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产品频繁暴雷,新监管逻辑下何去何从? 信托产品有暴雷的吗现在

2023-07-24 11:50:51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信托产品频繁暴雷,新监管逻辑下何去何从?

简单来说,过往当非标理财或信托产品出现违约,金融机构一般会采取刚性兑付的方式进行缓解。2018年之后,机构必须要做投后资产的相关处理操作,出现问题无法兑付的信托资产也不允许重新包装成一个新的产品,即不可借新还旧。

对于行业而言,必然要在发展及规范的道路上经历阵痛,而后才能更加良性地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要接受更低的无风险收益率,如果想维持过去的高收益,只能以承担风险为代价。

非标地产信托势必成为行业重灾区

先科普一下,目前的信托理财分为两大类:

一类非标准化产品,即融资借贷类的信托。像影子银行一样,借钱给企业,企业拿抵押物或其他担保做还款保证。这是信托的主流业务,又分成四小类:工商企业类、政信类、房地产类、主动管理类。

另一大类是标准化产品,比如信托理财资金去投私募基金、投一些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资管新规要求压缩非标类的规模,推广标准化的产品,所以信托的标准化产品逐步增多。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房地产信托为什么会成为“雷王”?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房地产业务收缩已是趋势。

近期,多个城市出现烂尾楼现象,全国超过103个业主集体“强制停贷”。钱花了,房子没了,交房遥遥无期,贷款月月催命,烂尾楼的房主只能选择停贷。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对于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政策导向。

给房地产企业去杠杆是国家的意愿,国家设置了三条红线:负债率不能大于70%、净负债率不能超过100%、现金短债比不小于1.0倍,踩了红线的房企很可能会被淘汰。这直接导致了当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变化时,地产信托成行业违约重灾区,以往与房企合作密切的信托机构日子更是难捱。这其中就包括“信托一哥”中信信托,以及央企背景的“信托黑马”五矿信托。

其实,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反复强调,在未来,尤其是非标地产信托,势必会成为行业的重灾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非常低迷,房地产业务收缩已是趋势。

在《投资白皮书》里,我们曾做过一个判断,今年全年中国房地产的总销售额将会下降超过10%。而事实显示实际情况比我们预判的更加恶劣,目前全国房地产(含一线城市)的总销售同比去年大约下降了28%,三四线城市下降的幅度相对更大。

信托行业处于加速深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中信信托踩雷57亿的地产项目,它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中信信托披露,“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募集资金的最终用途是支持深圳龙岗深港国际中心综合体项目项下地块10二期公寓项目、地块1一期商办项目的开发建设。该项目的信托计划于2023年7月17日成立,募集规模为87亿元,目前存续规模59.94亿元,信托期限不超过36个月,分为ABCDE类产品。

一线城市、地标项目、有抵押、有质押还有地产巨头世茂控股做担保,这项目看上去够“安全”了吧?

截至2023年年底,上述信托计划的A类和B类约25亿元的产品兑付都还算顺利,但最新于2月17日到期的C类,目前仍剩余13.8亿元,加上利息约14亿元未兑付。另外还有合计47亿元在今年4月-8月陆续到期。目前来看,上述信托计划的涉事房企世茂集团约60亿元选择展期。

钱能要回来吗?

如果这笔信托计划不能如期兑付,除了让外界质疑中信信托的风控能力外,对其后续信托项目的开展也有一定的阻力。未来钱是否要的回来,需要非常长时间,甚至全额要回基本不太可能。

那么世贸情况如何?可以承担这笔债务吗?似乎也并不太可能。

作为“三道红线”下的绿档房企,曾经的“优等生”世茂已经走到了“卖资产偿债”的地步,简而言之都是并购扩张惹的祸。

世茂集团去年的中报显示,公司有息负债达1645亿,其中短债400多亿,预计大部分都需要展期。据说,2023年12月以来,世茂已经出售了各种资产,筹集了大约90亿元现金用于偿还债务。雪上加霜的是,穆迪之前调低了世茂集团公司家族评级,从B2调至Caa1,并将对世茂的展望从列入观察名单改为负面,理由是流动性风险加剧。所以世贸未来的偿还难度还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信托属于非标准化的产品,非标转标是大势所趋。尽管房地产目前看起来稍有好转,但这种迹象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