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军舰上的损害管制部门都有哪些具体措施来对付破损? 保险 外汇管制措施有哪些内容和要求呢图片介绍

2023-08-06 11:02:1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军舰上的损害管制部门都有哪些具体措施来对付破损?

李三万

摘要:损害管制简称损管,是军舰上的重要部门,负责在军舰受损后紧急抢险控制损害进一步扩大,以保障军舰安全,那么损管部门都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图1:军舰的损管部门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军舰的损害管制简称“损管”,是舰艇为保障或恢复生命力所采取的预防、限制和消除损害的措施和行动。损管的内容包括:防沉与抗沉;防火、防爆与灭火;监测核武、生、化沾染情况,为舰船“三防”提供报警和启动对抗措施。

损害管制是军舰上必备的部署,而且损害管制是全体舰员都要掌握和了解的,特别是机电部门,更是舰艇损管的核心力量。

所谓水火无情,对军舰威胁最大的无非就是水和火这两种危害。

火灾管制,在战斗情况下,每个舰员都有自己分管的部位,并且根据不同情况会利用手提式灭火器、泡沫舱,还有就是用海水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就需要由损管队为主,其余舰员协同的方式进行。

相比较火,其实进水对舰艇的危害要更大一些。毕竟舰艇是航行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舰艇在受到进水的危害的时候,危险程度自然更大。所以现代舰艇在设计之初就做有了抗沉设计,一般情况下,三个相邻舱室进水,军舰不会倾覆。当然那是不得之举,其应对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主要的就是堵漏和排水。堵漏的措施又很多。一般情况下,对于水管爆裂相对还是比较小的危害,主要是舰艇受到撞击,发生裂痕进水,其水压极大,其处理方式上也是比较困难。

图2:对军舰来说,水火是危害最大的

军舰的损害管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个是舰艇设计时的损管设计,如不沉性设计、消防系统和三防系统的合理性设计;再一个就是舰员在实际使用中的操作措施。

防火与灭火对舰船来说至关重要的,防火与灭火主要体现在防火设计和灭火组织上。中国海军舰船消防系统通常由水灭火系统、浸水系统、喷水系统、1301灭火系统和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等组成。其配置的原则是:可燃、易燃液体火灾采用泡沫或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液化或危险固体物质火灾采用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普通可燃材料火灾采用水灭火系统;电气设备火灾采用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弹药库火灾采用水灭火系统;直升机机库灭火系统为高压细水雾系统,用于机库的降温灭火。在作战舰船和一些辅助舰船还设置有舰艇水幕系统。舰艇水幕系统是舰艇上能产生细微水流笼罩全舰艇的喷水装置。由水幕管路、喷头和消防泵构成。水幕管路,是连接在水平灭火管路上的分支管路。喷头分布在甲板和上层建筑周围.消防泵用于将海水抽入水幕管路,水流顶开喷头射出,形成笼罩全舰的细微水流幕。水幕系统能为舰艇降温、灭火,还可在舰艇遭到沾染时进行消洗,在发现核、生、化袭击时,启动水幕能减轻光辐射对舰艇、人员的伤害;减轻毒剂、放射性物质或生物战剂对舰艇的污染。

舰艇灭火具有易燃易爆物多,火势易于蔓延,通道舱室狭小小行动不便等特点。灭火时,必须按普通火、油火、电火、弹药火等种类和火势的大小,正确采取措施。对甲板及一般舱室的普通火,使用消防水使火场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而熄灭;对油舱起火使用化学灭火系统、器材和隔离窒息方法,使火场空间的空气含量降到12%以下而熄灭;对工作舱的电火必须先切断龟源,再用化学灭火剂使火熄灭;对弹药舱起火使用海水冷却降温灭火,严禁使用封舱灭火的方式。对甲板上起火的水雷、鱼雷、深弹、导弹等,要组织人员迅速将其推出舷外,然后舰船高速驶离;在火势扑灭并控制后,还要逐步开舱通风,防止复燃复爆。

图3:舰艇灭火需要面对的情况比较复杂

舰艇抗沉是在舰艇破损时,为保持舰艇不沉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主要是充分运用防沉设备和器材,进行堵漏、支撑、排水、平衡和扶正负初稳度,保持舰艇的浮性和稳性。舰体破损时,迅速进行堵漏,阻止海水灌入;进水危及邻舱安全时,及时支撑加固,限制海水蔓延;及时排除舱内积水,保持舰艇的储备浮力;针对进水引起的倾斜、倾差,及时平衡舰体,保持舰艇的稳性;出现负初稳度时,要消除自由液面,下移载荷加以扶正。

堵漏是在舰体破损时,阻止海水入舱的损管抗沉措施。由内向外堵漏是运用堵漏垫、支柱、肋骨撑架等堵漏器材,视破洞大小由适当人数在舱内进行。由外向里堵漏是将用绳索系好的堵漏垫、麻絮袋、橡皮塞、防水席或活页堵漏板等堵漏器材,从舷外利用海水压力和绳索拉力,使堵漏器材紧贴破洞。舷板夹堵是将丁型堵漏板折头伸出舷外,使折头与堵漏垫夹住破洞。支撑是舰艇为限制灌入的海水蔓延所采取的加固抗沉措施,对破损部位和隔墙、人孔、水密门的加固。排水是舰艇消除破损进水后果保持储备浮力的抗沉措施。平衡是捎除舰艇的纵倾或横倾,恢复舰艇稳性的一种损管扶正措施。平衡通常由损管总部自动实施,也可人工实施。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对角注水法、导移载荷法、排出载荷法等。现代舰艇损管与传统的损管概念已有极大的不同,现代舰艇损管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智能化,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海军对损管技术的发展历来较为重视,在损管设计上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4:中国海军舰艇的损管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人民海军舰艇的损管,由舰(艇)长统一指挥。副舰(艇)长协助指挥并具体指挥舱面损管、舷外堵漏等工作。机电长具体组织实施舰艇的损害管制并直接指挥各损管战位,大型舰艇上还有专职损害管制军官协助。各部门所辖管区和战位的一般损管行动,如灭火、堵漏、技术装备损管等,由各部门长负责指挥。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战斗部署中,按甲板和舱室分布情况,划分若干损管区划,各区划长负责本划区损管。大、中型水面舰艇还设损管战位(损管队)、平衡战位、舷外堵漏组和离舰损管组。损管战位由潜水、焊工、木工、电工和舱段等专业士兵组成,由舱段或帆缆区队长(军士长或班长)任战位长,负责无人舱室的损管和全舰性的损管,并协助其他战位的损管。平衡战位由熟悉舰艇系统的舰员组成,专司消防水供应、喷淋灌注弹药库、排除积水、导移油水和平衡舰体。舷外堵漏组由武器部门的士兵和帆缆、舱段、潜水等人员组成,负责临时制作和安装大型堵漏板、堵漏席、沉箱以及其他舷外堵漏工作。离舰损管组包括抗沉、灭火、器材供应、救护等小组,负责支援他舰的损管。小型水面舰艇不设损管战位,损管工作由各战位分担。潜艇按隔舱划分损管区,由舱室长分别指挥。潜艇抗沉实行严格的集中指挥,均衡潜艇、排除积水等作业由潜浮、应急吹除等战位按命令实施。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都设轻潜水组,担负各种水下损管作业和排除推进器、舵、海底门等水下装置的简单故障。损管指挥部位一般与机电部门指挥所结合,该处备有指挥用的损管备忘板、电话、广播器材及损管图表文书等。新型舰艇上设置损管指挥中心,配有水情、火情探测和显示装置,以及自动或遥控操纵系统,有的还配备专用计算机,提供抗沉和灭火决策方案,辅助损管指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