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国内外天然橡胶期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国内外期货价格数据

2023-07-28 15:17:20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国内外天然橡胶期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研究意义】天然橡胶制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易控性和政治敏感性等特点[1],其消费量也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2023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天然橡胶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以及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2017年欧盟将天然橡胶与稀土矿、稀有金属等―并列入27种关键原材料清单,美国也将天然橡胶列为重要农产品原料之一[3],天然橡胶战略物资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研究作为服务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助力我国从轮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工作,对服务我国胶企“走出去”,扩大我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20世纪50年代, 我国天然橡胶供应遭遇国际封锁,为了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橡胶树,天然橡胶种植开创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经过近70年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种植国和第四大生产国。2023年,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为116.67万hm2,产量为82.41万t、仅为全球产量的6%,而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占全球总销量的40%,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目前, 国内天然橡胶面临低产量、高消费量、高进口量并存的现状[4]。国际市场方面,天然橡胶供大于需的矛盾一直存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重要农产品价格均呈现不同幅度下降,天然橡胶消费受到抑制,价格面临下行压力[5],胶价一直低位震荡。国内市场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城镇化步伐加快,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轮胎需求量不断增大,天然橡胶消费量增长明显快于生产量的增加。2023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650万t,是2006年的3倍多。我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消费国,近3年每年缺口都在500万t以上,对外依存度达到85%,进口国集中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本研究切入点】天然橡胶国际期货市场形势已相对成熟,国内期货市场价格辐射力也不断增强。目前四大国际期货交易所分别是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新加坡交易所(SGX)、泰国农产品交易所(AFET), 其中SHFE天然橡胶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权威报价,价格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据SHFE数据显示,2023年天然橡胶期货成交量5 385万手,成交规模稳居国内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第一位。SHFE虽在东南亚各国期货交易所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各交易所价格相互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HFE等国内期货交易机构还不是全球天然橡胶的定价中心。但国内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整体在底部徘徊, 整体呈现弱势。因此,国内外期现货价格波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研究分析[6-7],成为获取国际市场定价权的重要突破口。【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价格都有一定波动规律,且保持着互动性,研究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对研判产业供需和价格走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当前不同品种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8-12],尤其是农产品期货现货价格联动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未来国内外胶价波动规律及特征,对推动当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1.1产量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作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年均产量80万t左右,海南、云南、广东3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9%以上。近年来,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经从2010年的62.80万hm2增长到2023年116.67万hm2。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明确提出,3年内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20万hm2,产量达到80万t。2023年天然橡胶产量在85万t左右。

1.2年消费量500万t以上

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近几年消费量持续走高且一直高于500万t,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3以上。从需求端来看,国内汽车工业快速崛起,天然橡胶产品消费量尤其是汽车轮胎快速增长,目前汽车轮胎消费量约占天然橡胶总消费量的70%,总体来看,国内轮胎生产量超过了全球轮胎生产量的50%。预计2023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在550万t左右(表 1)。

表 12010—2023年天然橡胶产业相关数据 Table 1Data of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23 表选项 1.3库存量保持低位

据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ANRPC)估计,2018年我国的天然橡胶库存量接近200万t,约占全球库存量60%。之后受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商品及金融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国内天然橡胶库存量从高位一路下滑,截至2023年6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仅为24.01万t,降幅明显。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全球悲观情绪蔓延,橡胶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胶价大幅走跌,进口量不跌反涨,在低价格和高进口量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近两年国内天然橡胶库存量维持相对低位。

1.4总体产不足需,需进口弥补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每年需求缺口500万t以上,对外依存度较高,约为85%左右。进口国高度集中,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4国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0%左右。其中,泰国仍然是我国天然橡胶进口的最大来源国,占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的60%左右。

1.5国内外胶价位低震荡

国内外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国内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最高在2011年2月第2周达到42 420元/t,之后价格震荡下跌,2015年11月第3周跌至最低9320元/t,2023年末略有抬头。2023年国内天然橡胶期货平均价格为12168元/t,比2011年均价下降63.9%。

2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供需走势分析 2.1生产将保持稳定

随着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支持建设以海南、云南、广东为重点的120万hm2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并逐步出台支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2023年全国然橡胶产量将保持在85万t左右,2030年达到110万t左右。

2.2消费量逐年增加

近5年来国内表观消费量持续走高且一直高于500万t,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预计203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为600万t左右。

2.3进口量略有下降,自给率保持稳定

我国天然橡胶及其制品年进口量在500万t以上。按照海关总署统计数据预测,2023年天然橡胶进口量(不包括未按照天然橡胶编码统计产品)达到250万t左右,预计到2030年进口量将下降到220万t左右。目前,天然橡胶自给率保持在13%左右,预计到2030年自给率能稳定在15%以上。

3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趋势理论基础 3.1研究概述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从天然橡胶价格走势、模型分析方法及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天然橡胶价格低位徘徊,胡冰川[13]指出随着疫情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宗商品贸易萎缩,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大宗农产品价格也呈现下降走势; 许灿光等[14]指出全球汽车行业低迷,下游生产和原料采购需求减弱,将会向上游原料供给侧逆向传导,抑制胶价回升。参照农产品价格变动多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方法研究,胶价波动也可采用此种方法分析。高云等[15]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分析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关系,提出国内小麦批发价受到国际小麦价格征向的显著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 孙大岩等[l6]通过2010年1月至2023年9月的省级数据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闵豫南[17]利用2015—2016年数据分析离岸股指期货与在岸股指期货的价格联动关系; 李珍等[18]指出利用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羊肉市场价格主要是从产品输出地区向净流入地区进行传导,且与格兰杰检验结果一致。伊克夫[19]利用SHFE和天然橡胶网日交易数据2365组,运用VECM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指出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强, 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小。但天然橡胶产业仍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杨耀华[20]指出天然橡胶行业发展处于低速期,行业集中化、规模化,竞争透明化、白热化, 提出建立农垦天胶产业联盟等政策建议; 张希财等[21]指出我国植胶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支持。

已有文献对解释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掌握价格波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调控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及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但仍存在深入探讨的空间。(1)已有文献采用的样本数据多为2015年甚至是2010年以前的数据,考察的时间段不能反映天然橡胶产业价格波动新特征及其可能出现的新关系、新规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天然橡胶价格变动规律没有反映出来,需要更新; (2)已有文献多是从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定性维度进行阐述,缺乏定量分析视角的研判; (3)对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缺乏理论与机制深人分析,研究结论的前瞻性不足。本研究针对以上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为当前及今后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3.2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影响机制分析

随着国内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影响的不断深入,国内外期货价格与国内现货价格之间动态联系也日益密切,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也愈来愈高。目前,我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已经形成国内期货、国际期货及国内现货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引导、相互联系的发展格局,国内期货市场也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占国际市场份额较低,国内期货市场影响力较低,受国际期货市场影响更大。因此,从理论影响机制上来说,天然橡胶国内现货价格受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加之天然橡胶本身带有金融属性[22],受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影响更为明显。

4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趋势的模型检验 4.1模型设定

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软件,采用单位根检验判断天然橡胶价格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天然橡胶价格关系,并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天然橡胶价格因果关系。通过构建平稳的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规律与特征。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当前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规律,作出预测。

4.2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为了反映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变动关系,数据指标选取主要是结合研究需要,兼顾数据的代表性和可得性进行选取。检验模型以天然橡胶国内现货价格(DSP)、3号国际期货价格(IFP)、国内期货价格(DFP)为天然橡胶价格变量,在每个变量前面加“D”表示该变量的一阶差分。本研究利用2010年第1周至2023年12月第1周国内外天然橡胶周度价格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统计数据整理而成, 共1 686个样本。

4.3数据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2010—2023年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表 2),天然橡胶价格自2011年上涨到峰值后下跌,其中,3号国际期货价格自2011年4月份第⒉周达到85 429元/t的峰值后逐年下跌,之后保持低位震荡。

表 2天然橡胶价格(元/吨)的描述性统计 Table 2Descriptive statistical table of natural rubber prices(yuan/t) 表选项 4.4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单位根检验变量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为了避免变量伪回归,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