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泡椒凤爪大王,和基民一起交学费 债券型基金理财1000元收益多少

2023-08-19 08:56:28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泡椒凤爪大王,和基民一起交学费

一包泡椒凤爪12块,550万能买多少包?运营 | 刘 珊

“泡椒凤爪大王”有友食品投资工银瑞信的一款债券型基金,竟然亏损了近550万。

要知道,有友食品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也不过4700多万,这一亏直接亏走了其一季度十分之一的利润。另外,「市界」也帮大家算了,550万差不多能买45.8万包泡椒凤爪。

买债基也会亏

7月26日,“泡椒凤爪大王”有友食品发布公告称,因投资工银瑞信旗下一基金产品,发生大额亏损。

▲(有友食品理财收益情况。图源/企业公告)

具体来看,2023年12月30日,有友食品耗资8000万元,购买了工银瑞信添颐B基金(以下简称“工银添颐”),截至今年7月21日到期,该产品的实际收益金额为-547.43万元。

这一亏损数字是什么概念?

根据有友食品公告,最近十二个月,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理财金额合计16.58亿元,目前已获得收益1012.65万元。也就是说,工银添颐亏损的五百多万,相当于该公司过去一年理财收益的一半。

此外,今年一季度,有友食品的净利润也不过4745.12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工银添颐也亏损了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的十分之一。

而在过去12个月已赎回的23笔理财投资中,有友食品也只有这一笔投资是亏损的。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个疑问:这只基金这么差,“泡椒凤爪大王”为何要买它?

其实,工银添颐曾经并不差,并且还是一只老牌牛基。作为一只债券型产品,它成立于2011年8月,目前在管规模20.28亿元。Wind数据显示,成立12年来,其总回报高达140.20%,在同类89只产品中排名第13位,收益也大幅领先比较基准110.02%。

此外,在2012-2023年间,该产品连同其基金经理还多次获得金牛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等奖项,可谓是一只战绩卓著的明星产品。

▲(工银瑞信添颐及其基金经理获奖记录。图源/Wind)

这里也不得不提到该基金的三位基金经理。杜海涛2006年即加入工银瑞信,现任工银瑞信副总经理、执行董事,兼任工银瑞信(国际)董事长、基金经理等职;宋炳珅2007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基金经理,2023年从工银添颐离任;此外,工银瑞信养老金投资中心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景晓达,也曾于2018年10月到今年2月,担任过该基金的基金经理。

在他们手里,工银添颐也一路过关斩将,为投资者带去过十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杜海涛和宋炳珅,二人合作在多个评奖周期中获得超过85%的超高回报。

不过,最近1年,工银添颐似乎遇到了“水逆”,截至7月31日,该基金亏损3.25%,不仅跑不赢比较基准6.40%的盈利水平,在同类排名也比较靠后(633/788)。

要知道,工银添颐可是一只债券型基金。据天天基金数据,截至7月27日,全市场3173只债券型基金中,近7成在最近1年都获得了正收益。

回溯该基金“水逆”的原因,离不开股票持仓的表现不佳。

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债券资产主要重仓了杭银转债、南银转债、百润转债等可转债资产,而这些债券今年以来相对平稳。以杭银转债为例,去年12月30日,该债券收报115.90元,时间来到今年6月30日,该债券微跌至114.89元。

相比之下,其股票资产的跌幅则更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翱捷科技-U、百润股份、华懋科技、老白干酒等工银添颐重仓的前五大股票,在今年第二季度均经历了不小的下跌。其中老白干酒和华懋科技分别下跌33.13%、21.11%。按照该基金持仓比例粗略计算,仅第二季度,这2只股票就亏损超过300万。这也直接拖了工银添颐收益的“后腿”。

▲(工银添颐重仓股收益情况。图源/Wind)

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该基金二季报显示:“二季度,工银添颐的资产配置仍然侧重于股票与可转债方面,纯债部分久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资产配置结构方面,可转债比例在4月中上旬伴随着股票指数的上涨有近8%的调整;权益仓位仍然集中于电子(半导体)、消费、建筑、通信、交运等顺经济周期领域,在5、6月份经济数据转弱的过程中,给组合带来一定负收益;AIGC 方面布局较少。”

「市界」也就该基金收益走低的相关问题致函工银瑞信,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短期业绩遭遇挑战

实际上,不单是工银添颐遭遇业绩下滑,工银瑞信还有一些债基产品,收益也跑输了大盘。例如,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A、工银瑞诚一年定开债券A两只债基,今年以来的收益都不及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也未能跑赢沪深300。

具体来看,成立于2023年9月的工银瑞诚一年定开债券A,目前在管规模接近80亿元,主要重仓的都是19国开03这样的政策银行债,成立至今大部分时间跑输其业绩比较基准。

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A的表现也一样,2023年10月成立以来,收益水平大部分时间居于比较基准之下。

Wind数据显示,工银瑞信在管64只债券型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总规模达到2272.76亿元。最近1年,这些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65%,低于全债指数3.73%的表现。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债券型基金收益情况。图源/天天基金)

目前工银瑞信股票型和混合型权益类基金的在管规模合计为1570亿元,相对于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在工银瑞信整体7564亿的在管规模中占比较少,为20%。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工银瑞信旗下权益类基金过去三年、过去五年、过去七年绝对收益分别为23.89%、103.63%、117.67%,均居行业前列。比如工银瑞信旗下有不少产品长期业绩很“能打”,如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A近5年的收益为231.90%,工银瑞信生态环境A近5年的收益为190.94%。

但也有一些权益类基金业绩短期内遭遇挑战,例如,工银瑞信曾经的爆款基金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今年上半年合计亏4.5亿元(A、C份额合并计算),近两年的业绩为-18.10%。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业绩情况。数据来源Wind)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7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整体的收益为0.45%,而同期沪深300的收益为正的3.13%。

作者 | 路春锋

编辑 | 韩忠强

特别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