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植系的四大财富公司好还是中融信托好? 保险是信托吗还是理财呢安全吗
中融也是集团重要资产的一部分,不管信托承不承认事实如此。如果当初没有借力四财尤其是新湖和恒天的助力根本不会有现在的规模和统治力,反之亦然。信托公司的成长轨迹无非就是扩规模增资本的反复操作,如果规模增长阶段的资产审核比较严格,公司顺利完成发力跻身前列,比如中融、中建投,反观安信的状态就有点窘迫了。
四财现在基本已经是私募股权机构的定位了,产品不再具备多样性。底薪已经是信托公司的标准了,一年一亿一万底薪,佣金多了一些,税收上面有一点点优惠。优势在于产品很多都是一年的,短平快,资金利用率高。如果投资单做的比较好,顺带带一些国内外保险,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了。
中融的向来是走人海战术的路线,业务人员是同级别信托公司的三四倍,如果能把人均产能提上来,每年的净利润一定是坐三望二级别。比较吸引人的地方是两年期产品有1.6倍以上的系数提升,加之品牌加成完成每年七千万的考核并不难,但是赚钱有点难。
财管行业是特别吃资源的,毕竟跟你竞争的很多业务员都带着银行客群的老业务员或者企业家培训中心的老师等。如果从零开始,中融更加容易些;如果挑战自我,四财更加适合。
PS:还有一个好玩的事,四财通常认为自己和中融是一家,区别不大。而中融一直强调不认识他们,他们是李鬼~
更新于2023年10月17日
很庆幸上一轮暴雷潮以上几家财富公司都咬牙挺过来了,当时很多产品都过了10个工作日才兑付,万幸当时的媒体没有现如今发达,后来慢慢把到期时间做短了,也算是从死亡边缘爬上来了。
现在的财富公司已经彻底沦为了股东自融的工具,几乎没有纯代销产品;3-5年的长期定融比比皆是,和P2P公司最后的业务形态如出一辙,业内人士常常调侃其为大号P2P公司。
当然除了固收业务,他们也有一些创新型资产,比如二级市场私募和保险产品。看起来多样化,其实有些大而不专。
不得不说现在的投资人相比5年前已经专业很多,再也不是听着故事看着门面买产品了,固很多财富公司的产品在中大型城市销量持续走低。随之他们开始转型向3456线城市迈进,招徕银行的客户经理为其卖命。众所周知银行客户经理为人“单纯”资源优质,在高底薪高佣金的吸引下纷纷“下海”。
后续发展不做预判,5年后再来更新,各位银行想要试水三方的老爷们请三四而后行!
更于2023年8月14日
均已爆雷,后续处置时间长,难度大。银行从业人员不具备真正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知识,被冠冕堂皇的公司哄骗洗脑在所难免,希望后续能够尽快解决。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