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将在三地调研23家寿险公司 聚焦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质量管理 国债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分析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杨 洁
3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界获悉,为引导人身保险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银保监会近日对中国保险业协会以及23家寿险公司下发了调研通知。各公司总精算师被要求参与座谈调研。
其中,北京参会公司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人寿、阳光人寿、中邮人寿、中华人寿、中信保诚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信美人寿等8家险企。武汉参会公司包括合众人寿、国富人寿、国华人寿、华贵人寿、财信吉祥人寿、国宝人寿、三峡人寿等7家公司。南京参会公司包括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国联人寿、招商信诺人寿、横琴人寿、和泰人寿、安联人寿、中韩人寿等8家公司。
具体来看,调研重点内容涉及六大方面:一是公司负债成本情况。包括普通险预定利率分布、分红险预定利率和分红水平、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情况、销售费用情况等。二是公司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包括历史投资收益水平、负债与资产期限匹配、成本收益匹配情况等。三是对公司负债成本合理性的判断,如果认为负债成本不合理,说明公司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四是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对新产品定价、存量业务退保、销售行为、市场竞争变化分析等的影响。五是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行业的影响。六是对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负债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保监会适时组织调研,有利于推动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稳健运行,降低资产负债错配引发的风险。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两年保险业增长乏力,个险代理人渠道面临巨大转型压力,险企纷纷重启银保渠道,产品策略特别关注短期销售效果,因此定价利率和结算利率不得不相对激进。去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行业资金运用的财务投资收益率低于4%,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低于2%。但是,不少险企为了支撑短期销售目标,仍然维持4%至5%的产品结算利率,利率倒挂问题显著,进一步加剧长期利差损的风险。
近年来,资产端收益率不能覆盖负债端成本一直是行业隐忧。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倩近期表示,过去三年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7%降至3.3%,20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从4%降至3.3%,已经低于保险资金5%左右的负债成本。
一家保险资管人士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利率中枢下移,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优质资产持续紧缺,有些长久期资产全靠“抢”,这给险资带来配置压力,其负面影响也传递到了负债端,影响行业保费增速。
从应对策略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寿险公司最大的可降负债成本是佣金成本。不过,佣金成本是整个市场充分竞争后的结果,调降佣金成本也有压力。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看,目前最大困难是缺乏长久期资产,未来要加大长期国债等资产的配置力度。
“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推动保险业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监管,成本收益匹配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三项重要匹配内容之一,其要求保险公司要确保投资收益可以充分覆盖负债成本,并鼓励通过有效的赔付成本和营销费用管理,实现承保盈利。”在周瑾看来,未来,险企负债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借助体制、机制改革和数字化工具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压缩营销与管理费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客户风险识别,提高承保风控水平,积极开展事前干预等风险减量管理,从而降低赔付水平。
“最近海外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事件再次警示国内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一旦爆发会有严重后果。因此,保险机构要重新审视和评估成本收益、期限结构和现金流等维度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加强预警和应对机制,开展压力测试,强化主动管理举措。”周瑾进一步表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