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信托>正文

三分类落地,信托新时代来临,你做好准备了么? 期货信托公司有哪些业务类型的公司

2023-09-12 12:27:29 互联网 未知 信托

三分类落地,信托新时代来临,你做好准备了么?

来源:上海信托圈

中国信托行业的新时代终于来了。

3月24日晚间,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三分类正式落地,这是信托回归本源的开始,也是监管调控信托的全面胜利...

如果以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信托行业的变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监管主线:

1979年,百废待兴的中国金融业,信托公司获得了金融全牌照的定位,汇集了银行、证券、基金等多种金融要素,风头一时无两。

2001年,《信托法》发布,监管开始给中国信托行业“做减法”,信托公司逐渐回归受托服务的路线,但其本质上依然是类银行金融机构,兼具融资、SPV等职能,信托行业依然游刃有余。

2023年,《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发布,宣告了信托公司融资功能的彻底剥离,信托不得已回归受托本源,轰轰烈烈的非标年代即将画上终止符。

信托从一专多能的金融大佬变成了固守一隅的金融服务商,这个“新”是真的新,但个中滋味,却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

《通知》发布后,有人开心“我的业务被排在了前面”,也有人哀叹“非标的时代彻底过去了”,让我们跳出个体的悲欢离合,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再去审视一下《通知》。

一,《通知》背后你可能忽视的内容

银保监会在发布《通知》的同时,也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内容不多,但信息量依然巨大,让我们结合《通知》来一起细细品味。

1,非标信托的死亡倒计时已经启动

眼下信托公司利润中依然有较大部分来源于非标,这部分存量业务该如何处置?成为了许多从业者关注的重点。

《通知》直截了当地提到“为有序实施存量业务整改,确保平稳过渡,本通知设置3年过渡期”,意味着2026年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上,非标信托将会彻底绝迹。

而在答记者问中,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达了如下观点:“明确坚持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业务”、“不得以私募投行角色通过信托业务形式为融资方服务”、“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具体监管要求,保障相关信托业务符合信托实质”。

这些直白而明确的态度表达,给融资类信托的棺材板牢牢打上了最后的钉子。

2,金融专营的趋势初步显现,而非标消失直接导致信托廉价化,信托制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

说信托回归本源也好,说信托剥离融资职能也罢,三分类不过是金融监管组合拳中的一招而已。不管未来怎么变,从监管的角度去看中国金融行业的未来,一定是更清晰了。

银行依旧是金融行业的龙头,存贷款和结算账户是它的主要功能,基金公司专注投资,证券公司回归投行、经纪等传统业务,留给信托的一亩三分地只有SPV这样一个“有意义但盈利弱”的定位了。

在对比国外的信托制度后,不少人经常吐槽国内的信托公司专营制度使得信托相关功能没有发展起来。现在回答问题的时刻到了,当中国的信托牌照只剩下SPV的价值时,信托制度的普世化是不是就该逐渐扩散了呢?

我想是的。

高高在上的信托公司,动辄数十亿的信托牌照,在这一刻归于尘土,解体的是“旧时代”的制度红利,而留下的却是“新时代”下的普惠和希望。

家族信托、家庭信托、公益信托、基于特定目的而存在的教育信托、养老信托等等,一定会在信托“飞入寻常百姓家”后获得勃勃生机。

在非标年代中,信托公司很赚钱,导致许多公司的人工成本很贵,信托转型对抗的不止是时代的潮流,更是内生的阻力,好了,现在一切的障碍都没有了,“贫穷”的信托也只能屈尊了。

但这种“美好的未来”,是过去几年涌入信托行业从业者所期待的么?

3,信托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周末有幸参加了智信研究院关于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的活动,虽然是闭门会,现场气氛却非常热烈,与会者甚至饿着肚子在讨论业务模式的同时,憧憬着服务信托带给信托行业的新未来。

但《通知》里这样一段话,无疑给许多信托公司泼了一盆冷水,“银保监会根据信托业务发展情况,制定完善各类信托业务具体监管规则,研究完善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持续完善资本管理、信托保障基金筹集、信托产品登记等配套机制,修订非现场监管报表,保障信托业务分类工作有序落地”。

听到弦外之音了么?三分类下的科目是针对全部信托行业的,但你能做哪些业务,却是监管说了算的。就好比我们走进自助餐厅一样,698元的龙虾鲍鱼畅吃,398元的可以金枪鱼鳌虾自由,298元的就只能吞咽着冰鲜的三文鱼和北极贝了。

那些在历史上有较多非标欠账的激进型信托公司、和资本金实力不足的中小信托公司要小心了,你的信用余额可能不足,下次来餐厅吃饭的时候请别走错门...

4,从“法无禁止皆可为”到“你能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监管爸爸已经帮你写好了”

我在2011年初入信托行业时,就被中信信托蒲坚总那句“无边界服务,无障碍运行”所震撼,那是中国信托业黄金年代的开端。信心十足的公司领导、干劲十足的信托经理,是那个时代最直接的映射。

打新、证券、信贷资产转让、通道、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城投、消费金融,信托公司没有错过中国金融发展中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业务机会。

客观说,这是监管一直给信托做减法带来的弊端,每次都努力减一点,但却缺乏整体性的建构思考,导致信托公司充分利用了SPV和贷款资格的两把利剑,游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

甚至在资管新规如此严肃的文件下发后,部分胆子大的信托公司还抓紧时间迎来了业务增长的小阳春,直到这次的《通知》下发。

监管:过去我告诉你哪些不能做,现在我告诉你哪些可以做!

三分类的25个业务品种被定死在这里,无论你怎么看,哪一个都不像是挣大钱的业务。

信托监管趋于严格甚至是严厉,连非标的退出时间表都明确了,信托“绕监管”能力,哦...不,信托的广义创新能力被极大的限制住了,信托游走于不同金融子行业,纵横串联的时代结束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信托的狭义创新能力又将会被激发,不能去享受私募投行的暴利,只能在三分类项下细细耕作,把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