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老人到银行存款变“购保”?回应来了 银行工作人员为什么推荐买理财产品

2023-09-03 11:20:04 互联网 未知 银行

老人到银行存款变“购保”?回应来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记者 徐倩宜 北京报道  

前些年,网上媒体多曝光老人反映自己到银行存款,最后存单却变成了保单!近年来,国家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及代销产品销售行为,老人被“忽悠”购买保险的事件也大量减少。 

近日,严芳(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她的父亲到银行存钱,却在银行的工作人员推销下,购买了保险。 

因为她的父亲不识字,也不会用智能手机,签署电子保单的操作全部由银行工作人员完成,并且是在银行外的一条没有监控的小巷子内进行操作,她父亲也不知道有没有进行“双录”。 

严芳说,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未告知其父亲有15天的犹豫期,当自己收到纸质版保单时已临界犹豫期。严芳询问银行的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答复是,该保险很稳不会赔。 

严芳随后向多家平台曝光、投诉。这两天,银行已直接联系她并告知处理结果:退保、退款。目前已经在走退款流程。 

一位银行内部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保单都存在10~15天的犹豫期,投保人可以在犹豫期内退保。通常情况下不会支持投保人在犹豫期外退保,但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对办理保单存在重大过错,银行可能会与投保人协商退保。 

辽宁的一位退休职工江某提出退保、退款的诉请就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裁判文书网显示,2016年,退休职工江某在中国建设银行(5.980, -0.03, -0.50%)东港支行营业厅内,在中荷人寿工作人员的推销下,购买了一款年金保险产品,江某说她当时认为只是购买了理财产品,附赠了一份保险。 

她在2017年被告知购买的全部是保险产品,未到保期不能支取,若支取则按退保处理,且会带来经济损失。 

江某为了减少经济损失,续保了2年。2023年得知自己保单的保期是10年,仍不可支取。江某以建行东港支行、中荷人寿丹东营销服务部在销售保险产品时有诱导和欺诈行为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江某购买了保险产品、签订投保单,而且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电话回访问答时,江某对合同的保障期间、缴费期间和缴费数额也都了解。 

虽然江某未在保险合同上签字,且续费时才得知购买的是保险产品,为减少损失才续保费, 

但其提供的购买产品当天的银行业务凭证中注明服务项目为“代销保险”,业务种类为“缴纳保费”。 

法院认为,江某应知晓自己购买的是保险产品,且在知晓自己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后仍继续缴费。根据投保单、投保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