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人民币属于国际货币吗?2大要求要满足,回顾国际化的奋进之路 外汇储备属于国家还是人民币类别的

2023-08-18 08:52:48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人民币属于国际货币吗?2大要求要满足,回顾国际化的奋进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民众在出境旅游时,惊奇地发现人民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了。以前我们都需要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在国外进行消费。但是现在不用了,人民币出尽之后直接可以在当地兑换点货币进行交易。难道我们的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吗?人民币已经是国际货币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人民币的国际化一直在推进之中,但是人民币还谈不上属于国际货币,甚至还不算是区域国际货币。我们可以这样分类,美元是全球国际货币,在欧洲区域市场上,欧元完全属于区域国际货币,英镑和日元都属于区域国际货币。

仅仅从货币地位上讲,目前的英镑可能地位都比我们的人民币高一点。但是只要我国经济不断在发展,在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在提升。同样我们的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么人民币早晚将成为国际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成为国际货币,有着最核心的两大要求:

1.在全球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此类货币要成为普遍的外汇储备货币之一。一国货币的发行必须有外汇储备或者其他储备,例如我国的人民币货币发行就有着美元和一揽子货币在其中作为储备货币。那么一个国家在本国货币发行中,如果普遍将人民币作为重要的货币储备,那就表明人民币是国家货币。

2.在全球各国的贸易结算中,此类货币要成为普遍的结算货币之一。例如现在美元就是全球公认的贸易结算货币。欧元、英镑、日元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性也非常高。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两个国家要大量使用此类货币作为认可的结算货币,而让本国货币同此类货币进行稳定的挂钩。

那么目前我国人民币达到了吗?目前看来肯定是还没有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国际化的奋进之路,未来终将成功。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全球所有成员国2023年的外汇储备总额为11.8万亿美元,美元的份额高达7.8万亿美元(约占比61%),排名第二的欧元占比20.5%,日本还占比6%,而我国人民币的占比份额还不到2%。我们距离国际储备货币的目标还比较遥远。

大家都清楚,现在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还是占有着统治地位的。2023年3月统计数据表明,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比例份额高达44.1%,而第二位欧元只有13%多一点,美元超过欧元30.84%。2023年,人民币全年的国际贸易结算比例为1.3%,仅仅是美元的零头。

通过这两个数据,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而且还需要比较长时间逐步地向前发展。不过我国在推动两国双边贸易时,不断地将人民币作为两国间的贸易结算货币,这就是变相在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国际化。尤其是我国同俄罗斯和一些亚洲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人民币结算额的增长非常之快

在2016年,我们又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了SDR(特别提款权),从此人民币也成为国际五大常备货币之一。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人民币进入到他国外汇储备体系的步伐。尤其是在近两年,我国连续同多个国家的央行达成协议,双方互换货币作为对方的储备货币,加深两国货币之间的合作。到现在,全球共有70多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体系,虽然比重还不高,但是未来就有了加大人民币比重的坚实基础。

在2023年,央行发布了《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成为全球国际贸易第五大支付货币。其实这也是与我们现在的经济地位相关联的,经济越好,自然对方国家的贸易结算也愿意使用人民币。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应该得以显著提升,但是切不可操之过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要担当国际货币,要取决于重要的两个方面:

1. 人民币抗国际冲击的能力要强大而且稳定。在金融危机时要足以得到验证,而且市场化的操作来抗住危机。之前我们扛得过金融危机,其中重要方面在于我们货币的对外开放低,内部管制力量强。但是如果成为国际货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要允许自由兑换,那时能不能承受国际冲击呢?

2. 我国的经济体量、贸易体量、对外开放程度要在全球名列前茅。现在虽然我国经济体量大,但是我们人多,所以平均下来,人均指标还是不够达标的,人均GDP不高,财富积累也不够。其实这就是整体国家和民众的实力还是不够强。

人民币还是在“厚积薄发”的积攒阶段,不过我们已经同多个国家央行签订了互换货币,同样我们也与多个国家逐步开展双边贸易直接结算的协议。这就是人民币对外开放的渐进过程,当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币自然就实现了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