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之王”的重构:兴业银行4年非标规模压降超万亿 信托买入返售是负债吗
在零售金融大行其道的这几年,对于兴业银行来说,过得并不快乐。
想当年,在同业市场上,坐拥第一的兴业银行挥斥方遒,自东南一隅席卷全国,赚得钵满盆满。在2012-2013年间,兴业银行仅同业资产一项就冲高到万亿,占据了资产总额的1/3,同业资产的主要构成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9成,其项下又是非标资产的主要集中地。
2014年,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下称“127号文”)的下发,监管层拉开了为期多年的同业业务的整顿,尤其是同业中的非标业务,而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同业之王“兴业银行。
第一财经根据兴业银行年报统计,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自2015年的4年时间,兴业银行的表内非标投资压降了超1万亿,相当于宁波银行去年的总资产。
随着着过去同业扩张模式的调整,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高举高打”到现如今的精耕细作、构建同业业务金融生态圈等专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在“商行+投行”新战略中的价值。
“同业之王”的那个夏天
9月3日晚间,兴业银行公告称,任职期长达20年的董事长高建平因为年龄原因提出辞职。事实上,在此后支撑兴业银行错位竞争、高速发展的同业模式,正是高建平一手打下的基础。
早在1995年的夏天,高建平到上海筹建兴业银行第一家省外分行——上海分行,面对激烈、陌生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之外,高建平从上海发达的证券市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最早介入到代理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清算业务。
自1996年开始,作为上交所和深交所指定的清算银行,兴业银行参与每日差额清算,日均清算市场份额为10%-15%,平均市场份额约为12%。
2004年,兴业银行开始为中小银行提供服务,开展银行间合作业务,即为后来的“银银平台”。
所以,在早期,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两大核心,正是清算和银银合作。随着同业业务的发展,兴业银行的渠道销售能力大幅提升,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的快速增长成为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另一个亮点。
倚靠着同业优势,兴业银行走上了“批量化、高成本的同业负债投资高收益资产(非标资产)”的扩张模式。
数据显示,兴业银行的投资收益率始终处于股份行的领先水平。2016年至2018投资收益率分别是4.13%、4.16%和4.36%,较股份行平均水平高出25BP、14BP和108BP。同业负债成本率高于同类型银行,2016年至2018同业负债成本率分别是2.82%、3.77%和3.73%,较股份行平均水平高出27BP、8BP和5BP。
变数出现在2014年“127号文”的下发。
“127号文”规定,买入返售下的金融资产必须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标准化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换句话说,即表内非标资产不能再放入买入返售项下。
所谓表内非标,即银行将自营或同业资金投向信托及资管计划等资管产品,最终投向贷款类资产、票据类资产、各种受益权等非标资产。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开始执行前,银行表内非标资产主要存在于三个会计科目:买入返售、应收款项类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7号文”之后,银行买入返售规模持续下滑,银行业也由此拉开了一场表内非标的压缩大战。
券商研报显示,2018年末,上市银行表内非标规模5.3万亿。非标资产同比减少2.1万亿,降幅28%,较2017年的降幅20%进一步扩大。非标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仅为3%,较2016年的7%和2017年的5%进一步下降。
压缩力度正在趋弱
具体到兴业银行,在2016年,根据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非标总资产占总资产比最高的还依然是兴业银行,占比高达32%;2017年的比重下降到23%,非标占比排名也从第一降到第三;2018年非标占比又进一步下滑到15%,尽管在股份行中依旧最高,但已经低于大部分的城商行。
在买入返售项下,2016年,只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三家银行买入返售科目下依然存在少量信托及其它受益权,2017年则仅剩下兴业银行一家,且信托及其他受益权从113亿继续压缩至41亿。
非标资产从买入返售项下挤压出来后,就进入了应收款项类投资。兴业银行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兴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总额18451.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1.6倍,其中应收款项类理财产品大幅增加27倍;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增加7成。
总体来看,2015年,兴业银行的非标规模达到顶峰,超过2万亿,此后便开始一路下滑,削减的幅度最大的是应收款项类理财产品。2018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应收款项类理财产品仅剩16.88亿元,应收款项类信托及其它受益权也从超万亿削减至2018年的9000亿。
截至2018年底,兴业银行的非标规模仅剩1万亿,从2万亿到1万亿,只用了4年的时间。
2023年1月1日以后,兴业银行开始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新 CAS22),银行将不再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 科目,而非标资产随之重新分类至三个新资产类别。
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主要拆分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主要拆分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
新旧会计准则的交替,也为非标资产的同比变化统计带来难度,但主要细分项依旧为理财产品、信托及其它受益权。
根据兴业银行半年报显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和其它债权投资项下包括理财产品、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在内的非标规模达到9479.26亿元,较年初依旧有所压缩,但压缩的幅度已有所回落。
券商研报也显示,2023 年,上市银行非标压缩程度大约在 17%左右,压缩力度将弱于2018年。
表内资产负债重构
在万亿非标压缩之后,兴业银行的表内资产负债也在重构,包括推动大类资产的组合投资和交易流转,提升同业核心负债和结算性存款占比,控制负债成本,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
近年来,兴业银行正在主推“商行+投行”的模式,兴业银行方面称,“商行+投行”模式是引金融市场之水灌溉实体经济之花 。
在负债端,从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市场融入资金和吸收存款。在兴业银行,市场融入资金长期占据30%-40%的比例,存款占50%左右的比例。而业内称之为“零售之王”的招行,市场融入资金基本在10%-20%的区间,存款占70%的比例。
随着“商行+投行”的推进,同业业务在兴业银行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
一位兴业银行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透露,一方面,同业业务正在成为“大投行”业务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同业金融业务的关注点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更加聚焦于对企业金融与零售业务的带动。
据了解,兴业银行如今正在构建同业业务金融生态圈。一方面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稳固泛投行业务,以及和不同行业客户的功能互补及产品深度创新融合;另一方向和各省级信用联社合作,共同推动支付结算、资产分销、理财销售等综合金融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