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保险行业面临七大风险挑战 平安保险信托产品有哪些风险点

2023-08-30 12:26:10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保险行业面临七大风险挑战

□记者 张爽

2018年7月,中保基金公司在京发布《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8》(以下简称“行业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保险行业加快回归本源,发展稳中向好,产品保障功能凸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报告分别从流动性风险、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经营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及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七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对2017年乃至当前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

此外,从结构来看,本次行业风险评估报告分为经济金融环境、行业运行情况、行业风险评估和专家观测视角四篇。在回顾2017年度保险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报告对行业运行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着重对当前行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展开剖析。

行业运行稳中向好

2017年,保险业务发展稳中向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总资产16.75万亿元,净资产1.88万亿元。风险保障水平快速提高,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5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力增强。行业回归本源,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优化;资产配置更加多元,资金运用收益率5.77%;行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稳步上升,保险市场主体日趋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2017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3.7,相比2015年69.2、2016年71.2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大风险挑战的考验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虽然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和矛盾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保险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行业内部看,保险业正处于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期、多年积累深层次矛盾释放期和保险发展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公司的风险逐步暴露。部分风险属于“灰犀牛”式的风险,主要涉及少数问题公司;有的风险反映了监管空白、漏洞和短板,主要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市场的风险传递;有的是新业态新形式带来的风险;有的是由行业、监管正处在转型时期带来的衍生风险;另外,保险监管还存在短板和漏洞,仍处于自我修复、不断完善的进程中。

报告力求把握行业风险演变的新形势,对流动性风险、转型面临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等进行了重点梳理,将过去一年乃至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归纳为七个方面:

1.部分公司出现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虽然行业2017年现金流整体较为充裕,但个体分化明显,局部流动性风险隐患显现。部分人身险公司在业务结构调整期保费流入下降,同时退保金大幅增长,满期给付总量仍处于高位,现金流出压力持续上升。部分公司过去高度依赖中短存续期业务,资产负债错配严重,现金流面临严峻考验。此外,部分过去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公司业务存量余额较大,考虑到这几家公司将面临较为集中的满期给付压力,需要警惕流动性风险。

2.人身险业务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部分公司主要在售产品停售,但多数中小公司缺乏开发保障型产品的经验数据及精算能力,产品开发压力较大。二是银邮渠道集中给付型产品停售,保障型产品销售能力不足,保费增速大幅下滑;个险渠道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中小公司较难补齐渠道短板。三是负债久期拉长、长久期资产较少,行业整体市场风险和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提高,同时民营资本流入大幅减少,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普遍下滑。四是伴随着产品切换,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向长期化、复杂化风险转变,对公司风险管理、投资、运营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3.产险公司经营压力较大

2017年近八成公司处于承保亏损状态。车险方面,市场竞争依旧激烈,高费用率持续,近九成公司车险综合费用率超过40%。高费用问题带来中小公司亏损局面难以扭转,差异化经营策略屡屡受挫。非车险方面,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增速达24.21%,自2013年至今首次超过车险增速;但非车险承保亏损加剧,经营问题较多。传统非车险种费率走低,保证保险业务风险需持续关注,部分意外险产品背离保险本源。

4.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面对利率风险挑战利率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资产端与负债端均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利率市场波动加剧,保险公司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难度增加。同时,当未来利率进入下行通道时,保险资金将面临较大的再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保单成本始终处于高位。保单高成本的压力传导到资产端,倒逼部分保险公司提升资产端风险偏好,增加权益资产、低信用等级债券等的投资,加大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5.信用风险需持续关注

一是债券市场主体评级下调与违约事件增加,风险企业性质、违约券种范围不断扩大,保险资金投资债券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二是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占比提升,信用风险敞口有所扩大。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攀升带来保险资金投资信托、债权计划等非标产品的潜在信用风险提升。另一方面,部分非标产品蕴含违约风险,投资相对稳健的保险债权计划的信用风险也值得关注。

6.公司治理及规范经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薄弱。部分公司股东股权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公司治理有效性不足,关联交易风险突出,内部管控机制缺失。二是违规经营问题突出。2017年监管机构对机构罚款金额达1357万元,行政处罚力度前所未有。处罚事项最多的为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三是经营数据失真,主要集中在车险和农险,此外存在部分由于指标口径问题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

7.声誉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项俊波案件严重损害保险监管形象。二是冒用保险机构名义的违法案件扰乱行业秩序,损害行业诚信形象。三是销售和理赔纠纷投诉居高不下,对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量快速增加,创新型险种投诉日渐增多,行业面临的声誉风险形势较复杂。

专家视角

由专家委员会专家撰写的八篇风险观测专题文章,集中反映了对非车险经营亏损、商业车险改革、利率风险、寿险公司转型、信用风险、长期股权投资估值等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和研究。

专家对2018年保险行业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及预判,专家认为,从长期看,保险公司仍然要防范低长期利率的风险。相比于2017年,2018年无风险利率呈下行趋势,市场缺乏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人身险公司负债久期较长、成本较高且有一定刚性,面临投资资产到期后再投资的风险。

专家认为,银行系寿险公司在转型发展中存在战略同质化高、资本补充难度大、业务结构调整难、产品销售过于依赖母银行等问题,专家从实施差异化战略、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重塑公司业务结构、深化集团协同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非车险方面,专家建议在监管层面实施分类监管、推动强制保险落地、加强产品监管、提升费用透明度;在市场层面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定期修订纯风险损失率表、计提巨灾准备金、严控中介费用;在主体层面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绩效评价导向。此外,未来商车费改应从产品多样化和费率市场化两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专家认为,2017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债券和非标产品面临的信用风险整体趋于上升,以外部评级为基础的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信用风险管理应该落实“偿二代”要求,坚守底线,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进行多维度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及AI技术,并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行业内资产负债错配一直存在, 2018年监管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有利于行业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