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物流干货: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应用及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外汇市场经典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大全

2023-08-20 20:41:55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物流干货: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应用及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15.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热点事件——科技进步产业升级

16.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热点事件——企业加快品牌升级

二、中国冷链物流各应用领域发展状况分析

1. 冷链物流产业主要产品线:食品&医药

2. 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超过2600亿元

3. 目前生鲜电商冷链配送方式仍存问题

4. 2023年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约3.8万亿元

5. “新冠疫情”有助于扩大医疗电商B2C市场

6. 医药产品产业链尚未形成完整的辐射网

7. 冷链物流产业潜在其他产品线

三、2023H1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典型案例分析

1.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持续获资本青睐

2. 冷链物流应用层典型案例——京东物流

3. 冷链物流应用层典型案例——京东物流

4. 冷链物流终端产品提供商——海容冷链

5. 冷链物流终端产品提供商——海容冷链

6. 冷链物流技术层典型案例——冰山冷热

7. 冷链物流技术层典型案例——冰山冷热

8. 冷链物流产业融合典型案例——苏宁冷链

四、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1.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

2.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二)

图表目录

图表1:冷链物流细分产品分类

图表2:2016-2023年全球各区域冷链物流支出及预测

图表3:2015-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产业融资事件及融资金额

图表4:2013-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5:2013-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图表6:冷链过程的技术与设备

图表7:2014-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8:2018-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

图表9: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10:2023年3月中国部分生鲜电商APP活跃人数增幅

图表11:“生鲜电商”网络口碑

图表12:2016-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测

图表13:中国生鲜电商主要配送方式

图表14:2016-2023年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

图表15:2016-2023年中国医疗电商B2C交易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16:中国医药冷链物流产业各环节

图表17:冷链物流其他品类

图表18:2018-2023年中国部分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情况

图表19:2023年京东冷链物流发展动态

图表20:京东物流冷链服务流程

图表21:2023年海容冷链主营产品收入占比

图表22:2018-2023海容冷链财务状况

图表23:2023年冰山冷热研发投入占比

图表24:2023冰山冷热研发投入金额及研发人员数量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

京东物流、海容冷链、冰山冷热、苏宁冷链

核心观点

“新冠疫情”带来机遇,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2023年将超4800亿元。2023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推动消费者对生鲜产品及无接触商品配送的需求激增。需求提升也使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预计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4850亿元。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超1800家,地域分布不均问题突出。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达到1832家,规模持续扩大。但华东、华南、华北企业占比合计超过六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域,企业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突出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冷链物流集中服务食品及医药产品线,两大产业均呈现对冷链物流巨大需求。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零售类及医药类产品,而该两大产业的电商市场均达到较大规模,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达2638.4亿元,医疗电商B2C市场规模将达708.5亿元。加上消费者对快捷、无接触配送需求日益提升,也推动着冷链物流市场扩大。

报告节选内容

冷链物流概念定义

冷链物流是指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欧美国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较成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欧洲冷链物流支出在2018年达到了58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欧洲国家根据本国农业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医药冷链物流上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冷链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细分,对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相比于西方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中国冷链物流体系仍处在发展初期,应借鉴西方相关技术和经验教训。

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2023年冷链物流产业投融资事件锐减

2023年冷链物流产业融资事件仅13件,融资金额为13.4亿元。融资数量为五年来新低,融资金额也逼近5年来最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冷链物流产业融资额下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盈利有限、外部资本市场热度下降或是主要原因。不过,冷链物流产业仍处于发展态势,市场仍然会继续扩大。

冷链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3780亿元,2023年将达到485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冷链物流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国家标准及利好政策逐渐落实,消费升级及冷链物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等利好因素,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中国冷链物流产业地域分布不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增长至1832家。地域分布上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占比分别为32.3%、17.7%及16.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地域分布不均,目前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该局面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热点事件——疫情带来危与机

新冠疫期:“危”“机”并存

爆发增长: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在疫情期间需求井喷,月活用户数量在三月份出现了成倍增长。

痛点暴露:用户投诉数量同比上升。面对如此巨大的流量,冷链物流行业出现货物短缺、人员匮乏、运力不足、系统崩溃等问题,冷链物流行业迎2023大考。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热点事件——科技进步产业升级

科技化:加速迭代、智能突破

技术突破:2023年中国制冷展及冷链技术论坛上,艾默生展示了全新的仓库供暖供热解决方案,日本教授展示了配送领域新技术。第四届全球医药供应链峰会上,美国礼来集团介绍了医药冷链精细化发展成果。

智能突破:2023年11月6日,澳柯玛2023年智慧全冷链产业峰会展出了最新的智能冷链产品,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出了“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涵盖家庭冷链、商超便利等全冷链产业布局。

产业升级:能耗下降、新能源大势所趋

环保升级:2023年6月13日,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实施冷链物流绿色改造工程,各领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集中更换绿色高效冰箱、商用冷柜、冷藏车、冷库等制冷设备和设施。

新能源发力:2023年8月5日,北京市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优先通行政策宣贯会表示,自2023年四季度起,逐步提高4.5吨以下持证车辆中纯电动货车的比例,计划2023年四季度达到25%,至2023年四季度力争达到90%。

冷链物流产业主要产品线:食品&医药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零售类及医药类产品。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新鲜度要求更高,推动了餐饮零售类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此外,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居民对于医药卫生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促进了我国医药类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超过2600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20.0亿元。2023年特别是“新冠疫期”以来,无接触要求推动线上经济的爆发,客观上也推动着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的发展为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大提供助力。而“新冠疫情”对生鲜行业的推动,也为冷链物流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但目前生鲜电商及冷链物流均存在地区发展不均的问题,未来随着对生鲜需求的群众进一步渗透低线城市,冷链物流的区域覆盖也有望加速。

目前生鲜电商冷链配送方式仍存问题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食品类冷链物流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2023年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约3.8万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物流市场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8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中国医药冷链的现状与标准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国内频发的药品安全事件也或多或少地暴露了医药冷链的薄弱。供给端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供应链前端医药生产企业冷链水平强于下游配送企业的差异,配套政策和标准不到位、设施、技术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低、运营效率低、未形成规模化及专业化运营、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不成熟等众多问题,医药冷链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医药产品产业链尚未形成完整的辐射网

医药类冷链物流产品包括药品、器械、血液、疫苗、生物制品和其他细胞组织。药品终端主要包括全国各级医院、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或直接面向患者。目前中国主要药企和物流企业的冷链尚未形成全国的辐射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直接针对C端的冷链物流还很少,C端产品和客户群的开发将会是医药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冷链网络化建设仍然需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