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2023-07-14 21:49:55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可以全方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来了!今年的年度主题为“保险力量,为奋斗的你加把劲”。《中国报道》新媒体平台特开设宣传日专题,采访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全方位解读当前行业内的热点问题、焦点话题。

《2023新市民金融服务白皮书》显示,目前新市民人口数量在3亿左右,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小微企业主、随迁老人三类群体构成,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0%,数量庞大。但大部分新市民处于拼搏阶段,社会保障参与度低,并且规划意识和行动尚显不足。数据显示,39%的人未购买商业保险。

新市民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是社会新经济、新消费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也是大部分企业中对意外、疾病及养老等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的群体。如何让这个庞大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安居乐业?

商业保险有效弥补新市民社会保障空缺

新市民,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融入城市的时间较短,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社会保险往往不齐全或者保障程度较低。”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商业保险能够有效地弥补新市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空缺或者不足。”

“商业保险在基本社保和基本医疗之外,给新市民群体提供了更全面更充足的保障。”中国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首先,商业保险在保障内容上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多种场景,比如工作收入、交通出行、家庭财产等;其次,商业保险的保障额度更为充足,充足的保额不仅可以更好地补充直接损失,还有一些产品可以对收入下降等间接损失提供保障。”

一直以来,保险业都高度重视新市民保险服务工作。尤其是自2023年《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各保险公司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市民保险产品,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新市民提供了多种定制型、专属型保险产品。

“灵活用工群体的职业类别在传统核保上可能会相对更高的风险保费,但是新市民群体收入不稳定,因此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定价上做一定的创新尝试。”中国太保产险上述负责人说。

据介绍,中国太保产险积极与新市民群体集中的灵活用工平台合作,针对不同职业特点的新市民群体制定个性化的保障计划,与合作平台在产品运营、保险教育、产品迭代、提高群体参保率等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自项目开展以来,对承保的灵活用工群体累计赔付金额7000万,引入保险服务后,客户对灵活用工平台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作为腾讯官方保险代理平台,腾讯微保联合微信支付提出“微工卡+灵工保险”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线上一站式解决打卡上工、投保等问题,帮助用工单位和灵活就业者双方降低风险。此外,在中小商户使用场景中联合微信支付上线“二维码收款安全险”“收款全面保”等产品,为超2200万中小商户提供了风险保障。与此同时,还在小程序上线“灵活工作意外险”,保障范围覆盖外卖、快递等灵活就业者从事的绝大部分行业。

惠民保改善“风险池”人群分布

惠民保作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此前主要面向各城市的基本医保参保群体开放。但自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惠民保产品将新市民纳入了承保范围。

“惠民保有效衔接社会保险与传统商业保险的中间断层,并通过社商融合方式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协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高全民风险管理意识和金融素养。”腾讯微保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健康险,惠民保以“低门槛、低保费、宽保障、高保额”等特点,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新市民参加惠民保,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参保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市民医疗保障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保险惠及新市民做出了示范。

以杭州市民保为例,“杭州市民保2023”从新市民实际需求出发,只要有外地基本医保,来杭务工、自主创业的“杭漂”或者退休后来杭照顾孙辈、颐养天年的父母,都能和杭州医保参保人一样,拥有超320万元保障。“只要在杭州生活,有国内基本医保,都值得被守护。”6月27日,“杭州市民保2023”正式上线。保费仍为89元/年。“今年,‘杭州市民保2023’依然敞开怀抱欢迎所有新市民!”杭州市民保方面表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越来越多惠民保开始将新市民纳入承保范围,这既扩大了惠民保的参保人群,又改善了“风险池”人群分布,进一步增强了普惠性和规模效应。

提高保障水平还需多方共同推动

尽管当前针对新市民的保险保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保障范围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新市民群体普遍具有较高流动性,就业、医保等信息分散的特征,金融机构对这类群体的信息获取难度较大,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导致保险机构服务新市民面临一些难题,如产品与服务的精准性、可得性、便利性均需进一步提高。

“新市民群体保障目前仍然是不足的,无论是保险覆盖率、保障内容还是保障额度,新市民群体的职业风险、居住地点等变动性大,从传统核保角度来看具有较大的风险,而且群体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缺乏保障意识,依靠个人自主投保难以提高保障水平。”中国太保产险上述负责人分析指出。

在他看来,解决目前的困境需要保险公司、灵活用工平台、政府机关等共同推动。一方面,加强商业保险与工伤保险政策相衔接,发展适合新市民职业特点的个人意外险、个人健康险等业务;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的保险教育,提高用工单位的投保意识,结合生产安全、企业责任等相关要求,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完善用工保障,提高新市民群体的保障覆盖水平。

虽然新市民群体的风险敞口大,但总体而言这一群体的保险意识较为淡薄。新市民保险意识的不足和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李文中建议,保险公司和服务新市民的机构等应该根据新市民不同的教育、文化、语言等特点制定方案,培养他们的保险意识,特别是利用相关案例来加强对新市民的风险教育。同时,要加强对新市民保险知识的普及宣传。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开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