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信用货币体系下的通胀与通缩 什么是外汇货币体系构成要素

2023-08-25 21:15:49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信用货币体系下的通胀与通缩

全文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其中提出了很多颠覆传统经典和一般认知的新观点新看法,特别值得仔细琢磨:

1.何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实物货币体系下最重要的挑战为什么是通货紧缩?

3.实物货币为什么必然转化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信用”到底是谁的信用,为何也被叫做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这一转化带来哪些重大变化?

4.信用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的?货币信贷投放对货币供应、表现形态、支付方式、总量构成等带来哪些深刻影响?为控制货币超发、维护货币质量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要求?

5.信用货币使货币总量与财富总值相互对应,形成紧密联系却又相互分离的运行体系,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格局,在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外又催生出“保值(升值)需求”,金融交易的发展将货币大量从实体经济分流到虚拟经济领域,加之社会融资方式的不同等,会对货币需求与投放产生哪些深刻影响?银行投资权益证券化金融产品或对其提供融资为什么会造成货币超发?

6.信用货币体系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主要依据CPI的变化进行判断,难以对全社会物价总指数进行准确监测,这会对货币投放与总量控制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为什么货币需求与货币投放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很容易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货币超发,并在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化为“滞胀”,进而发展到严重威胁货币信誉,引发社会主体大量抛售货币,造成物价飞涨情况下实质上的货币需求严重萎缩、表面恶性通货膨胀下真实的通货紧缩现象?

7.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强化的“货币政策财政化”现象?

由于篇幅较长,全文分两部分发布。其中,前4个方面在第一部分论述;后三方面主要在第二部分论述。

金融市场发展及其深刻影响

信用货币的产生,形成一国货币总量与可交易财富价值规模相互对应的格局:财富是价值的载体、货币的基础,货币则是财富价值的映像或表征物,脱离财富的货币将失去价值;货币又能很好地保存与转移价值,一种财富灭失,其价值可能转移到新的财富上,体现在货币总量里;一种财富的单位价值,根本上取决于其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会随着供需变化而变化,并成为影响货币需求和总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其中,货币的流动性大大高于财富的流动性。比如,有人用货币买房子,直观看货币就流到房产上了,但实际上房款又会转为卖房者的存款(货币),货币总量并没有减少,卖方还可以继续使用货币购买其他财富或进行投资。所以,即使房子的流通停下来了,但货币的流通并没有停止。因此,说“房地产成为货币超发的蓄水池”并不准确。

货币既可以伴随财富交易而逆向运行,也可以脱离财富交易独立运行并引导财富的配置和流动。货币可以通过借贷、投融资行为以及股权、债权、期权等权益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直接转换权益,并由此催生出独立的金融活动。通过货币所有权或权益证券化产品交易替代财富实物的直接交换,可以大大降低财富交换的成本,并使得权益证券化产品投资人可以提前分享实体财富增长的价值,或者更好地规避财富价值变化的风险。

这就在投资(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外,产生了日趋重要的“保值(增值)需求”;在“实物资产”之外,产生了日趋重要的“金融资产”;形成了以货币金融运行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与以实体财富运行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相对分离、相互影响,金融越来越活跃、对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影响越来越大的格局。

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货币被分流到金融交易市场,表现为交易保证金、公募和私募基金、融资融券资金等,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分流到金融交易市场的货币越多,保留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就会越少,就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的通货紧缩与增速下行,进而迫使央行采取措施推动货币扩大投放以维持实体经济稳定。这就会使货币总量超出可交易财富的真实规模形成超发,并推动货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