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财经>正文

ETF投资指南:中国有哪些ETF可以投资?

2023-07-18 17:51:42 互联网 未知 财经

ETF投资指南:中国有哪些ETF可以投资?

在我和投资者们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ETF)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十分希望我可以分享一些在国内可以投资的ETF。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截止2016年12月30号,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140个(含货币基金ETF)。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92个,交易代码都以51开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48个,交易代码都以15开头。以2016年年底的价格估算,所有的ETF所占的市值大约为340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去除货币基金,剩下的ETF总共大约为120个,市值总和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从ETF的数量分布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绝大部分ETF都是股票型ETF,占到所有ETF的80%左右。在余下的20%的ETF中,主要由货币基金,债券ETF和大宗商品ETF组成。

如果以市值作为衡量标准,在上证和深证上市的ETF主要以股票型ETF和货币基金ETF为主。大宗商品类和债券类ETF占有的市值都非常小,低于5%。

货币基金型ETF属于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有一些规模非常大的货币基金(比如天弘的余额宝)并没有被归类为ETF,但它提供的投资功能和货币基金型ETF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主要针对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ETF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国内股票ETF

截止2016年年底,管理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股票ETF共有7个。

如上图所示,目前规模最大的股票型ETF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管理规模(截止2016年年底)接近300亿人民币。其他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股票型ETF有沪深300ETF,上证180ETF和中证500ETF。所有这些ETF(除510810以外)的管理费为每年0.5%,外加0.1%的托管费,其总费率为0.6%。一般来说,ETF没有认购费。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这些不同的指数之间有什么区别?买哪个指数ETF更好?在这里稍微向大家做一下知识普及。

上表显示的是中国股市中最常见的几个指数。指数的名称中含有该指数包含的成员的数量。比如上证50指数,选取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50支股票。而上证180指数,则是上证50指数的扩大版:将50支股票的范围扩大到了180支股票。

沪深300指数涵盖的范围更广,同时包括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300支市值和交易量最大的股票。中证500指数选取的则是排名介于301-800之间的A股股票(排名的规则有些小复杂,包括市值,流动性等一系列考量)。如果将沪深300指数加上中证500指数,我们就可以得到中证800指数。

由于这些指数选取的成员不同,因此其代表的主要行业也有很大不同。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主要是金融指数,其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的市值占到65%左右。相对来讲,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广。而由于中证500指数选取的是中小盘股,因此其行业分布更加偏向于医药生物,房地产,计算机等,而不像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集中于金融行业的大指数。

既然这些指数涵盖的投资范围都不太相同,那么我们应该选取哪个指数ETF作为我们投资的对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尽管这几个指数都不太相同,但由于他们都是市值加权型股票指数,其回报的相关程度是很高的。

上表显示的是这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中日回报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指数中的前三大(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非常接近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三大指数涵盖的股票都是沪深两市上市值最大的那些公司,指数间的涵盖面高度重合,因此价格波动幅度十分接近。

和三大指数回报有显著差别的是中证500指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指数选取的是中型规模的股票,因此和前三大股票指数没有重合面。如果投资者想要较全面地覆盖中国股市,比较好的选择是购买一个沪深300指数ETF+一个中证500指数ETF。这种组合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和中型公司。当然,如果想要再进一步的延伸去包括小型股票,那么也可以考虑加入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

下图显示的是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的历史回报(不包括红利)表现。

以过去十年的历史来看,代表中型股票的中证500指数波动率最大,回报最好。代表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回报最低。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这三大指数的回报情况非常接近,区别不大。但是中证500指数(上图紫线)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一拨非常明显的触底反弹,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表现十分抢眼。

纵观过去十年,中证500指数的年回报为12%左右,是四大指数中最好的。其他三个指数的年回报在2%-4%左右。

从理论上来说,股票的市值越小,其风险就越高。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风险和回报成正比,因此坚持投资小股票就能够获得超额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小型因子(Small Minus Big)在法码和弗兰奇教授提出的三因子模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小规模带来的超额回报,指的只是长期投资维度下的平均回报。如果我们把长期的投资维度切割成不同的时段,就会发现在不同时期,风水轮流转,小型股票和大型股票的表现各领风骚。在某一阶段小型股票的表现更好,而在另一个阶段则相反。过去十年中国的中型和小型股票表现更好,并不能代表未来十年投资这些股票能够继续获得更好的回报。

这些指数的回报表现相差这么大,也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即当我们在衡量一个股票基金的表现时,需要首先选对基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股票基金经理选取的股票都是中型,甚至是小型股票,那么他/她管理的基金战胜沪深300指数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这位基金经理来说,一个更合适的基准可能是中证500指数,或者中小板指数(如果他选取的股票来自中小板)。只有用合适的指数去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才可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现在回到本章的中心,股票型ETF。在我看来,普通投资者只需要在上面的几个ETF中选取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就足够了。在大股票领域,159919和510330都可以考虑。如果想要覆盖中型股票,那么可以加上510500。有些投资者可能还想涵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