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展望|新资管时代来了:银行理财更多元,权益类占比将提升 投资理财占比
2023年来了,资管行业将开启新征程。
三年多来,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业务历经调整,净值化管理、限制非标、打破刚兑……一连串的“热词”勾画出整个过渡期的行业全貌。
资管新规过渡期已于2023年12月31日结束,银行理财是否将迎来新的春天?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直言,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空前广阔。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19万亿元,占比86.56%,占比较6月底提高7.53个百分点,存续规模金额较6月底增加18.64%。从全市场情况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不断提高,尤其已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各银行机构,净值化转型进度均位居前列。
从近段时间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扩容速度逐渐放缓,已成立的理财子公司有哪些先发优势?净值化转型有哪些难点,在产品上又有哪些新的方向?仍有一年过渡期的现金管理类理财怎样压降?净值化转型后,至关重要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如何开展?
净值化转型难点主要在于投资者教育和系统开发
以往,银行理财普遍给人的感觉是“稳”。在净值化转型的大方向下,理财产品整体向市价法转型,产品净值表现与底层资产的市场表现联结更为紧密,在这一大背景下,产品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
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益标准发布的《理财市场数据报告》显示,11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为3.49%,环比了下滑了1BP。
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自身的投研能力需要提升,同时在投资者教育上也要更有作为。因为不少习惯了“刚兑”思维的投资者对净值化产品的观念转变仍需时间。
平安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平安理财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资管新规后,在面向客户的投资者教育和理财资管机构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两个方面,要做到两者并重、齐头并进。
“新资管时代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后,波动可能成为常态,平安理财将正视市场变化同时做好客户陪伴和投教工作。”平安理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另一方面,以简单的产品来承载复杂的主动管理能力和多资产多策略优势能力,从而服务于老百姓家庭资金稳健配置的核心需求,这也是考验公司投资理念真正融入零售生态的关键。
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层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谈到,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之中,银行及理财公司所面临的难点主要是投资者教育和系统开发。前者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净值型产品,从而理解和接受产品的净值波动;后者则主要是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根据各项监管制度要求完成各类系统功能的开发及上线,包括存量产品的迁移等,均对系统开发工作产生一定挑战。
“其实,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其净值能更为真实、直接地反映出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使投资者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状况,这并没有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宁波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宁银理财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理财公司一方面需提升投研能力,优化客户的投资体验;另一方面需大力开展路演、培训宣导等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产品净值及投资策略,从而提高投资者对于产品净值波动的接受度。
理财产品预计以多元化为主要方向,将加大含权理财布局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居民的投资理念也将伴随财富管理需求的增长同步提升。多元化,是多位理财子公司人士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
宁银理财相关人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传统银行理财业务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投资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各类客户群体的多样化投资需求。以理财子公司的组织形式进行展业,将有助于建立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体系,更好的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同时,也将有助于实现自营业务与代客理财业务完全风险隔离,真正实现“买者自担、卖者尽责”的转型目标。
“从已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机构来看,在产品体系完善度、投研能力、客户服务水平、风险控制及系统架构等方面,均已形成明显优势。”上述宁银理财人士认为,后续,理财产品的整体发展预计将以多元化为主要方向,更注重投资策略的细分以及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产品形态、功能设计、策略类型等方面趋向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之中,预计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占比将会有所提升。
平安理财相关负责人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这位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平安理财已经初步建立涵盖现金类、固收类、固收+类、混合类的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全产品线。未来,将加大含权理财的布局,继续主要通过FOF、MOM方式全市场优选公募基金和管理人,并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布局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含权产品。
一位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银行理财必须把自身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深度融合,比如聚焦“专精特新”、“共同富裕”等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财富管理、跨境业务等也是未来资管市场的一大“蓝海”。
这位人士还指出,对于一些具备高技术、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的新业态,不能单靠间接融资支持,需要债券、权益等直接融资服务,银行理财能通过自身优势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现金管理类理财未来一年怎么调整?
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大限”已过,但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热衷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过渡期还有一年。今年6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从投资范围、信用评级、投资比例限制、流动性要求、投资者集中度管理等方面规范现金理财产品运作。
可见的是,在资管新规的大框架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优势也将不再明显。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认为,现金管理类产品中,理财子问题集中于评级,全国性银行主要是期限,而城农商行期限和评级待整改的产品占比都较高。结合当前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预计需要整改的资产可能达到3.5万亿元。
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层人士向澎湃新闻分析称,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实施规模控制,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或理财公司可能存在需要压缩或控制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部分客户需求可能流向其他机构发行管理的同类产品。
这位人士还指出,目前,各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已经开始按照新规要求控制产品规模上限,同时加大系统开发力度,确保新规要求的各项监管指标后续可通过系统实现控制。产品发行方面,部分机构陆续发行类短债基金产品、短期限持有期型产品等,可满足部分流动性要求略宽松、收益要求较高、同时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客户的中短期限投资需求。
“新规发布后,平安理财全面梳理了现金理财产品存量已投资产状况,按照2023年底达标时间要求,现金理财产品中超期限和超比例资产占比很小,在过渡期可以市场化调整完毕。同时,为积极落实现金理财产品转型的政策要求,平安理财提前布局,以场景能力增强客户黏性以稳定规模、继续服务好客户。”平安理财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如此说道。
据他介绍,平安理财一方面依托平安集团科技力量,将现金理财充分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以提升客户使用体验,以强大的场景能力和使用便利性增强客户黏性,降低客户对高收益率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考虑到投资者对短期性高流动性产品需求,积极布局短久期产品,丰富货架,服务投资者。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