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债券>正文

全球金融观察|应对欧美银行业危机,日本金融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持有巨额美债风险何在? 日本债券市场规模

2023-09-01 12:48:04 互联网 未知 债券

全球金融观察|应对欧美银行业危机,日本金融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持有巨额美债风险何在?

银行危机冲击波之下,日本金融业警惕出现下一个硅谷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一周内三家银行倒闭,之后又有百年品牌瑞士信贷面临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有见及此,日本政府方面也急于给市场投下“定心丸”。3月2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日本银行体系整体稳定,当局正高度警惕关注金融市场动向。他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出现规避风险的波动,每个国家都迅速加大努力应对。

此前,包括日本央行在内等6家全球主要央行决定,通过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安排加强流动性供应。此举是为了确保银行有足够美元,以支持全球现金流动性。

3月23日,日本股市两大股指在反弹回升仅一日后继续收低。收盘时,日经225指数跌0.17%,报27419.61点;东证指数同样收跌,报1957.32点,较前一日微跌0.29%。包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内的多只银行股收跌。日元方面,美元兑日元汇率较3月11日前后大幅回落,日元走强。截至3月23日下午5时许,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131.1日元。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线日元反弹主要受避险情绪推动,一旦银行业担忧情绪降温,日元将出现回跌。在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不变的背景下,直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前,日元难以形成持续上行的趋势。

另外,作为长期利率指标的10年期新发国债价格持续上升,收益率从3月9日的0.5%下跌至本月23日的0.298%。

就目前来看,日本资本市场上的避险情绪依然存在,而且日本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备受关注。据统计,仅上周,日本三大银行的市值损失超过200亿美元。有分析认为,日本银行对利率上升特别敏感,而且由于日本经济增长放缓,银行的放贷很少,由此积累了大量债券,而对于规模较小的贷款机构来说困难会尤为明显。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本一些企业、金融机构与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硅谷银行破产对其流动性存在一定影响。

当前,日本金融市场面临着哪些危机?银行危机是否会对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节奏产生影响?

手持巨额美债有何风险?

接二连三的银行风波后,日本央行等6家发达国家央行采取协调行动,将增强对市场上的美元供应。

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诞生于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当时美联储向多家海外央行提供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用以解决当时美国以外地区出现的短期美元流动性短缺问题。最近一次使用该协议,是在2023年疫情发生初期,当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巨震并出现“美元荒”的问题时。按照协议规定,美联储按一定的汇率,将美元与其他央行的货币进行互换,并约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点以相同的汇率将货币互换回来。该措施既不会影响美元与相关货币的汇率,同时又有助于解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

“全球加息浪潮下,美国与欧洲银行业的风险事件存在进一步蔓延的风险,同时美联储也要防止外部的金融冲击进一步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明明认为,美联储通常会在美元流动性短缺时采取类似行动,避免美元流动性问题造成信贷紧缩等负面影响。

从本周初起,对利率预期最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经历断崖式暴跌,从5%附近跌至3.9%附近。截至3月22日,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略有回升,收报4.23%。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回升至3.638%。

就3月以来美债收益率在震荡中连续大幅下行的态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认为主要释放出两个信号,一方面,市场对美欧银行风险暴露的担忧仍未完全消散,依然担心流动性危机可能进一步蔓延至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