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正文

券商股票收益权互换业务现状调查:上市公司股东借道套现空间收缩,当前落地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

2023-07-14 06:21:31 互联网 未知 股票

券商股票收益权互换业务现状调查:上市公司股东借道套现空间收缩,当前落地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李娜

5月20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纳思达(SZ002180,股价47.55元,市值673.3亿元)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纳思达控股股东赛纳科技涉嫌通过收益权互换等方式违规减持受到了监管的关注。 

此外,这份《关注函》还把券商“收益权互换业务”业务带入了投资者的视线。 那么这项业务究竟是否有可能帮助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套现?券商行业开展此项业务的现状如何?最近,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纳思达《关注函》牵出券商“收益权互换业务” 

从5月20日深交所向纳思达发送的《关注函》来看,深交所要求纳思达就控股股东赛纳科技涉嫌通过收益权互换等方式绕道减持进行套现一事进行说明。 

5月25日晚间公司在公告的对《关注函》回复中,纳思达对上述合同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 

根据公司回复显示,2015年底至2016年2月初,赛纳科技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SH601099,股价2.84元,市值193.6亿元)(分别代表太平洋证券东方 1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太平洋证券东方 2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太平洋证券东方 3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统称“太平洋资管计划”)签署了《股票收益权转让合同》以及一系列相关合同,将其持有的4608.23万股股票对应的收益权转让给太平洋资管计划。 

太平洋资管计划在满足合同约定条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标的股票收益权合计转让价款总额约9.44亿元支付给赛纳科技。 

另据这份公告披露,自2018年12月至2023年12月,赛纳科技因股票收益权转让进行了近30笔大宗交易减持,合计减持规模达7224.4万股,减持金额达20.7亿元。

截图自:纳思达公告

公司在备注中说明,该部分减持收益由太平洋证券资管计划享有。而从公告披露的相关合同条款来看,太平洋证券资管计划通过这单收益权互换业务实现的收益是:20.7亿-9.44亿=11.26亿元。 

据了解,收益互换业务隶属于券商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自2012年底启动试点,期间也曾被暂停。其具体形态则是,券商与客户参与交易的双方,确定好名义本金和期限,瞄准好可以实现在未来时点对包括指数、ETF基金,以及某一范围内的股票等权益标的收益与固定利率收益的互换。收益互换一般都是保证金形式的,杠杆比例比两融高,大概会有3-5倍。 

根据中证协过往发布的《场外业务开展情况报告》看,收益互换业务与场外期权业务是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证协2023年1月发布的场外衍生品报告(最新),截至今年1月底,收益互换期末存量名义本金9839.61.17亿元,交易笔数39549笔。在存续交易业务类型中,股指类收益互换名义本金为2353.69亿元,占比23.92%;商品类收益互换占比为3.43%;个股类收益互换占比16.54%;其他类收益互换占比56.1%。 

中信建投证券(SH601066,股价23.35元,A股市值1517亿元)在2023年年报中介绍,场外期权业务和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大幅度提升。该公司2023年场外期权业务新增规模3434.47亿元,同比增长39.34%;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1029.61亿元,同比增长150.83%。 

融资收益互换类业务已停 

就券商开展的收益互换业务而言,目前其潜在客户大致可分为四大类:首先就是对市场比较熟悉的专业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主要是为了放大交易杠杆;金融机构,则是为了通过该业务向证券公司购买A股挂钩的衍生工具;金融中介,主要是专业从事大宗交易的机构,可以利用股票互换业务放大承接业务的规模和效益;还有就是企业客户。而据记者了解,上述券商潜在客户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专业机构,而并不是企业客户。 

最近,记者查阅了A股上市公司公告发现,2023年之前,太平洋证券、山西证券等券商曾参与过上市公司股东开展的股票收益权转让业务。不过记者注意到,当时,上市公司股东开展股票收益权转让业务的主要对手方为信托公司。另外,相比通过证券公司开展的股票质押融资(场内质押),此类收益权转让又被称作“场外质押”。

例如,2018年年底,上市公司东睦股份(SH600114,股价7.65元,市值47.2亿元)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金广股份公司为了置换现有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场内质押)而发生融资需求,并与招商银行宁波鄞州支行协商一致,借助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通道,以场外质押(股票收益权转让业务)方式筹集资金。 

而在上市公司最近两三年的公告中,对比股票质押等常规业务,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益权互换来进行融资的案例就明显偏少。 

类似于纳思达控股股东赛纳科技的上述利用限售股质押、借道券商资管计划开展的收益权互换业务则更加罕见。 

例如,今年4月创业板上市公司新产业(SZ300832,股价40.97元,市值322.3亿元)控股股东西藏新产业曾利用限售股开展了一笔股票收益权转让业务,不过此次交易的对手方不是某家券商,而是一家信托公司。 

对此,某大型券商北京营业部人士日前通过电话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股票收益权互换业务是一个定制化的业务,是按照客户需求互相商量着来的,它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相比之下,普通股票质押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券商现在通常只做这种标准化的股票质押。” 

对于之所以上市公司股东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