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保险>正文

请问买重大疾病保险需要多少钱一年呢? 外汇可以买保险吗现在多少钱一个月呢知乎文章

2023-09-11 21:56:18 互联网 未知 保险

请问买重大疾病保险需要多少钱一年呢?

问的太泛泛了,就像有人问:“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多少钱?”应该是买保险特别初期的想法,距离真正买上保险还有很长距离。

影响重疾险保费的因素太多了,性别、年龄、保障额度、产品类型、对保险公司的要求……

12年金融老司机,全国前1/50000的保险顾问,提供一些参考信息,5分钟帮你建立购买重疾险的大框架。

一、30岁,100万保额,保费多少钱?

先给题主个概念,30岁的男生,100万保额重疾险,保费多少钱。

3种不同的产品类型,保费不一样。

第1种:保终身的储蓄型产品,有大病赔100万,没大病也不会白交保费,会在身故后赔100万给家人。30年交费,每年保费约2.38万元。

第2种:保终身的消费型产品,砍掉了身故赔付,有大病赔100万,没大病就当保费消费掉了。30年交费,每年保费约1.32万元。

第3种,只保到70岁的定期产品,砍掉了70岁之后的保障,70岁之前得大病赔100万,70岁后不管。70岁之前患重疾的概率比70岁后低,保险公司赔付概率也低,所以保费更便宜,30年交费,每年保费0.94万元。

题主可能会问:30岁,为啥要买100万保额?我随便说的,因为我也不知道你要买多少。

不同收入、支出水平,所对应的保额需求是不一样的;而且如果已经结婚,要从整个家庭去做规划的,不能单看一个人。

二、年收入60、100、150、200万的家庭,保费分别多少钱?

在产品类型确定的情况下,重疾险的保费,主要跟你买多少保额有关系。这就好比买房子,同一个小区,面积100平的,和200平的房子,总价肯定不一样。

那到底买100平的,还是200平的?要看家里几口人、需要几个功能房间、以及预算有多少钱。

重疾险的保额规划,主要和家庭年收入、支出、家庭责任有关系。

1、买多少保额?

下面的内容都是抄自我刚出版的保险科普书《保险应该这样买》:

重疾险的保额,主要考虑发生重疾,治病、养病需要多长时间。

得了大病,多久能去上班,主要还是看病情,不同的大病不一样。也看家庭,不同的家庭条件,病人的选择也不一样。

有些大病,休养时间不长。比如心脏搭桥手术,只要几个月就可以行动自如,只是恢复工作后不能太累。

但有些大病,治疗过程很长、治疗频率很高,没办法正常工作。

我以前有位同事得了尿毒症,他每周只能周二、周五来工作两天,其他时间都要去医院做肾透析。而肝癌、白血病患者,手术后需要持续做几个疗程的放化疗,还要频繁去医院做复查,恢复就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癌症治疗中,有一个“5年生存率”概念,某知识平台医疗健康领域IP“普外科曾医生”是这样说的:

“比如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是60%,就是指有60%的乳腺癌患者,存活时间可以超过5年。

为什么是5年生存率?而不是1年、2年生存率?这是因为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的高峰期在前5年。如果5年之内没有复发和转移,那么以后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概率就很低了,可以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

所以,如果你不幸患癌,但是5年后没有复发和转移,那么恭喜你,基本上已经战胜癌症了。”

所以5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治疗和康复期。如果家里主要负责赚钱的先生患上比较难治的肝癌,有多少妻子忍心在这关键的5年,让他赶快回去拼命工作?有多少父母忍心让儿子扛着病体去加班?

所以重疾险的保额,一般以弥补5年左右的收入损失为基础。假如一个人年收入40万元,购买20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发生大病,可以一次性获得200万元理赔金,就可以让病人在更平静、坦然的状态下治病、养病。

重疾险的保额有个最低限:不能低于3-5年的生活支出。最起码得保障家里能在经济支柱不去上班的情况下能正常运转。

对于双职工家庭,理论上妻子生病,丈夫还有收入可以养家,生活应该还可运转。可实际上,家里只要有一个人得了大病,另一个人也会大量影响工作。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在患乳腺癌后写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详细记录了得乳腺癌之后丈夫、母亲对她的照顾。丈夫“光头”从她患乳腺癌开始,几乎是全程陪伴了她所有的治疗,想必也耽误了很多工作。

摘自《此生未完成》:

在化疗的时候光头一直在病房陪我……晚上光头照例等我睡下,自己去护士台工 作写报告。我继续打赫塞汀,光头把心提到嗓子眼守在床边寸步不离。

光头借了志军大哥的商务车,晃晃悠悠带着全身骨转移的我,去了那个距离上海开车差不多一 天的黄山深处。

光头背我下楼呼吸新鲜空气……

所以不管每个人收入多还是少,家庭每个人的重疾险保额,都不应低于3-5年的家庭生活支出,以保证家人即便放下工作来照顾病人,生活仍然能继续。

2、对应多少保费?

根据我给300+家庭做保障规划的经验,一般中产家庭,配置较充足的重疾险,所占保费支出在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

具体要看所配置的产品类型,但总体而言15%的比例是要的。

3、年收入60万,重疾险保费9.1万

(1)家庭背景:

阿玲夫妻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玲34岁,在事业单位工作;先生35岁,在国企工作。

他们有两个宝宝,6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凑成一个“好”字。

两人年收入都是30万元左右,有两套房子,没有贷款。

双方父母也都有自己的住房和退休金,轮流帮他们看孩子,还常常贴补孙辈生活费用,阿玲家每年生活支出20万元左右。

(2)重疾险保额:

一家四口每人100万元保额。

阿玲和先生都承担着家庭经济责任,任何一人发生大病,不能工作,收入中断,都会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品质。

阿玲和先生各配置10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相当于每人3年的收入,够支撑家庭4年左右的开销。如果有大病,能得到充分的休养、治疗时间。

宝宝们的重疾险是为了解决父母照顾宝宝期间损失的收入,因此孩子们的重疾险保额参照父母的保额,也是各为100万元。

(3)选择产品类型:

阿玲和先生都选择终身储蓄型重疾险,一是因为核保相对宽松;二是肯定能获得赔付,如果一生没有大病,就当作给孩子传承的财富。

选择不分组多次赔付产品,和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相比,对第二次重疾的赔付概率更大。

两个宝宝都选择终身重疾险,均为不分组多次赔付产品,而且都包括少儿特定疾病,可以额外赔付100%保额。其中储蓄型重疾险50万元保额,消费型重疾险50万元保额。选择这样的方案主要是为了降低保费,兼顾保额和保障品质。

(4)核算保费:

一家四口重疾险总保费9.1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15.1%,将大病风险足额转嫁给保险公司。

其中大人保费6.9万元,占比76.9%,孩子保费2.1万元,占比23.1%。

如果先生在交费期确诊重疾、轻症,获赔之后,后续一家四口的重疾险保费共计每年9.1万元不必再交,保障继续有效。

4、年收入100万,重疾险保费8.5万

(1)家庭背景:

男主小林34岁,女主叶子33岁,他们有个2岁的儿子。

小林在某互联网公司做架构师,年收入70万,工作相当辛苦,几乎每天都是夜里10:00以后回家;叶子在某国企做经理,年收入30万,虽然不像小林那么辛苦,但因为通勤时间长,每天到家也是八点以后了。孩子都靠老人帮着照看。

他们都是老北京人,父母本来给准备好了婚房,过着无债一身轻的生活。但儿子出生后,他们贷款200万置换了学区房,小林说:正是因为有了贷款,他才认识到赚钱太重要了,于是从原来的小公司跳槽到大厂,收入提升了30%。

在北京,中产家庭开销不小。日常生活费用一年10来万,他们每个月房贷1万多,儿子报了个英语班,每年2万多,马上要上幼儿园,每个月费用平均下来要4000多块钱。“幸亏老人给力,不用请保姆看娃,一年30万成本能兜住。”

小林和叶子已经有一些保险了,我帮他们整理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父母都很有金融头脑,从90年代末,他们还不到10岁,就已经在用保险工具给孩子储存资产了。

叶子妈妈在她上初中的时候,给她买了10万保额重大疾病保险,所以她从小就知道,有一种保险,得了大病就给钱。于是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她就给自己买了30万保额的重疾险。

叶子说,她最近开始关注保险的事儿,知道自己家虽然有保险,但是保额不够,也不全面。“上一代人能买保险就很不错了,我们这一代必须买足够有用的保险。”

他们希望拿出一笔钱,来保障一下家人的生活,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要发生点风吹草动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2)重疾险保额:

小林200万保额,叶子100万保额(已有50万,新配置50万),都约为年收入的3倍。如果有大病,都至少有3年左右的休养、治疗时间。

儿子参照妈妈叶子,配置100万保额。解决父母照顾宝宝期间损失的收入。

一家三口的保费都不低于100万元,够覆盖3年左右生活费。不管谁发生风险,家庭都可以正常运转。

(3)选择产品类型:

小林和叶子选择保终身、储蓄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包含身故赔付,一生未患重疾,可以将100万元保额赔付给受益人——儿子,利益是确定的。

儿子选择保终身、消费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只有发生疾病时赔付,身故不赔付(或只赔很少一部分),儿子身上没有家庭责任,所以选择消费型产品。

他们都选择了多次赔付重疾险,以免发生一次重疾之后再无保障。

而且他们选择的是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和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相比,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对第二次重疾的赔付概率更大,更符合现代医学技术进步趋势。

(4)核算保费:

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8.5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8.6%,将大病风险足额转嫁给保险公司。

其中大人保费7.8万元,占比91.6%,孩子保费0.7万元,占比8.4%。

如果先生小林在交费期确诊重疾、轻症,获赔之后,后续一家三口的重疾险保费共计每年8.5万元不必再交,保障继续有效。

5、年收入150万,重疾险保费14.1万

(1)家庭背景:

甜甜30岁,先生大刚35岁,都是名校研究生学历;女儿1岁。

甜甜在医院工作,年收20万元;大刚在某互联网科技公司任管理职位,年收入130万元。两人年工资收入合计150万元,每年生活费用约50万元。

他们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价值在2000万元左右,房贷约400万元。

大刚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所在的互联网行业工作压力很大,熬夜加班严重,虽然目前身体还可以,但大刚的很多同事都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加班累出来的。

所以甜甜希望,给家人,特别是大刚,配置好健康保险,转嫁家庭收入损失风险。

(2)重疾险保额:

甜甜年收入20万元,配置5倍年收入——100万元保额重疾险,为一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基础配置;大刚年收入130万元,配置3倍年收入——350万元保额重疾险。

女儿配置重疾险主要为弥补父母照顾孩子的收入损失,参照甜甜的保额配置100万元。

(3)选择产品类型:

产品类型,以终身储蓄型重疾险为基础配置,为适当控制预算,搭配部分消费型重疾险,只保障大病,不保障身故。均选择多次赔付重疾险。

甜甜的100万元保额重疾险全部选择终身储蓄型产品;

大刚的350万元保额,配置200万元保额的储蓄型产品,150万元保额的终身消费型产品。

两人互为投保人,加投保人豁免险,一方发生重疾风险,双方保费可以都豁免。

宝宝的100万元保额,全部选择终身储蓄型产品。以大刚作为投保人,加投保人豁免险。如果爸爸发生重疾风险,宝宝的保费豁免。

(4)核算保费:

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14.1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9.4%,将大病风险足额转嫁给保险公司。

其中大人保费12.8万元,占比90.6%,孩子保费1.3万元,占比9.4%。

如果大刚发生重疾、轻症、身故,获赔之后,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每年14.1万元不必再交,保障继续有效。

6、年收入200万,重疾险保费25.2万元

(1)家庭背景:

王总45岁,是某投资公司高管,年收入200万元;太太黄姐42岁,全职在家;女儿15岁,读高一。

在北京有两套核心地段房产,没有房贷。家庭每年消费6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人情往来、女儿课外班等。

王总单位有团体高端医疗险;太太和女儿有基本社保。

最近婆婆因心脏病住院,黄姐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深感疲惫。她说,女儿高一,学习压力很大;老人七十多岁了,身体越来越差,深深感到作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

多亏先生收入还不错,医疗、生活等各项费用都不成问题。但毕竟是奔五十岁的人了,虽然现在身体健康,但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趁着还不算老,提前做好保障规划,心里会比较踏实。

(2)重疾险保额:

先生王总年收入200万元,家庭年支出60万元,选择配置400万元保额重疾险,一旦发生大病风险,赔付400万元,够支付家庭6年左右生活支出,弥补2年收入损失,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太太黄姐重疾险保额100万元。一旦发生重疾,一是会耽误先生工作,二是可能需要请人照顾,赔付的100万元,足够支付5年左右的护工或保姆费用,还可以部分弥补先生的收入损失。

给女儿配置200万元保额重疾险,一是考虑到女儿发生疾病风险,会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二是考虑到女儿将来长大、结婚后,身上有了担子,提前配置较高保额,可以帮她节省保费支出;三是女儿保障时间长,要适当考虑通胀因素。

(3)选择产品类型:

一家三口全部选择储蓄型产品。终身储蓄型产品,赔付确定、杠杆有保底,保障责任齐全,有病赔钱,没病等身故后将补偿金赔给孩子。

(4)核算保费:

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25.2万元,占家庭年收入的12.6%,将大病风险足额转嫁给保险公司。

其中大人保费21.9万元,占比86.9%,孩子保费3.3万元,占比13.1%。

如果王总交费期内发生重疾,赔付后,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每年25.2万元不必再交,保障继续有效。

三、不同公司,重疾险保费差多少钱?

现在消费者都学精了。知道买保险得多看看,不能邻居卖什么就买什么。

于是网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最好的重疾险是哪个?”、“某某公司重疾险性价比怎么样?”

同样都是重疾险,不同公司的产品保障责任、保费差距很大的。即便是保障责任差不多,保费差距也不小。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重疾险就是终身、储蓄型重疾险,咱们就以这一类为例来分析一下保费差距。

同样是30岁男性、交30年保费,100万保额,平安人寿平安福21每年交24208元,中英人寿至尊保每年交23800元,昆仑健康普惠保多倍版每年交20550元。

为什么有这么大差距?一部分原因是公司服务上的,另一部分是公司费用控制带来的。和产品责任多少关系还真不大。

1、公司服务差异

上面代表了市面上三类非常典型的公司。

平安人寿代表第一类,成员包括国寿、平安、太平洋、新华等,知名度很高,经营时间长,成立于1990年之前,规模大。

中英人寿代表第二类,成员包括中英、中意、工银安盛、同方全球、中荷、光大永明等,本身知名度一般,但股东知名很高,都是老牌垄断性央企、国企与世界顶级保险公司合资的。

比如中英人寿就是国家粮仓中粮集团和英国300年以上的保险集团英杰华合资。

昆仑健康代表第三类,成员包括信泰、复星联合、昆仑健康、三峡、百年等,知名度一般,但最近几年通过网络营销变身网红,一般都是民营公司小型公司,经营时间短,三峡、复星、北京人寿都成立于2017年及之后。

保险公司毕竟不是保姆,咱买完重疾险它也不会天天跟在咱身边伺候咱,对消费者而言,选哪家公司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是服务,包括核保、理赔、增值医疗等。服务是一种文化,贯穿于保险公司整个经营流程中。

有服务意识的公司,就会匹配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在流程制度上做好服务安排。而没有服务意识的公司,相对就会欠缺一些,虽然会满足监管要求,但整个体验上会差很多。

平安人寿为代表的第一类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匹配人力物力资源来做服务,服务实力不会弱。

中英人寿为代表的第二类公司,有强大的服务文化,移植的都是外方股东世界顶级保险服务体系,服务实力会很强。

昆仑健康为代表的第三类公司,以节省成本、网络拓客为经营战略,服务不会是它的主要卖点,低保费才是。

2、产品保障差异

保费有差距,并不是由产品保障责任的差距带来的。

保险公司再好,对于条款里没有规定的保障责任,也是不会赔偿的。合同条款里规定的责任,不管是哪家保险公司,都得理赔。

以下内容来自我的书《保险应该这样买》:

比如一款重疾险产品中规定:“重疾赔付之后,合同终止。”那么当一个人得了急性心肌梗塞,获得重疾理赔金后,合同终止了。如果几年后他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还能再拿着合同找保险公司理赔吗?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赔。即便告到法院,也不赔。

而如果保险合同中规定:“若被保险人自首次重疾确诊之日起 1 年后,再次确诊其他重疾,我们将按基本保险金额给付第二次重度疾病保险金。”那么,对于几年后的心脏搭桥手术,就是“理所当然”的赔付。

先看条款,后看公司,就是“先小人、后君子”。首先,最大化“理所当然”的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服务意识比较好的公司,这是锦上添花。

如果条款不行,指望保险公司多多“通融”,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这三款重疾险来看,平安福21只赔1次重疾,赔完之后合同终止;而中英的至尊保和昆仑的健康保都是赔2次重疾,保障责任强于平安福21.

3、运营费用差异

看保费,平安福21比中英至尊保高1.7%,比昆仑健康保高15%。

为什么有的产品,保障责任更好,保费还更低?特别是中英人寿服务还特别好,那为什么?

有的保险公司把你交的大部分保费用在给你保障上,而有的保险公司则拿出来很大一部分去给股东分红、给广告商费用、建设庞大的代理人队伍。

对于年收入三四十万以上的家庭,买保险时可以考虑做好「保障责任」、「保费」和「公司服务」之间的平衡,在品牌不错的情况下,选一个保障责任也不错的产品,比如中意人寿的悦享安康全能版、中英人寿的至尊保、同方全球的新康健一生多倍保,都是比较好的平衡点。

这都是能让你超出市场大盘平均水平的方案。

最后,多说两句:

1、转嫁风险不能只靠重疾险。特别是一些人的重疾险保额只有50万、100万,用来治大病根本杯水车薪,医疗险是必须要有的,中产阶层强烈建议配置高端医疗险。

2、买重疾险也不能只看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为400+家庭规划、理赔重疾险的经验告诉我,在投保流程合规、办理理赔手续、处理理赔纠纷等环节,优秀的经纪人比保险公司品牌本身更靠谱。

一个靠谱并且专业的经纪人会给保险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帮你实实在在节约保费。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又来杠我,我也不会跟你杠,知乎上找我做一对一咨询的客户比较多,很忙,没空跟杠精扯。

尹娜出版著作《保险应该这样买》中国人民大学本硕金融从业12年MDRT、TOT 顶尖保险顾问

- The End -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