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信托报表风险观察窗口:寻迹刚性兑付的秘密 信托赔偿准备金提取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2023-08-27 04:23:57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信托报表风险观察窗口:寻迹刚性兑付的秘密

编者按

行至转弯路口,管理14万亿资产的信托业,一年一度的财务报表无疑是全方位了解各公司生态的重要窗口。

事实上,除了资产规模、营收、净利润等常规数据,仍有诸多细化指标,耐人寻味的地方触目皆是,不乏暗藏各种行业秘密和情绪:依赖于银行体系生存的无奈,刚性兑付带来的兜底压力、不同公司基于历史或现实原因选择的个体化展业路径,其中都可略见端倪。

关于年报的精细解读系列,21信托研究院此前已推出多年,今年的专题我们将分为上下两篇,上周我们以目前已经出炉的67份年报为起点,洞悉“异动指标”背后的业态逻辑。本周我们还将继续管窥年报中深度隐匿的几项重要信号,以期用理性的观测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抛砖引玉。

导读

即使在项目风险频频传出的多事之秋,所有公司也都明确表示“虽已计提赔偿准备金但并未动用”,而未使用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多数“存放于经营稳健、具有一定实力的境内中资商业银行”或“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证券。”

本报记者 冀欣 北京报道

行至风口浪尖,风险事件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似乎在所难免。

但尽管耳闻诸多,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67份信托公司年报来看,关于具体的风险情况几乎都无从提及,但事实上,这早已不是一个能够回避的问题。而风险处置能力,恰恰是如今最能体现机构经营水平的重要考察项之一。

业内人士透露,观察信托公司的所谓兜底与风险问题,从财务报表中主要应关注四个重点,一是自营资金与信托资产的相互交易,二是自营资产的不良率,三是重大诉讼情况,四是信托公司的赔偿准备金计提。

“兜底”隐匿财技

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与信托财产的交易在实践中并不鲜见,以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来谋求保值增值本无可厚非,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部分所谓“刚性兑付”运作留下的痕迹也可能在此隐匿。

当然,即使万不得已需要自掏腰包“兜底”,这笔“支出”或者说“过渡资金”在财务账面上也会处理得非常隐蔽,想仅从表面看出端倪实属不易。

但基于信托“刚性兑付”的主要路径,一是信托自营资金为企业发放贷款后偿还信托资金,二是自营资金直接认购信托受益权,因此,将“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部分作为一个观察窗口,则略可管窥局域。

信托公司财务报表中,“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项下,多数会对“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相互交易”情况作出披露。

一般而言,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投资公司自己管理的信托项目受益权,或购买自己管理信托项目的信托资产,都应纳入这一统计范畴。

在目前已披露的67家信托年报中,当期这部分新增交易规模较大的包括上海信托、山东信托、华宝信托等,而外贸信托、华能信托、金谷信托等则未发生交易。

另有部分公司这一部分的数据从无到有,例如渤海信托,年初“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相互交易”余额为0,2014年则增加了9000万元;还有国元信托,年初同样为0,2014年新增1.54亿元。

相比此前仍有个别公司对固有与信托财产之间的详细交易情况做出披露,今年则所有公司均选择了“三缄其口”。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研究“刚性兑付”的财务报表体现时,可以选择上述观察窗口,但必须明确“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相互交易”绝不等同于“兜底”数据,其余额及增量多寡都不能用来作为某家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解决兑付危机的依据,因为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至少还有两类情况会反映在这类数据中。

一是信托公司初期未能募得足够资金,自掏腰包购买部分受益权,随后逐步转给客户;二是在固有资金中配置信托受益权以提高投资收益。

另外,即使信托公司动用自有资金所谓“兜底”风险项目,也并不意味着会形成绝对损失。刚性兑付,从历史来看,是信托公司为维护市场声誉和规避监管的不利后果而在信托计划发生兑付风险时采取的一种特殊处理的权宜之计,在行业发展初期也确实为警戒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此举都是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以便争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