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中小银行存款,安全性是一样的? 债券基金和存款一样安全吗为什么还亏损
随着河南和安徽两地6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的持续发酵,包含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正在经历又一轮的“信任危机”。最近有很多储户开始担心起中小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即便是损失大笔的定存利息,也要将存在中小银行中的存款取出。
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大中小不同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呢?
存款保险制度,存款安全性的基石
如果提到存款的安全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存款保险保50万”这样的印象。确实如此,我国在2015年2月发布《存款保险条例》之后,存款保险这一制度便逐渐地从专业学者中向大众普及。特别是在2023年12月之后,央行授权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存款保险标识,之后很多人也发现了所有境内银行都在醒目的位置贴上了存款保险这一标识。
每当有储户去银行存款好奇询问这一标识时,都会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讲解。同时,银行也会据此进行一定的投资者教育,向居民讲解存款的安全性。可以说,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障居民存款安全性的基石。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立的。2015年发布并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是这一制度的法律基石,这就决定了储户存款合法权益的保证是由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法的效力等级高。
第二,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所有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行投保。也就是说,银行不分大小,不分成立的先后顺序,只要居民是在境内设立的银行中的存款,都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
第三,理论上来说,对于存款的最高偿付限额为包含本息在内的人民币50万元。即便出现极端情况,银行出现破产或其他风险情况时,超出50万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为什么说理论上对于存款的保险上限是50万?因为从实际执行中来看,国内对于居民储蓄存款的保障是远远高于50万的。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后,对于包商银行的处置,虽然包商银行存在巨额的资不抵债缺口,但在最后的风险处置上,对个人储蓄存款是予以了全额保障的。
同时,“50万”的限额也并非是永久不变的,在经济发展或者存款结构变化中,“50万”的最高偿付限额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存款保险基金是兑付存款保险的保障。央行主导成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用于管理银行等投保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用,并将这些钱投资于国债、央票等信用等级非常高的资产。所有投资产生的收益一并纳入到存款保险基金,一旦银行出现风险需要对储户的存款进行兑付,存款保险基金就是兑付资金的来源。
因此,作为基石性质的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了我们存款的安全性。
在理解了存款普遍具有安全性之后,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大中小不同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呢?
为什么不同的银行存款
安全性是一样的?
先说结论,只要被存款保险制度覆盖,大中小不同银行存款的安全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大多数储户对于小银行存款安全性的质疑来看。
第一种质疑,无论是此次河南和安徽两地6家村镇银行“取款难”的事件,还是过去一些银行客户遇到风险事件的,都是中小银行居多。
先抛开负面新闻更具有传播度的角度不说,可以看各类银行的数量。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止2023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多达4604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596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577家、村镇银行1651家。也就是说,大家较为熟悉的中、农、工、建、交、邮储,再加上几家知名度高的全国股份制银行,总计也不过十几家为大家所熟知。而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