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023-07-18 02:55:14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资管新规”,是指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四部委在 2018 年 4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它是一部专门指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纲领性文件,与金融消费者所购买的信托计划、银行理财产品、公募与私募产品密切相关。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深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进一步强调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

“投资者适当性”那些事儿~

究竟什么是“投资者适当性”呢?关键就在于三个核心要素。

1.做好对投资者的评估

了解客户是适当性管理的首要前提,只有了解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之后,才能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综合的评估。信托公司一般会通过《投资者风险适应性调查表》,来了解客户的年龄、学历、职业、年可支配收入、投资经验、投资偏好等信息,来综合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对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各信托公司划分的客户类型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根据风险承受能力从低到高可分为:不建议投资、保守型、稳健型、进取型、激进型。

2.做好对投资产品的风险评估

了解产品要求信托公司必须对其向客户推介或销售的信托产品有全面的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尽职调查。产品信息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将对其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信托公司要充分了解其提供的产品,并严格评估信托产品的风险,建立完善的产品分级制度。

3.做好投资者与投资产品的匹配

风险匹配是适当性管理的核心环节及原则。即信托公司在对投资者及其提供的产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投资者。“风险匹配”突出对于投资者尤其是普通投资者的特别保护,向投资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对于投资者自身来说,则需在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托产品。对于被评估为保守型的信托投资者来说,就不太适合购买风险评级较高的信托产品。

风险提示

大家在购买信托产品时,一定要配合信托公司进行风险评估,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并充分认识产品风险,准确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信托产品。“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只选最适合自己的信托产品,才是每一位投资者需要做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