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2023:5家机构“暴雷” 留下千亿烂摊子
作者| 付影
编辑 | 吴婷婷
来源 | 独角金融
往昔已成历史,未来能否可期?
经历了较早期的野蛮式生长后,信托行业经历多轮大力整顿,每轮整顿中总有不少名字消失在历史长河,有的则是在风险爆发、资不抵债倒闭之后重整逾十年仍未有结果。目前,信托公司数量也从高峰期的上千家到现在的68家,从2007年之后,已经有13年未再发放新的信托牌照。
信托行业一路走来,总与“风险”、“神秘”两个词密切相伴,如今更是多了“珍贵”这个新标签。
但细数如今68家信托公司,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有些已然是汲取“前辈”教训,发展走上正规,“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马加鞭;而有些则又一次陷入困顿。
回首2023年,集合信托产品共发生310多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600亿元,包括新时代信托、四川信托、华信信托、安信信托等公司均出现了大量信托产品集中违约事件,涉及的违约项目金额巨大。
其中,有两家信托公司因存在违规行为被接管;一家因暴雷被银保监加强管控;一家被监管组成的小组入驻……
信托新一轮行业整顿又悄然而至?
1
信托的多事之秋,谁之过?
1、华信信托:被派驻联合工作组
“董事长打伤总经理”曾上热搜的华信信托的真实面目逐渐公布与众。据独角金融(微信号:uni-fin)了解,华信信托业务去年被监管叫停、数十亿资金缺口、被指向关联公司倒款等,公司目前被派驻联合工作组。
正值春节,金融监管部门已派出工作组对华信信托开展清产核资、资产清收、引战重组等工作。
自2023年9月24日起,华信信托连续发布多份产品延期兑付公告,涉及的产品数量达27只,截至目前,仅有4只产品按约定兑付。另外有4只信托产品已过兑付日期,但目前仍未发布兑付公告。
中国科技新闻网今年1月曾报道一份与华信信托有关的案件,称华信信托利用76家关联公司倒款855笔。独角金融查询上述案件判决书发现,这起案件涉及的倒款金额达百亿。
截图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2、四川信托被管控
去年12月22日,四川信托被管控的靴子也落地。
四川信托风险爆发的原因,大体总结为:股东及关联方违规占用信托资金或有固定贷款、开展大量违规业务等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四川信托董事长牟跃被免职,任命第二大股东中海信托董事长黄晓峰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外,监管部门还限制了四川信托四位股东的管理权。目前,由建信信托负责其日常经营管理。
从1月开始,四川信托已对投资人认购的产品份额进入登记流程。
引爆这颗大雷的导火索,归咎于四川信托TOT项目的停发后,导致此前被遮盖的隐患由此撕开。
截至去年6月,四川信托涉及的TOT产品续存规模总计超252.57亿元,TOT产品系列达到十几个,产品到期时间主要集中于去年和今年。
3、安信信托被迫重组
作为上交所唯一的上市信托公司安信信托(600816.SH,现已更名为“*ST安信”),近年也是负面缠身,产品大规模陷入逾期、天量的债务窟窿、实控人因涉嫌违法放贷款罪被抓、股价暴跌、业绩连续大亏等,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风险爆发后,导致安信信托被迫重组。去年12月中旬,重组方上海电气完成对安信信托的尽调,各方进入谈判阶段。
安信信托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据财新网此前曾报道称,截至2023年末,安信信托的主动管理类信托产品逾期500亿多亿。
深陷危机的安信信托也就此引发了信保基金首次风险事件,为此也曾闹上法庭,这起诉讼的背后,涉及的逾期借款金额高达56亿元。
上述公开追债也只是安信信托深陷诉讼泥潭的冰山一角。从2023年6月起,安信信托涉诉案件合计金额逾百亿,多数案件已经被立案,且处于审理阶段。
也有个别涉诉案件达成合解。比如,原告长春农商行6.13亿元涉诉款项已经提出撤诉申请。
4、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被接管
2023年6月,因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银保监会对新时代信托和新华信托实施接管。
公开信息显示,新时代信托与新华信托均系某资本巨鳄旗下公司。新时代信托被接管,主要因该资本巨鳄违规占款、资不抵债所致。新华信托则主要是由于内部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
根据接管组工作安排,新时代信托主要从份额登记、清产核资、引入股东、兑付这四个阶段解决问题。前两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则是等待其引入战投的相关进展。
相比新时代信托,另一家被接管的新华信托进程则稍慢一些。
去年10月下旬,新华信托完成信托产品份额登记工作,同年11月初,新华信托对资产评估机构公开招标,相关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
新时代信托与新华信托风险爆发的同时,也让天安财险从昔日的黑马变成亏损王。截至2023年9月4日,天安财险认购的新时代信托作为受托人发行的信托计划共计28笔,本息合计296.2亿元,其中16只产品逾期,184亿元无法兑付。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天安财险均为同一实控人,都是某资本巨鳄旗下金融机构。
2
2023年信托产品违约金额或超千亿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2023年全年,集合信托产品共发生310多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600亿元。
业内人士对独角金融(微信号:uni-fin)表示,无论是爆雷还是被接管或管控,从产品角度理解,都可以看成是金融机构对于产品、市场没有敬畏之心。分析上述几家信托公司,他们出现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关联交易、期限错配形成资金池。
分别来看,关联交易的典型代表则为新时代信托与华信信托部分产品,其中新时代信托的股东或者关联方的金融公司做股权质押,通过这种手段获取资金。华信信托则被指通过设立多家关联公司进行倒款。
川信信托因资金池业务出现了问题。当产品期限错配后资金池则自然形成,而资金池内资金的用途完全失控后,这是爆发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金池主要问题在于,信托公司在募集资金时,未对投资者说明具体资金投向,因此投资者没有办法在投资前了解产品融资方、所投具体项目、风险控制措施等。
去年6月24日,四川银保局副局长周杉曾在四川信托与投资者沟通的会议上表示,四川信托出现当前的局面,根本原因是该公司无视监管要求,以隐蔽的方式大量开展违规业务,通过复杂的结构隐瞒资金的真实投向。
3
行业整顿进行时
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提到,少数信托公司已劣变为高风险机构,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在风险难测的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治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早在2023年3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针对信托公司股权穿透进行了强化,对信托公司股东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与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而对信托股权进行治理的前提则是,部分信托公司股权管理乱象导致风险事件频发,给有效监管带来不少挑战,上述办法的实施从制度上有效地堵住股权违规事件的发生。
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风险频发,也给行业带来警示。
《中国经营报》报道称,2月7日,银保监会通过电话视频的形式召开了2023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会上监管部门明确提出2023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理。其中,监管要求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和非标资金池要清零。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人士还在会上通报了2023年信托公司压降任务完成情况,在安信信托、四川信托、华信信托等高风险公司之外,现场还点名批评了近20家信托公司,其中不乏央企、国企背景的信托公司。
知史以明鉴,通过2023年这些暴露风险的信托公司,给信托公司和投资人都敲响了警钟。作为投资者,在投资任何产品前,都不能忽略道德风险、底层标的以及投资逻辑,更不可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经历一系列整顿,风险较大的信托公司如何防范化解风险、回归信托本源,值得期待。
版权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