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从评级角度如何看待评判信托产品风险 信托产品r2风险等级
过去五年中,在银行信贷管控、社会融资需求强烈的背景下,凭借银信合作渠道以及“刚性兑付”的光环,我国信托行业规模急剧扩张。截至2013年,信托行业管理资产总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然而,随着信托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信托业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暴露,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事件屡见不鲜。鉴于此,中债资信对近期信托危机产品兑付危机事件所显现出的共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理清目前信托产品的风险轮廓。同时,从评级角度对如何看待和评判信托产品风险进行了简要阐释。
一、近期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事件回顾
(一)深陷兑付危机中的信托产品多集中在房地产和矿业等领域
2012年至今,仅在市场公开披露的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事件就有28起,涉及金额191.42亿元。兑付危机事件中的信托产品期限均在1到3年间,收益率平均在10%左右,最高为13.5%。为了提升安全性,上述信托计划均设置了增信措施,包括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抵押、土地抵押、股权质押、优先劣后结构化设计、公司控股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等。从产品配置区域和行业领域看(见图1和图2),虽然以上信托计划的投向区域并没有表现出集中性,但28支信托产品的投资领域却惊人一致:除华澳信托-长盈11号计划、华鑫信托-希森三和计划和中信信托-三峡全通计划外,其余信托产品均投向了房地产和矿业领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房地产和矿业行业本身就属于近几年信托行业的主要配置领域,据统计,仅2011年,信托行业共发行了1003款房地产信托产品(含保障房),发行规模为2864.1亿元。而随着房地产信托监管收紧,矿业信托替补效应显现,发行数量迅速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和矿业周期性强,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目前宏观经济周期性下行的背景下,两个行业所面临的风险都相对较大,导致房地产和矿业类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频频发生。
图1 兑付危机事件区域分布
图2 兑付危机事件行业分布
(二)多数信托公司均遭遇过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事件
根据公开信息,兑付危机事件并未集中在一家或几家爆发,较为分散。虽然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吉林信托和安信信托涉及的兑付危机事件相对较多,但与其他发生危机事件的公司相比,数量差距并不大。总体来看,兑付危机事件在信托行业中分散性爆发这一现象,反映了信托行业整体在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存有问题,也预示着其他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同样存在类似的兑付风险隐患。
信托公司
危机事件数量
兑付规模(亿元)
中信信托
3
55.47
中诚信托
2
31.40
中融信托
3
19.99
华润信托
3
18.40
吉林信托
3
13.23
新华信托
2
11.60
安信信托
3
10.35
陕国投
2
9.70
华澳信托
1
6.45
华鑫信托
1
5.47
五矿信托
1
4.00
中粮信托
1
2.05
国投信托
1
2.00
四川信托
1
1.00
中泰信托
1
0.31
合计
28
191.42
表1 兑付危机事件涉及的信托公司
注:除华润信托两笔固定收益类产品外,其他有优先劣级设计的信托产品的劣级部分均由项目公司承担,因此其他产品只统计了优先受益权部分的规模。
(三)刚性兑付已成为解除兑付危机的“潜规则”
从兑付危机事件的结果来看,2012年以来的信托产品均最终实现全额兑付 。根据已披露的兑付结果,信托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通过接盘方资金兑付出现风险的信托产品已成为行业惯例。在刚性兑付后,对于部分抵质押品价值较高的信托产品而言,信托公司化解风险的能力相对更高。通过以司法途径来争取权益对抵押物司法冻结和拍卖,或直接寻求当地企业进行接盘等形式,信托公司大多能在几年时间内实现前期兑付资金的顺利回流,如安信信托-昆山?联邦国际计划、中信信托-三峡全通计划等。而对于抵押品价值不足以还本付息的信托产品而言,发售这些产品的信托公司却没有那么幸运,虽然其仍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兜底,但对于其资本质量却形成重创,难以在短期内弥补。
二、如何从评级角度看待信托产品信用风险
从评级角度来看,无论是配置领域与产品结构设计,还是信托公司的尽职调查与后续管理,这些方面均会对信托产品的风险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信托产品并未评级,但信托产品背后的风险与债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