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平安银行FICC团队:他们在重新定义FICC
这是一个全球智慧与本土菁英融合发展的故事。
故事的缘起很多人听过,2015年,华尔街知名的FICC(固收、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专家Chris Hodson 和Yunho Song(两人简称:CY团队)受到平安集团高层的热情邀请加盟了平安集团。
此后历经多年,CY团队最终在平安银行和本土菁英酿出化学反应,平安FICC交易业务实力大幅飞升。
但这个过程是如何形成的,故事的细节是什么?
平安银行一线交易团队是如何运作的,有怎样的投资大腕?
平安银行内部如何看待这次融合,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
平安银行的交易业务线的未来又是如何计划的?
日前,华尔街见闻对话平安银行交易线的四个核心人物:资金运营中心总经理夏秋、金融交易部总经理钱鑫、资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杜湛昌、金融交易部副总经理任帅。
听这些“大腕”,讲述他(她)们与交易的故事。
01
夏秋:避险业务的“定海神针”
在平安银行的大投资条线里,夏秋可能是资历最深的,也是阅历最丰富的部门负责人。
他1991年起在中行山东省分行从事外汇交易业务。其后历经招商银行总行、法国兴业银行、亚洲资产公司的资金交易部门、股权投资部门的工作。
2010年,夏秋加盟平安银行,如今已十年有余,现任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总经理。
夏秋热情、幽默、见了谁都能聊上几句,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聊上几句。他的阅历、他的心态就如他的宏亮声音一样,影响着周围,也鼓舞着周围。
夏秋带领的团队,是平安银行避险业务的主力部队。他也长期在避险业务战场上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所谓银行避险业务,狭义一点讲,就是为银行的企业客户,提供各类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服务。
这块业务在海外已是各大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非常成熟的业务,但在国内这块业务还在发展初期,有巨大的潜力。
在夏秋印象中,国内企业对风险的管理意识是一步步提升的。早年间,那些使用了海外长期贷款的基建项目首先发现了汇率和利率波动带来的偿债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更趋复杂,越来越多的风险出现经营者面前。汇率改革后,金融风险的管控从点状向面状快速发展,这更推动了银行避险业务的发展。
在国内,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发展银行和深圳商业银行非常早就开展了避险业务,平安银行也是境内最早拿到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之一。
2015年之后,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平安银行的避险客户越来越多。也打出了“期权专家”的品牌。
后者也标志着平安银行突出的期权交易定价能力,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同时,夏秋率领的团队在银行间市场的期权交易中也排名非常领先。
2023年后,随着平安银行新的发展战略成形,平安避险的品牌“应运而生”,平安已经非常突出的金融市场交易能力,正在向赋能基础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发展。
战略的打通,也让资金运营团队在内部整合资源,梳理考核机制方面取得突破。2023年平安避险的客户业务量翻番。
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平安银行为跨境业务客户提供汇率和利率避险服务。后者在客户在海内外的现金流(包括经营现金流和融资)进行管理,使用外汇掉期、货币互换、期权等多种避险工具。
而依托平安银行业已打造的金融市场业务的智慧平台,夏秋率领的团队把许多为自营服务的成熟工具分享出来,给客户提供服务,后者的潜力也正在不断释放。
“如果让我归纳,我们资金运营团队最重要的优势还是金融科技的支撑、经验的累积、团队文化。”夏秋这样总结道。
02
钱鑫:平安银行FICC交易业务崛起之路
即便在人才如云的平安,钱鑫的履历也相当出挑。
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华尔街的顶级投行美银美林任职过十年的交易员和交易主管。
钱鑫擅长的是FICC业务(即固收、外汇与大宗商品业务)。
这块业务是真正的星辰大海,全球FICC市场日成交金额数万亿美元,全球大行无一不涉猎,而在国内,FICC市场也方兴未艾。
作为美银美林成绩最优秀的交易团队之一,钱鑫在海外主攻债券、货币利率互换、电子市场做市等业务,经验非常丰富。
但他还是在2023年选择回国加盟平安银行,并担起金融市场业务的大任。
“我应该回来,也到了回来的时候,”他说。
就这样,钱鑫成为了平安银行FICC交易业务的前线指挥官,也把他的经验带回到平安。
钱鑫进入金融行业是2007年,在伦敦。
一年后,他就在一线亲历见证了全球金融危机:
当时,市场风险如海底升起的冰山,一夜之间击垮了或贪婪或粗心的金融机构,这堂淋漓尽致的风险教育课,铸成了钱鑫交易管理体系重要的一面——风控。
至今在金融交易部,钱鑫都强调所有交易岗位都要有风控意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首席风控官”。
在国内外都从事过FICC的交易管理,在钱鑫心目中,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钱鑫认为,国内市场还是以自营投资交易为主,而海外大行近年更强调响应服务客户的需要,后者也是他最看好的巨大“蓝海”。
“客户的需求未必只是收益率,有时候他们希望的是更好的流动性,或是更及时的响应、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钱鑫说。
他举例,航空企业在业务经营中天然面对很多重风险,比如油价波动风险、海内外的利率波动风险(涉及到境内外贷款),外汇汇兑风险等。
以前的做法是客户自己承担(或化解)风险,但如果有一个他熟悉的银行,可以为它们提供管理上述风险的金融服务,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当然,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
提供服务的银行需要有全球各类市场的交易能力,需要能处理从标准化债券到各类复杂衍生品的高效交易系统,以及出色的交易和服务团队。
而这点,平安银行已经具备。
尤其是交易系统这方面,平安银行长期致力于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创造了许多业内领先的成果。
比如由CY团队牵头,公司各部门上下持续参与打磨的智慧交易系统集群,就是一个例子。
这个系统有不同的模块,既包括领先的量化分析系统,也包括迅捷的交易执行系统,更有前中后台一体贯通、实时设置的层层风控环节。
有了这套系统后,前台交易人员逐步摆脱了即时交易中常见的估算、心算;中台风控人员把资产风险的复盘频率从1天缩短到接近实时,而后台清算人员的效能大幅提升。
“如果把交易员比作赛车手,这套系统相当于为每个交易员打造了一架出色的赛车,让大家更有可能创造出好成绩。”钱鑫补充到。
交易是靠人做的,能够持续把业绩做到行业前列,平安银行一定有自己有优势的交易文化。
钱鑫很认可这种观点,平安有几个文化特点对投资交易非常关键。
首先是“融合”的文化,平安的团队有大量外部引入的人才,包括CY这样世界顶尖的交易人才。而人才不论出身如何,在平安都能较快的融入团队。这是一个组织文化的优势。
其次是“市场化”的文化,交易员是在全市场内竞争,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必须让一线有发言权,让听得到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在平安,做到这些毫无问题。
其三是“开放”的文化,钱鑫的体会是,平安银行从领导到各相关部门都对外部的变化、对业务的创新突破、对科技的应用保持开放态度,这一点也让交易团队的业务开展更加自如。
“中国市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专业的投资及交易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而我对自己的团队有信心。”钱鑫说。
03
杜湛昌:天生的“中台人”
作为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的副总经理,杜湛昌是这个业务线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他分管金融市场板块的小中台业务,概括起来就是分管部门内部的财务、合规、风险监控等业务,并和外部相关部门对接。
小中台业务的特点可以用“无名英雄”来概括。
虽然不在“业务前线”“摧城拔寨”创造收入,但是却要把巨细靡遗的事务都稳妥的处理好,把千头万绪的工作沟通做好,杜湛昌的责任不可谓不重,挑战不可谓不多。
但杜湛昌完成的很好,不仅如此,他还牵头做了许多“创造性”的事儿。
比如,他曾是平安银行“两行整合”项目资金组的业务组长,在业内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一个司库”为目标顺利整合两家银行资金业务职能以及相应风控、会计、运营、流程、系统等。
他同时也是FICC交易平台建设的参与者,他牵头开发“内部交易”功能,涉及交易、会计、税务、运营、系统、风控等环节,包含债券、利率互换、标债远期、债券借贷等品种,以及T+0、T+1交割方式,为交易平台实现真正意义的一体化奠定基础。
业务部门、交易部门在前方盛赞的功能,不少是杜湛昌带着团队成员们一起干出来的。若不是此次对话,外部人也很少能知晓。
杜湛昌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在那个时代是妥妥的高材生。
他一毕业就进入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前身),而且是从柜员做起,3年后才回到总行,不得不说,当时的他就有同龄人难得的踏实。
2000年调入总行,2007年进入资金同业条线,其后的14年,对杜湛昌而言是“衔枚疾进”的14年,期间他分管过理财,货币市场,债券同业业务,也分管过企划、风控系统支持这样的团队。
他自言两件事情对他工作理念影响比较深:
第一件事情是平安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两行整合”。作为资金条线组成员,他们要在其他条线没有整合之前,率先实现一个交易台交易。
在这个过程里面,杜湛昌得以和中后台同事、和科技的同事一起梳理了银行每一个业务品种的来龙去脉。最终成功完成了内部制度、流程、系统、业务的整合,以及对外业务资格牌照,交易对手协议等的更新。
这个过程不仅让他对中后台的同事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有了认识,而且慢慢理解了中后台的业务本质和诉求,也让早先略有抵触的情绪彻底转了弯,为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另一件事情就是,2018年CY团队加盟银行,这个过程中,CY团队按照国际先进的经验,对原来的的业务模式、品种、内部管理,甚至对具体问题的一些细节的点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针对这些意见,杜湛昌和其他部门同事一起沟通、讨论、研究、消化,最终把这些建议转化成各部门可以接受的方案,再把它变成一个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落地下来。
经年累月的中后台业务经历,让杜湛昌对这个业务的关键点洞若火烛。
他认为,中后台业务团队必须有充分的协调,必须有大局的意识,唯此方能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业务支撑平台。
而中后台业务最忌讳的就是各个部门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把责任推给其他部门,让自己尽量的轻松,这个是需要着重避免的。
目前在平安银行的中后台部门里,一方面通过科技的赋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顺畅的合作、凝心聚力,最终很好的支持了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
“如果说CY是一颗明珠的话,前中后台和科技部门的协作和协同,就是用于凸显这颗明珠的皇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杜湛昌最后说。
04
任帅:是“纯平”更是人才专家
金融交易部副总经理任帅是一个美女,也是一个标准的“纯平”。
“纯平”二字意味着她一毕业就加入了平安集团,并且从未离开过。
身上“雕刻”着平安基因的任帅,如今负责着平安银行交易团队的“人”的工作:包括外籍专家引进、内部人才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文化建设和内部协同。
不得不说,平安真的很会用人。
十五年平安司龄的任帅,掌握着许多人才故事,包括知名CY团队的引入过程,平安银行交易团队的整合过程,听她讲述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现场感。
任帅在平安的工作经历大致分为三段。第一段工作的重心是参与平安银行的建立。从并购最小的福亚银行开始,直至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再到并购深发展,平安银行一路的高歌猛进,任帅都有见证。
随后她从平安银行调往平安集团,在董办参与投资者关系管理,这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但第三段的发展更加精彩。2015年后,在预判固定收益市场存在重大机会后,平安集团高层从华尔街引入了两位专家,Chris Hodson和Yunho Song(宋伦镐)。两位专家先是在平安证券工作,2023年后纳入平安银行体系,组成了声名赫赫的“CY团队”。
任帅随着这个战略业务回归平安银行,她与CY团队一起融入平安银行的既有团队,而且引发了化学反应。CY团队加盟后,平安银行交易业务线发展加速、业绩突出、实力也持续增强。
经历了那么多次并购与发展,任帅如何理解平安的“团队文化”?
任帅说,不论是在平安集团还是在平安银行,她感知的平安文化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创造价值。
“不论哪个业务哪个岗位,不管是业务负责人还是普通员工,都以创造价值为最终的最高的目的。”任帅说。
创造价值、心无旁骛、从上至下,这可能是一个组织一直有生命力、有奋斗意识的关键。
平安在过去那么多年一直有大量的人才引进,不仅数量多,而且引入的位置也很重要。团队又是如何不断顺利消化外部力量的?
任帅认为有几点很重要:
首先,对待外部人才引入上,高层非常重视。CY团队的引入是平安马董、谢总亲自决策的。CY团队2014年做的国内市场调研结论,领导也都亲自过问听取。这是非常更重要的。
其次,人才“落地”工作周到。外部人才加盟,最大的问题是融入。外籍人才尤其明显,诸如语言通不通?食宿习惯否?公司体系内如何对接?都是难题。而平安都有应对机制,CY团队的融入有专人跟进。
其三,充分本土化,平安一旦引入海外的专家团队,一定会给他们很好的资源,同时会在本土招聘非常优秀的人员,在平安内部招募非常优秀的经理人,一起来打造一个本土化的团队。
而这也符合平安文化中“国际的视野加本土的经验”的固有特点。
任帅说,CY团队在国内生根发芽的过程,就是他们和国内团队一起,把海外先进的收益率曲线技术,在国内市场成功的进行本土化重构的过程。
而这些经验、技术的本土化,包括CY亲自挑选和培养起来的本土交易人才,中国市场独一无二的平安领航系统集群,共同成为平安银行在FICC交易业务上突破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交易业务线还积极打造了年轻人成长的“丰沃”土壤。在年轻人培养方面,包括CY在内的大咖们都会亲自下场讲课。
另外,每周五个工作日中有三个工作日的中午,会雷打不动的开展交易助理培训,由交易主管、资深交易员给年轻人们讲课。每天早上7点45分的交易晨会也向年轻人们全部开放,这种环境中,年轻人的成长会非常迅速。
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那么真正有能力、有拼劲、自我学习、自我驱动的人才就会逐步冒尖上来,他们会构成一层层人才梯队,在平安银行的投资体系内持续成长。
而正是源源不断的人才,构成了平安银行投资体系长久的生命力。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