灵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自内地第一支家族信托发布已过去八年时间。当前,伴随中国家庭财富的迅速增加,中国创一代集中步入退休阶段,如何实现企业传承和家族财富的传承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
那么,家族信托是否有望从“新蓝海”迎来“全盛时代”?
中信信托陕西财富中心总经理刘瑞鹏在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以一位境内家族信托先行者的视角,讲述了境内家族信托的发展之道。
早在十年前见面必谈投资的创富年代,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刘瑞鹏却把目光聚焦在超高净值家族的财富传承上。“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是中国企业家的心病,却成为了刘瑞鹏利用信托制度优势力图攻克的难题。
时至今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家族信托的理念开始更加深入人心。十年前还是新鲜事物的“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已成为超高净值家族的标配。
“对于家族信托这样建立在几十年甚至更长期的服务来说,签约的那一刻才是服务的开始。家族信托绝不是简单的投资工具,她是家族财富管理‘皇冠上的明珠’,资产隔离保护与传承是她的灵魂。”在刘瑞鹏看来,伴随着信托制度的普及和发展,境内家族信托的春天正在悄悄地来临。
隔离保护为第一要义
外部因素上看,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慢慢过渡到相对平稳增长的发展模式中。有分析认为,这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新时期,即呈现出越来越强调稳健而不再是单一高速增长的特点。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现在无论是投资还是其所对应的金融产品,收益率都在伴随着资金面的变化面临一定的下滑压力。
关于展业的初心,刘瑞鹏告诉记者,对于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来说,家族信托规模低、营收能力比投行业务弱,往往不被公司所重视。难得可见有几家信托公司大力发展家族信托业务,但往往也只把其作为长期低资金来源的一个特殊的理财产品,甚至还出现1年期、3年期的“家族信托”。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致命的误区,偏离了家族信托最基本的发展理念和逻辑。
“把家族信托做成专户理财工具,是一些信托公司早期追求规模效应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然而,刘瑞鹏强调,家族信托绝不能仅仅止步于做简单的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的首要目标还是家族财富的隔离保护,不能戴着家族信托的“帽子”,干的还是卖产品或者专户投资的事情,尽管这样可以把规模做得很大,但其实已偏离家族信托的核心,即资产的隔离保护。
根据招商银行-贝恩公司《202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过去两年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高净值人群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认识加深, 避险情绪加强,“保证财富安全”和“财富传承”持续占据最重要的两个财富目标。在招商银行随后发布的《2023中国家族信托报告》中同样可以看出,22.4%的高净值人群对安全感更加关注,设立家族信托的目的是资产隔离。
“信托是一项伟大的财产管理制度。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制度优势的核心。换位思考,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超高净值家族真正需要的是安全,而信托恰恰是解决安全需求的最佳工具。”因此,刘瑞鹏表示,家族信托的第一要义就是给家族财产带来合理合法的保护,从而做到基业长青,起到家族财富“压舱石”的作用。
刘瑞鹏总结概括了现阶段可能存在的对家族信托的多个误解:
一是家族信托与理财产品混为一谈;
二是家族信托是富豪们的专属工具;
三是有了完善的遗嘱或保险,根本不需要家族信托;
四是国内法律不够完善、设离岸信托更有保障;
五是现在万事安好和谐,完全没必要设立家族信托;
六是一旦设立家族信托,财富就将失去控制。
发展绝非一蹴而就
“对于家族信托这样建立在几十年甚至更长期的服务来说,签约的那一刻才是服务的开始。”刘瑞鹏笑言,同业的情况还不了解,我们设立的家族信托中很多都是永续的。
刘瑞鹏特别提到,西北地区财富人群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但是也能看到,在企业经营得很好的同时,这部分财富人群的金融意识或者说是家族财富传承意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种情况也对财富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瑞鹏进一步指出,以中信信托为例,即使作为头部信托公司,其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轨迹也绝非一蹴而就,包括人才储备、新产品设计、法律结构的搭建在内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他也对记者分享了与家族信托客户沟通过程的一些感受。
“对于家族信托客户的一些需求,一开始就要谈透。”刘瑞鹏指出,与客户沟通交流也是一个接受考验、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因为有认知成本、熟悉成本,家族信托业务中对人的考验是特别重要的。
事实上,从周期上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过去十余年的进程已使投资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历练。刘瑞鹏表示,客户特别是高净值客户在经历了一些来自市场的考验之后,也越来越意识到提前规避不必要风险的重要性。“不得不说,这对于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那么,家族信托是否有可能实现从“新蓝海”到“井喷”的蜕变呢?
“家族信托完全存在井喷的可能。”刘瑞鹏告诉记者,伴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迅速增加,中国创一代集中步入退休阶段,如何实现企业传承和家族财富的传承是其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信托制度下合理的安排不仅可以避免子女挥霍、家庭成员产生纠纷等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相关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而法律基础上,早在2001年10月1日国内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在信托法律关系的基本规则上已经与国际接轨,为家族信托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与此同时,银保监会37号文(《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在监管规章上首次明确家族信托定义,为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保驾护航。
“另外,伴随着民法典的正式颁布,以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及其细则、《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发布,与家族信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础法律框架已非常健全。”刘瑞鹏补充道。
对于行业内家族信托的发展趋势,刘瑞鹏对记者分析道,家族信托存续期限较长,这往往更会凸显头部信托的老店效应。整体来看,品牌、专业实力、产品架构是客户眼中排名靠前的几个因素。
“慈善信托+家族信托”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核心要义资产隔离保护之外,家族信托与家族慈善的结合亦受到关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财富管理业务中,家族慈善原属于周边业务,即增值服务。但事实上,它与家族声誉、家族治理息息相关,是家族社会资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财富是为人服务的,不仅仅为财富拥有者个人,还包括家庭、社会等外围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抗击疫情,在专项慈善信托之外,业内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成立防控疫情主题相关慈善信托,助力慈善信托迎来一波小高潮。
那么,慈善信托未来是否有望实现批量化发展呢?
对此,刘瑞鹏也对记者谈了自己的理解,相比短期内进行大规模发展,慈善信托其实更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多站在客户而不是信托公司自身角度,才能更贴近本心。
“我们发现,对于高净值家族来说,家族慈善是家族财富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慈善信托这个工具应该在超高净值家族财富管理的框架下得到更大的发展。”刘瑞鹏表示。
“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些老一辈的企业家身上具有的社会担当,这与其说是响应国家号召,不如说这种社会责任感是油然而生的。”他感慨道,做慈善需要的还是自发性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信托公司往往在具有高净值客户优势的基础上,向公益慈善领域延伸,甚至通过开创一些新模式,推动相关业务协同并进。
“慈善信托与家族财富传承的结合有很多模式。”据刘瑞鹏介绍,目前国内的创新实践主要包括:
一是将整个家族的财富(家族企业股权、现金等资产)装入慈善信托项下,作为家族财富所有权架构的顶层设计,如鲁冠球的三农扶志基金;
二是家族信托的架构中进行慈善的安排,比如孟非的慈善先行信托等,实现了家族财富传承与家族慈善的兼顾;
三是通过家族基金会+慈善信托的结合,搭建更具灵活的、充分体现家族自主意志的、永续的家族慈善平台,比如何享健的顺德公益慈善信托等。
慈善信托作为一种公益慈善的创新手段,未来发展存在着较大的想象空间。信托公司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要么将其整合成为高净值家族财富管理的一个服务类别,要么单独作为一项普惠的公益信托模式激活更为广泛人群的公益力量,要么仅发挥自身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优势将投资管理做强。“唯有创新,才能让慈善信托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刘瑞鹏如是说。
记者 | 吴林璞
原标题:《远离六大认识误区!听一位“先行者”讲述真实的内地家族信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