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银行>正文
一位银行首席分析师的研究笔记:最全面的银行业分析框架! 作者: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 王剑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我都会带你读懂银行业。主要内容(1)银行的原理(2)银行的盈利... 保险银行股票对比分析报告
来源:雪球App,作者: 淡忘的岁月,(https://xueqiu.com/2858189581/54085918)
作者: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 王剑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我都会带你读懂银行业。主要内容(1)银行的原理(2)银行的盈利驱动因素(3)银行的周期性与估值一、理解银行 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城里满大街都是,乡村里也有信用社,它们在分类上都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学术上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银行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以前戏称“363”,即:按3%利率吸收存款,按6%利率投放贷款,下午3点高尔夫球场见。 也就是说,银行是赚利差的,而且好像赚得很轻松。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我们要理解银行,先从理解银行的利润开始。 银行是金融业,金融业的任务,是帮助撮合资金盈余方、资金需求方的对接。资金需求方从资金盈余方“借入”资金,要支付相应的资金使用费(利息、股息等)。而金融机构(如银行)帮双方完成了这笔交易,因此要从“资金使用费”中抽取一定比例,形成了金融机构的收入。收入再扣掉金融机构的各种人工与运营成本,就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利润。 而抽取比例是高是低,则取决于金融机构在其中承担多大作用。以银行为例,它在撮合存款人和借款人时,具体承担了哪些工作呢?有三大职责。1、信息生产 银行帮存款人去寻找借款客户,分析借款客户的经营情况,判断它的还款能力,最终做出是否放款、放多少款、收多少利率的决定。然后,银行还要持续跟踪借款人的经营,如果有恶化的话要及时收回贷款。如果一切顺利,那么银行会按时收回贷款本息。如果真碰上借款人经营恶化,还不起贷款呢?理论上讲,银行只要掌握了充分的信息,那么就能够对这一类贷款的违约率做出判断,比如1%,那么银行就在这类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上加上这1%,就能弥补那1%的违约损失,这叫风险定价。 我们把这项工作统称为信息生产,因为银行是在仔细地收集借款人的信息,克服信息不对称,用以决策和风险定价。信息生产工作非常辛苦,对这项劳动的报酬,构成银行收入来源之一。2、承担流动性风险 学术上称“流动性保险”,又称“资金池”。储户们把钱存在银行,每天有存有取,但总会有一定金额的资金会沉淀下来,银行可用以投放长期贷款。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所以银行通过短存长贷,实现利差,这是其收入之一。银行要管理好流动性,贷款是长期的,不能随时收回,但储户会随时来取现,所以要备着一定的资金(或能快速变现的资产,比如国债)。 储户随时能取钱,不用承担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均由银行承担,所以银行获得一笔收入,是对其承担的流动性风险的补偿。3、承担信用风险 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银行还是有责任以自己的钱偿还存款,也就是说,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由银行承担。为此,银行获取收入,这是对其承担的信用风险的补偿。 所以,银行以其信息生产劳动,以及对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承担,获取了相应收入。这便是银行的原理。 银行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存款。比如我们在银行存了100元钱,领到一张存款凭据(当然,如今凭据只是银行卡里的数字),意思是银行欠我们100元。但存款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货币形式,所以,银行对社会的一大功能就是发行存款,也就是发行信用货币(央行只发行了基础货币),它的经营稳定,事关一个国家信用货币的稳定。如果银行动不动就破产,存款取不出来,我们就不敢存钱,以后大家都扛着一麻袋现金去街上买东西。 如何才算经营稳定?其实就是上述银行三大职责中的后两点:有能力承担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只要银行有效管理好这两项风险,社会公众便都相信自己存在银行的钱是随时可取可花的,存款也就履行了货币职能(货币的定义,就是大家都相信它是货币)。 所以,为了监督银行管理好这些风险,每个国家都对银行施以监管,不让银行们乱来,防止银行为追求利润而从事高风险业务,进而导致破产,影响一国的货币稳定。所以,银行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行业(银行偏高的ROE是对这种监管的弥补。否则,如果银行业和别的行业ROE相等,则没有人愿意投资于一个整天接到监管者烦人电话的行业)。 而万一银行经营失败,中小型银行一般就由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利益,如果是大型银行,存款保险救不了,就需要国家出手救助。这不是救银行股东,其实救的是存款人信心,也就是公众对货币的信心。二、盈利驱动因子分解 作为证券分析师,我们的工作最终是要落脚在股价预测上,所以很多人把我们当巫师,都有预测的职责。任何资产价格的确定,原理都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股价也不例外。 股价 = 未来现金流 / 折现因子 未来现金流可以采用股息、自由现金流、经济增加值(EVA)等,但不管哪种,都是以企业盈利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预测盈利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任何企业,其盈利都可以被归纳成一个函数,盈利是因变量,然后有一大串自变量。自变量很多,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盈利驱动因子。有时,我们还把与盈利呈负相关的自变量,称为风险因子。 盈利 = f(x, y, z, …) 我们所谓的盈利预测工作,首先是把这个函数探索出来,然后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那些自变量。对商业银行而言,这个函数是相对清晰的,甚至一幅图就能画出来: 这一幅画其实就是盈利的函数,也就是利润表。但,最早初的两大科目,是资产和负债。所以,分析又得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做起(下一章分解)。 将各类资产乘以各类利率,得到利息收入。同理,得到利息支出。相减,以净利息收入计入收入。所以,预测未来的资产、负债总额,以及各自对应的利率水平,是预测收入的关键。 另一类收入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样减去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净收入计入收入科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是银行收取的各种汇兑费、顾问费、银行卡费、资产管理费等,这些收入高低,一方面与经济活跃程度相关,另一方面也与银行业务范围相关。 目前监管意见,是要求银行尽可能降低汇兑费、管理费等收费,减轻客户负担。但银行会逐步拓展混业经营,增加其他收费项目。我国银行这类收入占比在20%上下,而西方银行则近半,甚至更高。 其他收入则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损益、非经常性损益等,这些科目和其他行企业区别不大。算出收入后,首先减去营业税及附加,再减去业务及管理费用,得到拨备前利润。金融企业一般使用“业务及管理费用”,其他行业企业一般使用三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是因为金融企业本身经营对象就是现金,利息支出算在主营业务里了,不再算在财务费用里。 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费用、行政管理费用、业务费用、折旧与摊销等,与大多企业相近。人力资源费用一般占各项费用的一半以上,是最重大的费用支出。银行的费用与收入一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一般在20-40%间,大多是30%上下。 拨备前利润之后,再减去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俗称拨备,是银行经营者对银行的某资产(比如贷款1000元)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做出的预计,并为这笔损失预先计提,计入当期费用(意思就是说,会计上假设这笔损失可能会发生)。比如管理层基于某种原因,预测它会损失10元,那么就本期计提10元拨备,这10元计入本期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在利润表上体现为支出。但其实资产并没发生损失,所以计提出来的10元,只是先“准备”着(称为拨备),作为资产总额的“减项”,这笔资产扣掉所计提的10元准备后,剩净值990元,资产负债表上只体现这990元。而当该资产真发生损失时,比如发生了6元损失,那么此时就不用再调减资产的净值990元,而只要拿准备着的10元去“充抵”损失6元,拨备只剩下4元。 监管层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有规定,比如拨贷比(拨备余额/贷款总额)要超过2.5%(要求2016-2018年达标),拨备覆盖率(拨备余额/不良资产)要超过150%,目前大多银行是达标的,并且超额计提。 银行一般会在盈利较好时,多计提拨备,而在盈利恶化时少计提拨备,以此来熨平盈利因经济周期而波动。拨备计提是一种相对主观的会计处理,因此预测难度较大。 减去资产减值损失后,就是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再减去所得税就是净利润。 银行所得税是25%,但由于银行持有国债等资产,其利息收入是免税的,所以实际税率一般略低于25%,比如23%。 至此,银行的利润表预测完成。三、资产负债分析与利差分析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比较稳定。比如,我们以工商银行2014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为例,负债与股权中,约75%是存款,股权仅占7.5%,其余是同业负债、发行债券等。而资产中,52%是信贷,22%是各种证券投资(银行将自有资金用于购买证券,主要是风险低、流动性好的债券),另有17%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其中大部分是存款准备金)。此外还有同业资产6%。 其中,同业资产和负债,是银行与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存款、拆借。起初,这种银行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是为了调剂资金余缺之用(不是为了赚钱)。但后来,某些银行借同业资产运用的通道,变相向借款人投放资金,实质上投放了贷款(用来逃避信贷额度、存贷比、限制贷款领域等监管措施)。其他银行,各类资产、负债占比可能有所差异。比如,某些银行同业业务做得较多,其占比就大。 具体分析工作中,我们以上一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各科目为基础,然后考虑一个增长率或增长量,来预测下年末的资产负债表。 比如银行最主要的信贷资产,以此前央行每年会给银行规定一个信贷额度(也就是贷款净增额,比如300亿元),因此比较容易预测。而有些资产,比如同业资产(存放同业或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波动很大,预测难度大一些。负债也类似,比如存款,通过假设一个增长率,来预测下年的存款余额。全国存款增长基本上和M2增速同步,中小银行增速则快于此,因此也相对容易预测。但其他负债科目,比如同业负债,预测难度较大。 完成对资产、负债各科目预测后,还要预测各类资产、负债明年的各自利率。一般来说,都是以今年利率值为基础,考虑货币政策、宏观因素的影响,货币宽松的,则给予调减。利率的高低变化,和各类资产的占比变化,共同决定了所有资产的最终收益率。比如贷款的收益率高,购买债券的收益率低,它们各自收益率会变化外,贷款、债券占比变化,也会影响全部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负债也同理。 我们需要通过勤快的调研,向银行管理层或基层业务人员了解(并结合宏观形势和政策),其资产(负债)结构变化,以及每一类资产(负债)的利率变化,最终来判断银行资产收益率、负债付息率变化,从而判断出整体利差的变化。 利差一般使用三个指标: (1)存贷利差: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差 (2)净利差:全部生息资产的收益率与全部计息负债的付息率之差 (3)净息差:净利息收入除以平均生息资产 第一个指标是存贷款利差,而后两个指标,是全部生息资产与全部计息负债的利差或息差。存贷款业务利差最高,其他资产负债的利差较小,因此,如果一家银行因为信贷额度有限(央行只允许投放300亿元贷款,已经放完了),那么它新拉来的存款不得不去做债券投资,收益率不如贷款高,所以会拉低全行净利差、净息差。但这种行为显然是好事,因为多赚了一笔利差收入(债券投资与存款的利差)。所以,净利差、净息差并不是简单的越高越好。四、资产质量分析 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就会形成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构成了银行的一种“损失”,可视为一种被动的费用支出。我国银行业将贷款做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资产。口语中我们还会使用“坏账”一词,它没有明确定义,一般是指无法回收的贷款。这不完全等同于不良贷款,因为有些不良贷款,其实还是能收回一定比例。 很明显,上述分类是带有主观判断成分的,所以不良贷款率可以被粉饰。另外一个指标是逾期贷款率,就是没能按期支付本息的贷款,这一分类更为客观些。截止3月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9%。但市场并不信任该不良资产率,均认为它有人为粉饰的成分。不良资产走势一般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经济向下时,很多企业经营恶化,开始出现贷款偿还困难,不良贷款增多。同时,经济不好时,企业来申请贷款也少了,贷款增长速度下降,也会导致不良资产率上升(如果贷款增长快,则能稀释不良资产率)。 我们很难简单比较两家银行不良资产率的高低。有些银行定位于低风险客户,贷款收益率也低。有些则相反,本身定位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客户,贷款收益率也高。只要贷款收益率能够有效覆盖风险,银行经营便是正常的。 不良贷款率的预测有一定难度。除了判断新生成的不良贷款总量,另外还要考虑其间收回的不良贷款,以及这期间核销转让的不良贷款。五、盈利能力与资本充足率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均预测完成后,两者结合,也就是杜邦分析法,可用来比较银行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一般用ROA(总资产收益率)或ROE(净资产收益率)表示。各银行的ROA或ROE有高有低,我们总想了解,某银行ROA或ROE那么高是因为什么,另一家银行低又是因为什么,这需要用到杜邦分解。 我们将利润表的每一个科目,除以平均总资产,就能得到一张杜邦分解的利润表。这张表的最后一行是ROA,也就是把ROA分解为了利润表各个科目,从而能够观察各科目对最终ROA的贡献大小。比如,下表是6家最大的上市银行的杜邦分解(2014年利润表),从中能够对比出各行ROA高低,各是由什么科目贡献。其中,“利息净收入/平均资产”与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平均生息资产)很接近,因为生息资产是总资产的绝大部分。 ROA再乘以权益乘数,就是ROE。很显然,在ROA相同的情况下,权益乘数越高(杠杆越高),ROE越高。但银行业的杠杆不能无限高,它受到资本充足率制约。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股东权益)、其他一级资本(优先股、永续债等)、附属资本(主要是长期债券)三大类。 风险加权资产(RWA)是把银行持有的各类资产,分别设定一个风险权重。风险越高的资产,权重越高,而无风险的资产,则权重为零(比如现金、国债等)。按此算出来的,就是按各自风险水平调整后的“风险加权资产”。此外,其他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也会换算成RWA,计入。 目前,我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资本充足率规定的标准是: 上表中的5%、6%、8%是最低要求,而2.5%是额外要求的储备资本,1%是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此外,银监会如果觉得信贷投放过多,还可额外要求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国内有五大行和招商银行。四大行还入选了全球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 资本充足率的意思是,如果资产充足率要求10%以上,那么意味着,你有100元资本,然后吸收了2000元存款(共2100元可投放的资金),也最多只能投放1000元风险加权资产。其余1100元资金,不能用来投放风险加权资产(只能用来投放无风险的资产,比如国债)。其逻辑是,资产发生损失,将首先损失银行的资本(100元),100元亏光了才会亏到存款。也就是说,资本是吸收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它对存款有保护作用。所以,假设100元资本只能吸收1000元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所以不允许你投放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