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张启迪:全球央行购买公司债的原因、效果及启示 金融危机可以买债券基金吗为什么

2023-07-23 18:19:19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张启迪:全球央行购买公司债的原因、效果及启示

原标题:张启迪:全球央行购买公司债的原因、效果及启示 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张启迪 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电子邮箱:zhangqidi1@126.com,微信公众号:wallstreeteco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主要央行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总计购买了约12.9万亿美元的证券。其中,对政府类债券的购买金额占到全部购买金额的96%[1]。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满足金融市场在危机时期的流动性需求,避免市场主体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流动性风险;二是压低市场利率水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促进经济复苏;三是推升通胀率至目标水平,防止实体经济陷入债务通缩。从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当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一直是以价格型政策为主,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复苏。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受到严重限制。为了解决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世界各国央行创新性的采用数量型政策(即量化宽松政策)宽松货币,收到了良好效果。

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化解金融危机、稳定金融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存在局限性。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存在政策效果边际递减现象,而且无法有效解决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债流动性较差,流动性溢价较高;二是市场避险需求较强,信用风险溢价较高。这就导致企业不仅面临发行困难的问题,而且面临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作为量化宽松政策的鼻祖 ,日本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也遇到了上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日本央行对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创新,打破了量化宽松政策仅购买国债的传统,开始购买公司债。日本央行先后实施了两轮公司债购买计划,有效压低了信用利差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受日本央行启发,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也推出了类似计划。

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出现的时间不长,目前学术界关于量化宽松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而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公司债购买计划,对于其了解更是十分有限,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首先,中央银行购买公司债具体起到了哪些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其次,中央银行购买公司债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是什么?最后,公司债购买计划实施至今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是否可以作为今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选项之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